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林莉 《科技信息》2007,(29):322-323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两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和合作中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阐释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所致。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差异广泛存在于跨文化交际中,而差异往往会引起冲突,阻碍不同文化之间的正常交往。时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时间观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时间观念的差异和冲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美是不同的文化体系,由于时间观念的差异而引发的交往冲突时常出现。本文重点探讨了中美两种文化在时间的取向与时间的使用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弥合差异,加强沟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为依托,对中美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言语交际下跨文化意识的差异并分析成因,以期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能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开展对中美两国文化、风俗习惯的对比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其中包含人们之间不同的观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习俗。本研究选择中美家庭聚会为出发点,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聚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实现在复杂语境中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中英文化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交际风格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外语教学时要进行文化教学并注意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婉佳  乔炳男 《科技信息》2013,(12):160-160
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喜福会》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母女关系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作者在小说中着力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与沟通,对于研究跨文化交际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分析作品中的跨文化现象,反映了文化的隔阂和差异必须通过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来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交际,以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为基础,力求消除全球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喜福会》中的文化因素,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华裔族群在他们长期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我们进行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对情谊的理解,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灶神之妻》中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姐妹情谊进行解读。从姐妹责任情谊和姐妹患难情谊两个维度阐释了中国母亲式的姐妹情谊,并对比了前者与美国女儿式的姐妹情谊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具有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母女对待姐妹情谊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进一步了解了不同文化群体间价值观的差异,旨在探讨避免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方法及对于文化冲突应持有的态度,对当代跨文化交流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心理在各自语言中的积淀会显现出来,构成交际的障碍。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本文着重分析了内倾和外倾这两种文化心理的差异及其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体现,并指出:只要交际者能够了解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就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在两种文化心理差异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的思想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的,并受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的心理认知过程。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指语言(词汇、语法、篇章)知识;非语言因素包括语言技能、阅读技巧和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而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者最难跨越的一个障碍。要达到理想的阅读理解效果,就应通过广泛阅读来积累和丰富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语境教授语言:基于任务的跨文化语言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从全球着眼,从本土着手”,随着全球民族、文化、宗教、语言的日益多样化,社会需要大量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球公民”。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在外语教学环境下,运用“基于任务的跨文化语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互文性角度来看,翻译可以说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众多层面展开的一项具有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将互文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文本的体裁、话语和语篇出发,采用移植、补偿或省略等翻译手法,处理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指涉。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现象随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的互相交流而出现,在“地球村”的当代国际环境下表现得越来越显著。主要论述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空缺现象的内涵与表现,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对策。文化空缺现象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然而这一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势必会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密切化而逐渐减少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如今,不同文化不断碰撞,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民族中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乃至文化帝国主义盛行的年代,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无疑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溯源到学术界对于文化相对论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相对论,发挥其作用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促进世界人民的理解与包容。  相似文献   

16.
李爱玲 《科技信息》2007,(13):179-179,190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关系密切,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实现跨文化交际,从而达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点,作为外语教师,应当首先正确认识外语教学是跨文化的一环,同时,在教学中有效地实践跨文化交际的手段与方法,以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文化教育的引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知识与语用能力的有机结合,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失与摩擦,研究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应用符号学的理论探讨动物符号的象征意义及深层解码,认为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其象征意义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会给文化交际带来障碍。提出符号的知识对实现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文化自觉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关联,探讨文化自觉视角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国家文化战略.立足于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自觉,"全球本土化"成为中国武术对外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重大战略理念,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战略实施方案是跨文化的全球整合营销传播,而目前战略重点则是服从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0.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随着对外交际和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拟通过对国际商务谈判及广告等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现象的分析,指出文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