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伟衍 《科技资讯》2012,(6):63-63,65
日常的测量参数中,温度是最经常要求准确测量的一个参数。不论用何种温度测量仪器来测量温度,都要求测量准确、经济、测量数值稳定,不易受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热电偶温度计的设计和使用中,使其测量精度达到最高,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众多的干扰因素一直影响着热电偶温度计的测量精度。要想准确测量温度,正确使用热电偶温度计,只有清楚热电偶温度计的工作方式,消除各种不利因素,才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单介绍了层流炉气流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描述实验主要测量温度元件——热电偶,并说明在应用热电偶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热电偶的特性。利用神经网络优化实验各温控点温度曲线。最后以闪速加热条件下生物质裂解及生物质挥发性实验台为例,介绍了热电偶在测量温度的重要应用,概述了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优化特性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大型轧线系统中,钢坯加热是初始工序,加热炉各段温度的控制对钢坯轧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一套虚拟测温系统。由该测温系统的计算值跟热电偶测量值相比对,甚至在热电偶损坏的情况下,以虚拟测温值替代热电偶测量值对轧线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设计了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虚拟测温系统,该系统在莱钢大型轧线加热炉应用以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处理器技术,通过使用查表法对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实际测温过程中由于冷端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实现自动补偿,从而提高热电偶测量精度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中,广泛地应用了热电偶来测量气流、液流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而热电偶的焊接又是温度测量技术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解决用热电偶进行壁面温度测量等问题,我们二年来对热电偶的焊接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工作,并制出了电容式热电偶焊接机。 下面简单介绍这种焊接机的主要性能、基本原理和线路。 一、用途、型式与性能 本焊接机可进行电容冲击焊与电容接触焊,用来焊接直径0.05—0.5毫米的各种热电偶丝的热接点(热接点型式有球接与对接二种),或者将热电偶丝焊接在金属壁面上。 本焊接机设针制造成格式与便携型箱…  相似文献   

6.
延长热电偶保护管使用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盐浴炉中采用热电偶测量熔盐温度时,热电偶保护管的腐蚀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延长保护管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是选择金属陶瓷保护管及采用阴极电源保护。  相似文献   

7.
结合半人工热电偶法和人工热电偶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动态人工热电偶法.该方法具有人工热电偶法无需二次标定、能够测量绝缘体的切削温度以及半人工热电偶法能够直接测量切削区切削温度的特点.通过比较相同加工条件下新测量方法和半人工热电偶法分别测量的铝合金板铣削过程中切削区的温度值,验证了新方法的测量准确性.试验表明:动态人工热电偶法与半人工热电偶法的测量结果较为吻合.对于热电势,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5%,标准差小于0.9mV;对于温度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标准差小于14℃.此外,利用动态人工热电偶法测量了环氧树脂切削区的温度变化情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测量绝缘体切削区的切削温度.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一种用微型热电偶自动点扫描测量微火焰温度场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热电偶大小与热气流速度对测温误差的影响,并以3个直列预混微火焰为对象,通过实验详细考察了自动扫描热电偶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和热电偶移动速度对火焰温度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丝径小于50μm时,微型热电偶测量的火焰温度误差将小于0.6%;实验中采用丝径50 μm的R型微型热电偶,当温度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0.1s和热电偶移动速度为1.82 ~ 4.22 mm/s时,自动扫描测得的火焰温度与手动单点长时间停留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场一致;微型热电偶自动扫描方法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微火焰温度场测量.  相似文献   

9.
受热面管壁温度是反映锅炉安全的重要参数。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中,由于炉膛和流化床换热器中高浓度固体颗粒物对受热面的剧烈冲刷,故在壁温测量中,传统放置热电偶的方法不可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CFB锅炉的受热面壁温测量的方法:热电偶熔敷埋设法,即将热电偶贴壁式放置在待测锅炉受热面壁面上,熔敷金属熔化后敷设在热电偶表面形成熔敷层。通过实验对于所述测温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针对两种不同的熔敷金属形状,比较实际管壁温度和所提出方法的测量值,并给出了实际管壁温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两种熔敷金属形状的测量值与实际管壁温度的偏差分别在±3℃和±7℃之内,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锅炉受热面壁温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片机提高温度测量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如何利用单片机对热电偶测量装置中对热电偶的非线性,冷端温度的补偿,以及运算放大器零漂和数值转换关系Av实时测出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温度控制领域中温度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C语言实现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用 C语言实现单片机数据处理的方法 ,它能重点实现对不同型号热电偶分度表的自动查表、热电偶温度测量的非线性修正 ,以及用热敏电阻换算法 ,进行冷端温度自动补偿计算 .文中还论述数组指针在数据表格中、插值计算在非线性修正中的应用 .实践表明 ,用软件数据处理代替传统的硬件测量系统 ,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高温测量中常用的仪器为铂铑热电偶,但它只能测量2000℃以下温度,高温下耐腐蚀性差,资源短缺,成本高.本实验使用石墨纤维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作为热电极材料,测试其线性度和复现性等指标,以期获得新的热电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直接在热电偶参考端加装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跟随测量,利用微型计算机取代常规仪表实现工作端和参考端两路温度信息的实时数据采集,通过软件进行参考端温度补偿和非线性处理的智能测量方案。解决了目前热电偶测量技术在参考端温度补偿上存在的不足,为热电偶的高精度测量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难熔金属热电偶表而施加涂层的目的,旨在使原仅限和真空、中性及还原气氛中测量的热电偶能在大气中使用.本文讨论涂层对难熔金属热电偶在氧化气氛的"热电势—温度","热电势—时间"的关系及其寿命的影响.具有涂层的W/M.热电偶在氧化气氛(常压下1500℃取得263小时±1%t的最高记录,而W-Re热电偶存1500℃试验的前70小时偏差也在1%t内.而没有涂层的热电偶仅支持数分钟便破坏.  相似文献   

15.
对热电偶的测量原理、冷端补偿做了详细的论述。经过推论说明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导线时,只要两端的温度相同对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数值并不影响热电偶的测量结果。基于这个原理经过合理的接线既能消除安装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冷端产生的误差,又能达到同步跟踪补偿冷端温度,保证温度指示准确无误,减少投资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温敏元件热电偶在高温测量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物理方面解释了它的工作原理,在冷端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回路总的热电势只与工作端温度有关。并给出了正确使用方法,设计出采用输入端带有桥式电路的差动运放电路作为温度补偿电路,使仪表、计算机能够准确测量、控制工作点的温度。  相似文献   

17.
一般温度的测量,只考虑对流换热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未考虑热辐射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而进行高温测量时,辐射较强,热辐射对热电偶测温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通过研究热辐射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给出热电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积分曲线,并对热电偶测温准确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热电偶测温系统误差剖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系统中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通过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从理论上剖析了热电偶自身、补偿导线、二次仪表等环节在测温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热电偶测温精度的相应对策,以达到为生产过程的温度正确、准确测量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热电偶测量的精度。为了提高热电偶测温控制系统的测量精度,在应用最小二乘法实现热电势和温度特性的线性处理基础之上,通过对不同测温区间的拟合系数的分别优选,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拟合的热电偶测温控制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温控制方法简捷高效,误差可控制在1%之内,可适用于智能仪表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由于其测量范围宽,精度高,滞后较小,可测高温,且复现性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为了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进行补偿。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不仅与工作端(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