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当代科技快速迭代,科技应用不断创新,技术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冲击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高端对话环节,邀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沈向洋作为主持人,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清华大学苏轼民书院院长薛澜、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名、微软首席科学家埃里卡·霍维茨、牛津大学教授卢西亚诺·弗洛里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召集人彼得·保罗·维贝克教授作为嘉宾,共同探讨新兴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AI)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覆盖的学科领域较广,如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哲学等,其发展在当今可谓是飞快进步,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智能"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人工智能虽然在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记忆的精确性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类智能,但是它毕竟是人类智能的产物,属于人工自然的范畴,缺乏人类智能所特有的两大属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在将来也是很难取代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3.
智能技术创造未来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高技术核心的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其关键是人工智能。它们的相互作用会引发智能"核爆炸",把人工智力和人类智力的潜能爆发出来,导致智能革命;也会奇迹般地创造出一个智能社会。因此,工业社会之后不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无非是由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经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经济效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人类的经济利益、社会作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本文对人工智能及其在SEO技术中的应用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科技为法律职业带来便捷化的同时亦在影响着业已形成的法律职业生态体系,给法律职业群体带来现实性和可能性困境。从法律职业群体面向来说,应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综合技能,重视法律职业人文精神塑造,凸显法律思维等。从人工智能管控面向来说,人工智能在法律职业领域的运用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在法律职业领域加强人工智能立法研究,明确人工智能在法律职业领域的法律客体定位,建构以人类权利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创设在法律职业应用中人工智能类产品登记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主性日渐增强的机器已经出现在金融、军事、电力控制、交通运输等领域,并且在可展望的未来仍将飞速拓展其应用空间。如果说机器获得和人同等水平的道德后,可能出现的种种困境还只是远虑,那么如何让越来越具有自主性的机器根据符合人类道德标准的决策去行动则是近忧了。《道德机器:如何让机器人明辨是非》是美国认知科学哲学家科林·艾伦(Colin Allen)和技术伦理专家温德尔·瓦拉赫(Wendell Wallach)合著的一部机器道德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其关注点已经超出了人类如何使用计算机之类的应用伦理学问题,而跨进到该如何建构有道德的机器这一直指实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歌AlphaGo与人类围棋高手对弈的结果,震撼了国际棋坛,也在公众舆论中激起了波澜。面对人工智能咄咄逼人的挑战,人们会产生疑问:人类该如何应对?为了澄清这类疑问,本文解析人工智能的基本涵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和人类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人工智能机器的能力界限、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人类与作为人类聪明助手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和谐相处之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走向,着重阐述了人工智能理论创新的机会,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21,30(5)
正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布局和发展,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和"智能+"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高度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最近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也算是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之一。非常可惜的是即便AlphaGo已经成功挑战了人类智力游戏的最后一块高地--围棋,但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看到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的希望,也就说,人工智能至少在现阶段还无法超越人类智慧,即便在学习和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和人类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成为了最强大的驱动力,其中,信息技术为社会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人工智能通过结合多项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思考其对人类社会的诸多影响,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音箱、围棋界的"阿尔法狗"入手,来表达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同时,对"百度百科"中对智能音箱的定义,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本文给出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和三阶段理论。为对人工智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统观全局,由人工智能产业链引领,分析了人工智能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并对未来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职业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地位正在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确认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独特能力,并将其发扬光大。根据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的观点,虚构故事的能力是让人类跃升食物链顶端的关键。为检验虚构故事的2个要素能否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智人,尝试基于虚构故事的2个要素,设计了"语意领会"和"未来成真"的决策情境题。结果表明,不合格智人的效标人群(服刑人员和药物成瘾人员)和合格智人的效标人群(正常人群)在2类决策情境题上的反应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虚构故事的能力作为区分智人合格与否的潜在行为标志物提供了数据支持,亦为虚构故事的能力作为智人的独特能力这一构想提供了先导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尔登·帕塔普蒂安因发现TRPV1、TRPM8离子蛋白通道和PIEZO基因,“揭开了人类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神秘面纱’”,荣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回顾2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科研历程及在人类感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痛感”对人体的利弊,分析了新科学仪器的应用与基础科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信任·合作·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引领,倡导开放包容,推动互信互鉴,通过打造世界级科技思想策源平台、国际科技合作信任平台、全球技术创新动力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融合共生,推动联合国可持续目标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系统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探索的长期目标,虽在类脑计算方面表现"惊艳",但其应用能力与人类的期望值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大热,技术成果斐然,不仅有在棋牌领域神奇表现的"表面风光",更有在工业、农业、金融、商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只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花架子",而是在各行各业有实在  相似文献   

16.
贾锐 《科技智囊》2020,(7):47-49
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隐私泄露、失业、人类对科技过度依赖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人们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技领域创新加快,以人工智能为首的一批高新科技行业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革命性影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城市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各大城市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去年,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支持合肥、杭州、深圳、天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要求合肥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强化人工智能创新供给;要求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要求杭州强化高端资源集聚效应,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浪潮下人工智能的轨迹"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吗?"科学家用颤抖的声音问道。"现在有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电脑回答。语毕,一道电光闪过它的电源插头。从此,人类再也关不掉它了。——这是在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上,斯蒂芬·霍金给大家讲的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一手创造的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甚至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确是充满了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地位、人工智能伦理设计不同方式和人工智能对人类及其未来影响。虽然议论纷纷,但这三个方面的争论显然都无法短时间得到解决或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只有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才能逐渐看清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的概念被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进入研究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可以随处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它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让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但是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一方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还是一种异己的、束缚人和否定人的消极力量。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无法逃避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人工智能的异化使我们面临结构性失业潮,人类尊严的丧失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找到解决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方法,使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被人类所克服,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不断地为我们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