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用猪卵透明带55KDa糖蛋白抗原(ZP3)和胞壁酰肢二肽佐剂(MDP)免疫3只雌性恒河猴,研究猪ZP3免疫的抗生育作用及其对卵巢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评价用恒河猴作卵透明带生育调节疫苗研究动物模型的合适性。实验观察持续440天,三只免疫猴中,两只产生高滴度抗ZP3抗体并导致不孕(免疫组怀孕率为33%,对照组为80%).血清E_2和P测定结果表明,抗体滴度高的两只猴E_2和P的水平极低,且不呈周期性变化,组织学观察表明两只不孕猴的卵巢缺乏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揭示ZP3免疫阻断了卵泡的发育,这些结果与用猪ZP3免疫其它灵长类动物报导的相似,它进一步证实ZP3免疫的抗生育作用,并支持用恒河猴作动物模型,研究用合成肽段或基因重组产物作免疫原的卵透明带生育调节疫苗。  相似文献   

2.
用猪和鱼卵透明带免疫兔、狗、恒河猴等,都产生了明显的抗生育效果。然而,2D-PAGE分析表明,两者所含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PI范围均有很大差异。为了明确两种抗原是否存在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本研究拟用灵敏、特异的免疫印渍术,检测鱼卵透明带抗原与已知具有精子受体活性的猪卵透明带抗原的免疫交叉反应性。热溶性猪、鱼卵透明带样品,ZP3样品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进行ZD-PAGE。电泳结束后肢板用于免疫印渍。电印渍条件:60V,lh。电印渍后的NC膜置于TBS-Tween[10mmoULTris-HCI,pH7.2,。(NaCI)二0.9%,。(Tw…  相似文献   

3.
用猪卵透明带55KDa糖蛋白抗原和胞壁酰胺二肽佐剂免疫3只雄性恒河猴,研究猪ZP3免疫的抗生育作用及其对卵巢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评价用恒河猴作卵透明带生育调节疫苗研究动物模型的合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摸清B病毒(BV)感染现状,从而有效降低BV在恒河猴群中的感染率。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恒河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检测样品629份,其中350份呈BV抗体阳性,10份血清呈BV抗体可疑,其余血清为抗体阴性。结论种猴(≥11周岁)BV感染率89%;青年猴(3~10周岁)BV感染率39.2%;幼龄猴(≤2周岁)BV感染率7.6%。随着年龄的增长,恒河猴群中BV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鱼卵透明带免疫哺乳动物的抗生育作用和猪卵透明带组分免疫的抗生育作用相似,然而,抗鱼卵透明带血清与猪卵透明带的交叉反应性结果却不能确认。为进一步研究鱼卵透明带抗原的生化组成及其可能的抗生育作用机理,我们用双向聚丙烯酥胺凝胶电泳(2D-PAGE)对鱼卵透明带抗原和猪卵透明带抗原作比较分析。2D-PAGE的第一向电泳为等电聚焦电泳(IEF),所用两性载体pH3.5~10;第二向为SDS-PAGE,采用10%浓度胶。热溶性猪卵透明带样品在2D-PAGE图谱上显示出典型的糖蛋白电泳图谱,可看到3列有很宽PI范围的主要蛋白区带,其表…  相似文献   

6.
国产第一代β—hCG避免疫苗免疫恒河猴的抗体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国产第一代hCG避免疫苗(以β-hCG-TT为免疫原制备的氢氧化铝吸附制剂)免疫成年雌性恒河猴,评价疫苗在实验猴体内诱发抗hCG抗体的能力和免疫安全性。结果显示疫苗能在实验猴诱发抗hCG抗体,但抗体滴度较度(峰没度为1:4000),持续时间较短,加入Freund’s佐剂免疫能显著增强动物的抗体反应(峰滴度可达1:64000),免疫猴对强化免疫有较好的记忆反应。免疫前后各免疫猴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  相似文献   

7.
采用玻片免疫酶法(IE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查了来自广西不同来源恒河猴B病毒的相关抗体。结果表明:广西野生恒河猴受B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来自龙虎山及扶绥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9.7%和75.3%。来自穿洞河及布柳河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6.1%和28.9%。大新保护区猴阳性率为57.1%。在不同组猴中,小群关养组猴相关抗体阳性率最高,野生猴次之,自繁猴最低。三组间,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经ELISA检查确定为阴性的猴,用IEA检查出7.5%(15/200)的猴被判定为阳性猴。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实验室人工饲养的一只老年恒河猴出现以腹泻、排脓样便、消瘦为主要体症的急性疾病。为研究老年恒河 猴消化器官病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诊断,本实验采用临床体征结合常规HE 染色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 果发现恒河猴的消化系统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各种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及黏液分泌减少,消化 道黏膜的变性、坏死,消化腺的萎缩等,诊断该老龄猴为生理性衰老。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抗鱼(花鲢Anstichthysnobilis)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淋巴细胞杂交瘤的制备及鉴定方法,用佛氏佐剂乳化热溶花鲢鱼卵透明带,然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融合产生杂交瘤,经3次再克隆后,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一株抗鱼卵透明带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经免疫双扩散试验测得该种单克隆抗体为IgG1,经过染色体检查知其染色体数目在86~108之间,为93.6±3.81,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经检查发现有中间和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符合杂交细胞染色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海南和广西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来自这两个地区的恒河猴进行了遗传检测,并通过POPGEN32软件计算各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结果所选择的11个微卫星位点均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态性,H为0.6848~0.8785;PIC为0.5826~0.8345;Ne为3.0000~7.1553。以11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广西恒河猴的Ne、PIC和H的平均值均高于海南猴,分别为4.2583、0.7090、0.7706(广西恒河猴)和4.2054、0.7025、0.7656(海南恒河猴)。结论这种差别可能与地域来源有关。这些研究为微卫星标记分析恒河猴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分属于Ⅱ、Ⅲ、Ⅳ期的21例膜性肾小球肾炎电镜标本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本病在膜形成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和足细胞的变化是主导性变化,足细胞在膜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肾母细胞瘤抑癌基因蛋白(WT1)在肾活检肾小球肾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对40例肾小球肾炎组织及7例对照组肾组织进行TGF-β1、Caspase-3和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分析。结果:TGF-β1、Caspase-3、WT1在各种肾炎组织中均有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的表达明显低于膜性肾病组(t=-4.131,P=0.002);Caspase-3在各组别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在大量高蛋白尿组表达低于非大量蛋白尿组(t=-2.130,P=0.046);其余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的低表达与TGF-β1、Caspase-3的高表达相关。结论:TGF-β1、Caspase-3表达的上调及WT1表达的下调与肾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蛋白尿和足细胞减少可能是肾脏病进展的预测因子及肾小球硬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自从发现以卵透明带免疫有抗生育效应以来,七十年代中期,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对哺乳类透明带的分离提纯及其抗生育试验作了专门研究,在国外虽然已申请了专利权,但有关其理化性质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有所报导,而鱼类卵透明带的大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始终未见有这方面的研究.我国自证明鱼卵透明带免疫在哺乳动物有抗生育效应后,我们已成功地创造了分步沉淀法提取鱼类和两栖类卵透明带,并取得了大量透明带纯品,  相似文献   

14.
<正> 60岁黑人妇女,因长期患有突限性甲状腺肿,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曾使用他巴唑治疗,并伴有周身水肿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日排出尿蛋白32克的肾病综合征,光镜与电镜检查,显示出膜性肾小球性肾炎第Ⅱ期,直接与间接免疫证明IgM与IgG,在标本中补体,甲球蛋白微粒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复合物是相同的,在甲状腺全切后11个月的追踪观察,其肾小球过滤无多大改变,可是却导致了蛋白尿的减少,我们认为这是在突眼性甲状腺肿中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与甲状腺抗原结合的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益气健脾摄血功效的消红散对实验性肾小球肾炎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方能直接兴奋RBC上的C3b受体 ,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 ,并且使C3b受体的数目增加 ,促使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 ,减少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 ,从而缓解炎症或CIC介导的病理过程。说明消红散是治疗GN的一种良好的中药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原识别和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DC细胞在恒河猴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的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进行初步观察.取健康源恒河猴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从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不同亚群的DC细胞在其间的分布.结果表明,外周血及淋巴结中DC细胞比例均较低,但外周血中DC比例略高于肠系膜淋巴结.mDC亚群占总DC细胞数比例高于pDC细胞亚群,而肠系膜淋巴结中mDC比例相较外周血中有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测定了健康源恒河猴各亚群DC细胞在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基础数值,为相关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二种免疫电镜法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肿瘤相关抗原进行定位观察: 1.直接免疫铁蛋白法。采用戊二醛二步结合法制备铁蛋白偶联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6C_6B_1B_7A_(12)结合物,并以直接法对MCF-7细胞进行包埋前免疫染色。 2.间接免疫酶标电镜法。以6C_6B_1B_7A_(12)单克隆抗体为第一抗体,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小鼠IgG抗体的结合物为第二抗体对MCF-7细胞进行包埋前免疫染色。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肿瘤相关抗原仅分布于MCF-7细胞表面。抗原的存在可能与细胞周期或细胞群体的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室外猴场食蟹猴和恒河猴群B病毒(猴疱疹病毒Ⅰ型)的抗体情况,以了解B病毒在母猴和幼猴之间的传播.方法对繁殖年龄的雌性和雄性猴血清B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按照血清抗体B病毒阳性和阴性分开饲养,建立繁殖群.对出生1岁以上的幼猴进行血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测的137份B病毒阴性群自繁幼猴血清中,没有B病毒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0%;检测的426份B病毒阳性群自繁幼猴血清中,有27份B病毒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6.3%.  相似文献   

19.
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将BJ01株SARS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的培养液过滤澄清,经β-丙内酯灭活和超滤浓缩,然后经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的SARS灭活疫苗.经HPLC分析其纯度为97.6%,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SARS病毒样颗粒.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纯化SARS灭活疫苗可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起反应.纯化的SARS灭活疫苗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用SARS灭活疫苗免疫猴体可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可阻止SARS病毒在猴体内增殖,且对SARS病毒攻击具有保护作用.在低中和抗体情况下,用SARS病毒攻击免疫猴后没有出现感染增强现象.猴体免疫SARS灭活疫苗后,无论正常剂量还是大剂量疫苗免疫,均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表明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对中国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l型部分基因进行携带情况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序 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方法对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繁殖的30只谱系清晰的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的32个MHC I型分子位点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的32对引物中,中国恒河猴可检出携带23个MHC—I等 位基因,但基因携带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由3.57%至82.14%不等。结合遗传谱系分析,判断A1·21和b.2睾05 之间以及B·04和B·30之间可能就是连锁的。结论中国恒河猴携带能控制病毒复制的MHC I型基因位点的 频率较高,其基因携带频率与已发表的印度恒河猴携带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促进中国恒河猴在AIDS研 究中的应用,以及为建立携带特定MHC I基因实验猴小种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