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含硫化合物对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在0.5mol/LH2SO4溶液中阳极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带孤对电子的硫原子的化合物都可以催化不锈钢的阳极溶解.然而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能力并不相同,对于无机含硫化合物,Na2S2O3,H2S,KSCN等的催化能力较强,而Na2SO3的催化能力较弱.对于有机含硫化合物,其催化能力随分子体积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GC/MS分析大蒜中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比较大蒜中的挥发油以及大蒜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直观推导演进特征投影(HELP)方法解析色谱重叠峰,并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确定了大蒜中的37种化学成分,其中含硫化合物34种,大蒜精油中的32种化学成分,含硫化合物28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含硫化合物对铁素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在0.5mol/LH2SO4溶液中阳极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带孤对电子的硫原子的化合物都可以催化不风的阳极溶解,然而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能并不相同,对于无机合含硫化合物,Na2S2O3,H2S,KSCN等的催化能力较强,而Na2SO3的催化能力较弱,对于有机含硫化合物,其催化能力随分子体积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酒类作为一种国际性饮料,深受世界各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酒类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酒的风味。风味主要包括滋味和气味2种:滋味来源于食品中的呈味物质如无机盐、游离氨基酸、小肽和核酸代谢产物等;气味则主要由食品中的不饱和醛、酮、含硫化合物以及一些杂环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产生。酒的风味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香气成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2009,(3):334-334
英国科技研究人员以99名年龄为18~64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让他们服用常用止痛药“扑热息痛”,并在服药前检测了他们的尿液成分。结果发现,尿液中一种含硫化合物含量不同,志愿者服药后的反应也会不同。这种含硫化合物是由肠道细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岩石、煤、石油等样品的有机质中发现一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如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藿烷、脱羟基维生素E、含硫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其中二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是地质样品中陆源植物输入的重要标志物.以易得甜菊甙为原料通过氢化、水解、氧化、还原等多步化学反应合成13β羟基贝壳杉烷生物标志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在润滑油的多效添加剂系列中,有机含硫化合物以其特有的性能得到广泛应用[1].随着对此类添加剂研究的进一步开发,对含N杂环的苯酚硫醚化合物发生兴趣[2],以期改善添加剂的抗氧化和抗腐蚀等性能.本文合成了4个带喹啉配位端基的硫醚化合物(L1,L2,L3,...  相似文献   

8.
采用H2O2(30%)-HCOOH氧化RFCC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再用DMF萃取脱除其氧化产物,最后用微库仑法、GC-FPD和FT-IR等分析方法分别对氧化萃取的脱硫效果和被氧化后硫化物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氧化萃取可基本脱除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氧化后RFCC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以极性较强的砜、亚砜和硫酸根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在岩石,煤,石油等样品的有机质中发现一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如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藿烷,脱羟基维生素E,含硫有机化全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其中二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是地质样品中陆源植物输入的重要标地物。  相似文献   

10.
我校张东玲老师获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含硫化合物分子及离子的光谱特性研究”,项目编号为2009A140006.  相似文献   

11.
用MOPAC7.0程序中的AM1方法全优化计算了58个标题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轨道能级,化合物的生成热与元素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石油的非烃化合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低-中分子量者主要存在于轻-中馏分内;而高分子量则富集于胶质和沥青质中。石油的非烃化合物对石油的质量、加工及勘探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含硫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香料和药物分子之中,具有特殊的气味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用途广泛.这类化合物也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因此,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备受关注.阐述近几年来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对含硫杂环化合物的相关性能进行评价,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锗”是在186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1887年合成有机锗化合物。直到20世纪60年代.其生物化学作用才被广泛研究。有机锗倍半氧化物.螺锗及其衍生物.含硫配位的有机锗化合物,四烃基锗及其卤化物.锗氧烷类和三烃锗乙酸酯等。日本浅井一彦最先合成的β羟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即GE-132。我国对于有机锗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但在合成工艺上有质的飞跃。研究表明.GE-132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系列4-烃基取代的丁烯-1-醇类化合物,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对香气性质的影响,并从中发现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新香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物标志物追溯沉积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侏罗系暗色泥岩、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检测其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它们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以追溯沉积古环境.在这些可能烃源岩中,植烷具明显优势;其次,还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烷和含硫化合物等,可推测出这两个盆地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古时均处于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与转化,是良好的生油沉积环境.还原环境的确认,为今后在盆地找油找气示明方向,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铁屑还原-混凝法对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硫的去除率为98.5%,出水清澈透明,在S^2-存在;CODCr去除率为65.0%,BOD5/CODCr由0.085提高到0.15,可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同时回收得到含量56%的Na2S溶液,可直接用于染料中间体的再生产。此法将废水中的含硫化合物以Na2S形式回收,为该类废水的综合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肉类的风味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肉类香味的主要化合物及其形成机制,提出在整个肉类风味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合物是糖类与蛋白质的水解物加热交互反应的产物及含量极微的含硫化合物,为配制人工肉类香味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元化合物是超导体研究中的主要对象之一。chevel相三元化合物自从1971年合成以来,已发现它们中有许多化合物,是具有较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并且具有相当高的上临界磁场强度Hc_2 。由于具有这些特性,促使了人们对chevrel化合物的研究。本文用键参数的方法,对镧系chevrel相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三元chevrel相化合物,一般具有形式为A_xMo_6X_8(X=S、Se、Te)的化学式,其中A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类金属、过渡金属、贵金属和稀土金属元素。通过对已发现的AMo_6X_8超导体分析发现,A元素的种类或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化合物超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3种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即离子交换隔膜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色谱柱法)对C60羟基化合物C60(OH)n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杂质阳离子Na+和Bu4N+的脱除,该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出现酮式结构.作者通过分析该结构变化的过程发现,C60羟基化合物结构不稳定,一般以醇盐或酮的形式稳定存在,且C60羟基化合物纯化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