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针对贵州省迓驾至大兴二级公路的牛角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浅析了位于饮用水源河流中钻孔灌注桩的围堰筑岛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防治措施,以确保施工中河流水源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2.
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是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基础上,从固定源、面源、环境监管、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对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梳理存在问题,进行风险防范研究,对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二级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交通需要,路面的狭窄更是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因此对二级公路进行加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某二级公路加宽工程设计的分析,指出了在公路加宽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以后的公路加宽工程设计起到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该文对浙江省某市梁辉水库、陆埠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调查,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完成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了解水源地环境基础信息、水质状况及影响饮用水水质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状况、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辽宁省10个地下水源水环境健康风险,得出定量的健康风险指标,为地下水源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0个主要地下饮用水源,2009—2012年的水环境健康进行风险评价,该模型将环境污染健康的风险评价模型与人体的健康结合至一起,再引入到饮用水环境中.结果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总体所致健康风险的个人年风险在6.8×10~(-5)~1.3×10~(-4),水环境健康个人年风险基本符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标准,但都超过其他组织和国家的标准.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在总体所致的健康危害中占据主体地位,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的危害,其中主要的危险因子为六价铬和砷;对于非致癌有毒物质人年风险水平的顺序为:铅氟化物铜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结论风险评价模型可计算每个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能够决定优先治理的污染物,增强了保护饮用水安全的可能,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量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评价水源污染风险,该文以微囊藻毒素为风险指示物,采用随机数值模拟预报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并用模糊隶属度函数表征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毒性标准,建立了模糊-随机风险评价模型.针对污染物存在的环境风险、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建立模糊集规则以获取综合风险水平,从而得到风险水平与决策行动的关系.将该模型用于某饮用水源2种不同环境质量标准的情景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指出公路建设易造成环境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公路施工时要做好山区公路的地质选线、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做好公路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和搞好公路的绿化美化工程。  相似文献   

8.
农药和兽药在保障农产品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其种类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引发了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饮用水源造成直接威胁.从我国农药和兽药的产量和使用情况、世界各地部分饮用水源中农药和兽药的复合污染研究及风险评价方法 3个方面,对近年来饮用水源中农药和兽药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18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枯、丰、平水期的水质开展监测,阐述了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氮、磷的污染特征,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体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水体总氮平均浓度为0.76 mg/L,其中硝酸盐占70.0%;总磷平均浓度为未检出,其中可溶性磷酸盐占80.5%。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总氮和硝酸盐浓度随水期的变化基本一致,氨氮总体变化不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浓度随水期变化基本一致。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中的Pearson双侧检验法检验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枯、丰、平水期仅有CODMn与Chl-a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进行评价,枯水期贫营养占66.7%、中营养占33.3%;丰水期贫营养占50.0%、中营养占50.0%;平水期贫营养占38.9%、中营养占61.1%,富营养化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并采用氮磷浓度比(TN/TP)深入分析,得出水源营养盐限制因子主要为磷限制状态,控...  相似文献   

10.
张素华 《甘肃科技》2007,23(10):188-189
2006年起,贵州省《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内二级公路项目统一由贵州省二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作为项目法人进行管理,在建设方式上推行代建制。代建制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将管、建、用分开,解决了同位一体化的矛盾,可以有效控制造价,实现专业化管理。贵州省二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自己选择监理单位,充分发挥监理职能,让监理单位成为其另一个可靠监督力量。项目法人对于代建项目必须加强监督,完善代建单位选择方式,处理和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在代建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强管理,将风险降制最低,达到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分析(Ⅱ)--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理论为指导,以河北省桃林口水库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为例,制定了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技术路线,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在具体案例中加以应用,并对案例研究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分析(Ⅰ)--一般理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作为监督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强制执行的一项制度,但在目前环境影响调查的实践中还缺乏必要的理论与方法指导,限制了该项制度的普遍实施和作用,在分析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特点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一般理论,即调查的程序与内容,调查的方法、评价分析的手段等作了初步探讨,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风险源管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安全,以泰州市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风险源主体危险度、风险源控制机制、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在内的风险源(直接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码头)风险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综合风险评价体系。根据调查分析、专家小组法得到风险评价体系各指标分级标准、权重,以及风险源、水源地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依据评价体系,得到评价结果:(a)泰州市第三自来水厂周边有8个中风险源,无高风险源;(b)泰州市第三自来水厂水源地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东南沿海公路桥梁耐久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东南沿海地区在役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现状,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现状调查,并对典型桥梁进行了详细检测.通过分析调查和检测的结果,发现这些结构普遍存在耐久性老化的现象,并且随环境条件不同在老化程度与老化类型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建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划标准以进行结构耐久性设计十分必要.最后提出了东南沿海地区混凝土公路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施工与评估的若干具体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界阜蚌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的一顶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日益增长 ,公路沿线的环境污染也日渐严重起来。因此 ,应当用积极的态度去分析和采取措施防治恶化的环境。界阜蚌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公路运输网中皖北及皖西北地区主要干线公路的一部分 ,文章从路基工程、互通立交工程、桥涵工程等方面对界阜蚌高速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等环境污染进行了预测 ,对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环境保护区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公路运营引发的水污染问题,应对初期雨水及事故废水进行收集并处理.以某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探讨了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的水处理工艺.采用沉淀池与人工潜流湿地组合式处理初期雨水,自动智能连通事故应急池处理事故废水.计算确定水处理工艺各单元的容积.出水水质分析表明,该工艺可以满足杂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省域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网规划环境评价针对路网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以减缓、避免、消除由于规划缺陷等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预测和评价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排放量预测、排放因子与系数、路网布局与车流量规划、规划方案的比选等方面,对省域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介绍了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两个案例,并对两个案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排放量预测评价是目前我国省域高速公路网大气环境评价切实可行的方法,基于通道的评价和分区评价可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公路网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缺乏对机动车排放系数的系统研究和多方案比选以及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是目前我国交通规划环评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8.
刘慧丽  查东平 《江西科学》2014,32(6):903-909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范围,是防治饮用水水源污染,使保护区管理有法可依,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修水县东津水库为例,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有关技术原则为指导,采用3S集成技术,以资源3号(ZY3)遥感影像作为基础底图,可以很好的表现水源地的自然状况、风险源分布情况和保护区边界划分情况。划分过程中借助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等空间信息和水库水文、风险源外业调查和违章建筑调查资料等辅助信息为合理划分保护区提供依据。研究利用DEM提取保护区周边集水范围,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断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划分基准,制定2套保护区划定方案,并将不同划分方案进行科学比选,为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鹰瑞高速公路从环境要素进行的比选,并从环保角度提出路线推荐方案,使鹰瑞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为从源头预防公路交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将对环境的考虑融入公路网规划。针对交通决策及其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研究了如何利用情景分析预测公路网规划的潜在环境影响,剖析了未来公路交通发展不确定性的来源,运用因果链分析了未来交通发展及其环境影响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污染物排放定量模型,构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情景分析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问题,促进可持续的交通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