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香料是指利用物理提取或酶、微生物加工从植物、动物来源制备的香料.通过阐述自然界提取和生物合成方法生产天然香料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概述了微生物发酵、生物催化和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合成方法在天然香料合成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生物技术绿色合成天然香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素有"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称誉的宜宾县种植的油樟树是提炼天然香料的优良树种,也是目前全国保存和发展最好的天然香料油源,特别是从油樟油中精馏生产的桉叶油素,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中国桉叶油",其产品及产量在全省、全国占有很大市场份额,油樟天然香料油产量占全国的75%,全省的90%。国际市场的桉叶油几乎全部由中国提供,而四川、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都会出现十几种合成香料和罕见的天然香料,调香师会把哪些添入库中?其成分的气味是新的吗?用于制成香水的精油、精华、净油、浸膏等香料可从植物的不同部位提取,这些部位可以是花、芽、果、叶、树皮、树干、树脂、种子、根茎和地衣。目前,除了蜂蜡净油之外,人类已经用化学合成物取代了各种天然动物原料,但它们的名字里仍保留了"天然来源",如灵猫香(麝猫)、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技术来制造香料仅十年左右历史,但已引起世界上许多著名香料公司及研究单位的重视。因目前高价值的香料仍以天然植物为主而这些原料受季节、供需、品质变异等影响,而化学合成香料则缺少天然香料的复杂性和光学选择性。生物技术的应用可弥补上述不足。许多微生物,尤其是真菌类,都会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些具有特征的香气,有花香、水果香、调味料香甚至肉类气味等。如洋菇子实体在生产过程中,成熟的子实体及菇  相似文献   

5.
广西香料植物资源种类多,地理条件适宜多种香料植物的发展,广西有分属90余料的600余种香料植物,其中的八角,肉桂,桂花等产品居世界首位,在世界天然香料生产、锡中占举足轻重地地位。论述了广西天然资源、地理优势,探讨了广西香料香精产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微波技术应用于香料工业的作用原理,综述了微波技术在萃取天然香料植物中的应用研究,着重介绍了微波辐射技术在香料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微波技术在香料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离技术的日益更新,天然香料的分离提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介绍天然香料分离提取的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如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分子蒸馏法、微胶囊-双水相萃取法以及酶法和膜分离等,论述了近年来天然香料提取技术的发展状况,通过应用实例简要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分离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香料是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天然香料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据统计,1976年世界天然香料总销售额为23亿美元,1981年为42亿美元,1984年则上升到46亿美元。七十年代初,占世界天然香料贸易90%的40个国家的贸易量已达到22万吨,1980年上升到30多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  相似文献   

9.
香料也叫“香原料” ,是具有挥发性并能用以配制香精的芳香物质的总称。这些物质具有能被嗅觉嗅出或被味觉尝出的香味。香精亦称调合香料 ,是人们在实际使用中 ,为了得到满意的香气 ,将两种以上的香料通过调配混合而制得的混合物。用于加香产品中的往往便是这样的混合物。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香料是配制香精的“原料” ,而香精才是“成品”。此外 ,还有个别不是臭气的物质 ,当我们以某种目的使用它们时 ,也就将它列入了香料的范围之内。从香料的来源与制法来看 ,香料不外乎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大类。天然香料通常是由萜烯、倍半萜烯芳香…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文明史上,很早就有使用香料的记载。一些考古学家认为香料的应用起源于帕米尔高原的游牧民族,后传入我国内地,之后经由印度、埃及、阿拉伯,再传入希腊和罗马。古人所用的香料,都是从植物或动物中获取的天然香料。这里主要谈一谈动物性的天然香料。动物性天然香料最常用的品种主要有五类,即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麝鼠香和龙涎香。作为各种高档香水和香精的重要原料,它们至今仍被人类广泛地应用。这几种香料中除了龙涎香以外,都是动物香腺的分泌物,具有强烈持久的气味。这些动物大多嗅觉灵敏,它们将分泌物涂抹于生活区域,在同种之间彼…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天然食品香料香精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促成这一发展趋势的动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心理需求,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实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食品香料香精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均以天然为核心。重点介绍了利用生物技术制备重要食品香料的一些进展,包括香兰素、香芹酮、诺卡酮、降龙涎醚、芳樟醇氧化物、玫瑰醚等。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回收,然后重新加入到最终的产品中,是一种保持食品原有天然风味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蒸馏技术、膜蒸馏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吸附技术在风味物质回收中应用的研究情况。咸味香精是天然香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香料香精市场的拳头产品,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将是咸味香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重要性,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提取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天然香料超临界萃取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收缩核模型、多孔球DDD模型、微分质量守恒模型等。  相似文献   

13.
麝鼠香是一种珍贵的动物香料和重要的药用资源,其药理活性与天然麝香相似,是天然麝香的理想替代品,现就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麝鼠研究室对麝鼠的人工活体取香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庆凤 《科技资讯》2011,(36):198-198
微波萃取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热门技术,本文阐述了微波萃取技术提取天然香料的原理、特点、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用天然食药两用植物香料粉与陈绿茶混合或陈绿茶经香料熏制后,使陈绿茶增加了香气,苦涩味得到了改善。研制出营养丰富,香气淡雅,独特,具有强身祛病功能的加香茶或调香茶。  相似文献   

16.
α-蒎烯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可被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及精细有机合成工业,色谱法是其最常用的分离分析方法。其中,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因其具有高效、快速、高灵敏等优点,在α-蒎烯的分离方法中占主要地位。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产品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其在天然产品中α-蒎烯的分离及α-蒎烯的合成反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7.
对野生与人工栽培窄裂缬草的植物形态,生香料根的性状、根和根茎组织学特征、精油含量进行比较,二者的植物学、组织学、生料性状基本相同;人工栽培窄裂缬草不失野生窄裂缬草天然本色,且生香料很多,香料油细胞多,精油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红没药醇是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倍半萜稀类化合物之一,在医药行业以及香料香精化妆品中应用广泛;异红没药醇是2003年新发现的一种天然产物,其β异构体具有令人愉快的铃兰花香,受到调香师和香料化学家的重视。现对红没药醇和异红没药醇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为红没药醇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5-不对称取代-4-羟基-3(2H)-呋喃酮类香料的香味特征及天然存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合成方法。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2,5─不对称取代─4─羟基─3(2H)─呋喃酮类香料的香味特征及天然存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合成方法。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