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模块化分工网络有助于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分工的深化,促进了江苏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的常州孟河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形成.孟河产业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合作型、大型企业主导型的生产网络构成.模块化分工网络可提升孟河产业集群的汽车零部件模块化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此,政府应引导企业自主参与模块化分工网络建设,培育一批专业模块供应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加入孟河模块化分工网络,深化孟河生产网络的内部模块化分工.  相似文献   

2.
自产业集群概念出世以来,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做出了理论的解释。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以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间合作为切入点,从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角度来解释产业集群的发展,认为正是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闻合作的相互促进促使产业集群组织不断地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3-2012年间国内旅游产业集聚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着重分析了10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如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辩证关系、集聚模式及集聚机制、集聚测度及效应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明显不足且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认为,随着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聚方式和趋势会呈现多元特征,其所带来的效应也会更加广泛.所以,今后旅游产业集聚应该更加关注与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定量、互动研究,及从跨学科、跨领域角度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安徽沿淮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的缘由 1.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产业协同集聚的由来产业集群是指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相互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近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了理论热点.但是,当"福建晋江鞋业集群竞争无序"、"温州灯具几近消亡"、"长三角许多专业化产业集群进入低谷"等现实摆在面前时,很多人发现产业集群也会带来产业结构趋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这引起人们思考:相关与支援性产业至关重要,产业集聚不仅是单一产业在地理上不断集中,更应伴随相关和支援性产业的协同集聚,这样才能减缓集群内竞争,产生合作效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1E.Poter)教授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赤峰市为考察对象,测算其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以期达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产业的地区间分工呈现出纵向分工、横向集聚的特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依靠外来资源带动起来的珠江东岸"嵌入型"产业集群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网络,另一方面应依托区域中心城市,把国际间的纵向分工内生为区域内的纵向分工。依靠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珠江西岸"内源型"产业集群应着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向产品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升级、优化产业组织、强化产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一种重要形成,针对如何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和发展的问题。该文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对集群的共生机理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创意园区建设的现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03-2012年间国内旅游产业集聚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着重分析了10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如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辩证关系、集聚模式及集聚机制、集聚测度及效应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明显不足且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认为,随着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聚方式和趋势会呈现多元特征,其所带来的效应也会更加广泛。所以,今后旅游产业集聚应该更加关注与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定量、互动研究,及从跨学科、跨领域角度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荀守奎 《安徽科技》2008,(12):25-26
一、安徽沿淮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的缘由 1.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产业协同集聚的由来 产业集群是指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相互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近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了理论热点。但是,当“福建晋江鞋业集群竞争无序”、“温州灯具几近消亡”、“长三角许多专业化产业集群进入低谷”等现实摆在面前时,很多人发现产业集群也会带来产业结构趋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集聚区为例,以北京市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Ripley K函数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会展产业集群进行识别. 研究表明,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特定地段会展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但集群化程度较低. 在这种集群中,永久性集聚的发展较临时性集聚更为成熟,在永久性集聚中,会展企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已经形成;而在临时性集聚中,知识流动和信息传递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研究结论将进一步丰富产业集聚的研究内容并为地方政府推进会展业集群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具有空间集聚、合作共生及地方根植等特性。认为大连金州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企业间缺乏关联、协同效应和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金州新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应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兴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努力构建“生态型”产业集群,以及构建集群创新和生态发展的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陆剑宝  梁琦 《广东科技》2012,21(6):44-49
一、产业集聚与集群的研究视角 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研究是多视角的。政府和公共政策研究者看到的是地方政府领导在推动产业集聚成长中的作用;创新学派关注着产业集聚中的技术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经济学者用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等理论解释集聚的成因;环境学派看到的是集聚的拥挤效应和环境压力;社会学领域倾向用历史演进角度研究集聚中的网络结构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环境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后来不少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概念和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研究,创新网络的概念也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应用.总之,创新环境是在某区域内形成并随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各种网络关系的总括.环境是创新赖以进行的一个重要意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社会支持系统,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创新过程的结果就会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及特点 我国产业集群的兴起受到国际产业集群理论传播的影响,发展也是十分迅速,在这种影响之下,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探索如何在所辖区域内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根据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干预程度以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即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型产业集群和计划型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船舶产业集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尝试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船舶产业集群,借助其研究方法,应用pajek软件构建了江苏省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复杂网络图.通过对其网络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网络具有5个重要的中枢节点集群区,即南通、泰州、扬州、南京、无锡.并利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集群网络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出江苏船舶产业集群处于快速成长期.针对该阶段分析出其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特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在这些区域内相互竞争与协作的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这种产业的聚集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下一步的发展必须引入集群经济的概念,实现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的转变,利用集群经济的优势提高整个产业区的竞争优势.文章主要从产业及其构成要素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转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习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与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知识、技术角度对信息时代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增多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即使在信息时代,企业的隐性知识仍然无法远距离传播,空间上的临近仍然是获得该类知识溢出的最好途径.其次,对产业集群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学习型产业集群的定义.最后,基于学习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提出了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产业生态网络理论及其在区域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中的应用.首先回顾了产业生态网络理论的基础支撑理论并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其次运用行业集中度和区位商计算两种数学方法识别产业集群;最后基于产业生态网络理论构建出石家庄市产业生态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虽然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旅游经济是近年的事情,但其进展迅速,有关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数量迅速增加,研究的领域迅速细化,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越来越注重切合实际。学者们借鉴产业集群的研究方法和经验,结合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从概念、分类、特征、形成机制、竞争优势、竞争力、集聚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主题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专题和案例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对案例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是由一组关联性、互补性较强的产业所构成的产业群,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众多行业。正是因为旅游产业本身具备了产业集群的特征,而且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旅游产业比其他产业更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核心吸引层即旅游资源产业;要素供应层即旅游要素产业;辅助供应层即旅游相关产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集群内企业的成本优势、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优势、集群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优势和有利于区域旅游品牌的树立和区域营销优势的形成。文章在进行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和空间集群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该地区旅游产业虽然构建了集群的构想,但是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和旅游职业人员素质还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带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企业少,且彼此之间内在联系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虽然某些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却存在“聚”而不“群”现象,专门化程度低,产业关联度弱,产业集聚的整体集约化程度较低,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笔者提出该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为吐鲁番旅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改变缺乏吸引力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成本优势,“集群品牌”的树立将成为吐鲁番旅游产业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由此使集群内企业的营销成本和流通成本大大降低。具体措施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是吐鲁番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前提;打出具有创新和与时俱进的产品、个性化特色突出的品牌才能继续走向繁荣;通过分析笔者得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符合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适应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增强产业竞争力所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