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瑾 《科技智囊》2013,(8):38-40
智能制造装备:集制造、信息、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是高端装备的核心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预测、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装备的总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之一,而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的核心,是制造装备的前沿和制造业的基础。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也已成为当今工业先进国家的竞争目标。"未来的制造装备需要软硬件结合,  相似文献   

2.
信息智能处理技术是信号与信息技术领域一个前沿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它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侧重于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包括计算机智能化(文字、图象、语音等信息智能处理)、通信智能化以及控制信息智能化。融合信息智能技术就是将多种数据信息处理的智能化,逐渐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的过程。数据融合技术,例如,信息特征识别和数据融合,物理信号处理和识别等。除了需要人工智能理论的支持以外还需要进行智能信号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文将围绕融合信息智能技术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社会治理过程中,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主体、行为、能力、效果,实现社会治理协同现代化能力提升与体系转型.但人工智能为社会智力现代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治理方式面、技术风险与行政挑战.因此,需通过智能技术与智能人才的统一、技术理性与治理张性的统一、伦理重构与法理纠正的统一等三个方面的路途探索不断改进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紧密契合,让科技为人类社会谋福.  相似文献   

4.
"未来工厂"是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未来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也是智能制造的缩影。未来智造,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智造会有怎样的未来?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制造业走过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等发展阶段,已经搭建起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制造业基础设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这让我国具备了实现智能制造、推动全球产业链变革的可能性和基础实力。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平均值有明确界限,两者都在进步发展,人工智能将逐渐靠近人类智能,并且会在局部超越人类智能。  相似文献   

6.
智能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智能科学的发展背景,提出了智能科学研究中要明确智能科学和智能技术的研究范畴,对2者概念上的混淆易导致研究路线和方法上的错误。论述了智能科学发展的哲学基础,并指出了智能科学的发展路线。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了符号主义、行为主义、连接主义3种人工智能路线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抽象智能和直觉智能的分层智能概念。直觉智能主要负责处理底层应激性简单输入信号;抽象智能主要负责处理基于符号的需要逻辑推理的具有内在含义的输入信息。针对不同层次的输入信息必须采用相适应的智能处理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复杂信息的输入必须采取综合多种人工智能路线的方法。重点论述了目前的研究热点计算智能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了因为基于传统计算机实现的智能技术发展的瓶颈,发展智能科学必须走人机结合的路线,通过实现生物电子体,充分发挥生物智能处理模糊信息的优势,最终实现智能工业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大潮方兴未艾,智能化战略呼啸而来。近年来,"工业4.0"成为全球工业和信息产业界最为关注的热点,其定义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CPS信息物理系统全面嵌入制造、工程、材料使用和供应链管理中,从而建造可以全球定位联动的"智能工厂",其展现的未来工业前景,是强大的智能网络和进一步的"去人工化"。  相似文献   

8.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中的信息物理映射与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理论与方法集成融入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交通"的交叉创新领域,在交通物理与信息空间映射、网络通信与时空数据规约、交通安全与可信可控关联等关键问题上形成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推进实现交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应用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体育各个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文站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前沿,对人工智能在体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教学是未来智能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已产生众多优秀交叉成果,未来智能无线传感、虚拟现实(VR)、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将可实践部分与体育教学中各个元素进行对接.文章从应用形态、技术架构、业态趋向等要素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并设计框架.结尾又对未来"人工智能+体育教学"的延伸做了展望,提出模拟教学应用与智能场馆构建.  相似文献   

10.
把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翻译结合起来,研究智能翻译,这是机器翻译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作者根据人工智能的原理,在俄汉、英汉机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在智能翻译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实现方案。按照这个方案研制了微计算机翻译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叉融合的智能机器,有望作为创新创业的颠覆性突破口,在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医疗康复、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消费娱乐等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物联网+大终端”融合发展,有望对中国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国家的政策力量、知识的创新力量、资本的催化力量3个关键元素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阐述了产品应用的场景的重要性,应明确为政府(G)、为商业公司(B)还是为消费者(C)进行服务的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宇宙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个世纪内先后出现的“认知模拟”、“人机合一”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正确的指导方针。宇宙具有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律由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逻辑运演机制,这便是“宇宙智能”,人认识后便是从已知进入新知。这客观的必然过渡就是客观的“制约关系”。人类、机器按各自能实现的方式去摹写、模拟宇宙智能,便分别是“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础装置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其硬件的核心元件是模拟客观的制约关系的“制约门”。希望由中国人首先研制出第一代内涵智能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合成生物学、超材料与人工智能互相融合的思想,研究领域从合成生物学、超材料、人工智能拓展为生物超材料/超生物材料、智能超材料、智能合成生物学/生物人工智能,再到智能生物超材料,这种三向、三位一体的交叉融合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不鼓励模仿与复制。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还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以及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起桥来的法律措施。面对复杂的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我们应当积极寻求对策,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产权制度弊端的批判上。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经济,大致可以分为采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知识、知识经济四种形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调控战略,不可能彻底摆脱人类所面临的困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它必须被“置换式发展”的开发战略所替代。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爆发,使得整合性技术“元宇宙”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元宇宙对于现实世界的发展和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对元宇宙概念进行概述,围绕元宇宙本质特征与元宇宙发展核心技术(扩展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进行知识梳理,并提供元宇宙技术功能架构;对元宇宙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即技术创新、产业变革、行业升级、虚实交融、智慧城市应用等进行分类综述,指出元宇宙有利于人类社会教育模式创新、生活方式重构和生产效率提高。最后,本文对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元宇宙的发展呈现出从社会主要行业产业的场景应用融合向外扩展,再纵向深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融合智能和情感的研究提出了先进智能机器的概念,未来先进智能机器将应用服务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从云计算、先进智能机器、人机人互动角度,阐述了机器人云概念,以及如何建立机器人云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蓝图。提出了机器人学校概念,在机器人学校概念框架下,阐述了机器人学校的运行机制、机器人学位及其能力认证,机器人学校对未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智能社会是以人机物的高度耦合为核心特征,以智能社会协同治理为核心治理模式,形成现代人到智能体的主体性转变,全面拓展人类的生物、时间和空间等存在属性的社会形态。智能社会协同治理是智能社会智能体充分调动各类智慧、技术、资源而形成的有机整合的治理模式,以解决智能社会的个体成员、运行规律、社会机构、治理模式、政策制定和伦理规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国内外学者综合运用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智能社会进行建模,从协同治理主流理论、智能社会拓扑和协同决策优化等角度研究智能环境下的协同治理技术,发展了一系列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的机理与模型。近些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的范畴,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对智能社会协同治理的模型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人类发展历史与核心社会特征演化趋势、数字社会向智能社会过渡阶段研究,协同计算的主要模型、方法以及协同计算在智能社会行为体“人机物”互动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和对比分析,凝练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分析各研究分支的特色和可能存在的互补性,最终给出该方向未来的潜在发展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被称为“未来的结构体系”的张拉整体结构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找形是张拉整体结构设计的关键步骤,即确定结构的平衡状态的过程。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张拉整体结构的智能找形方法也应运而生,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传统的找形方法,以达到简化找形流程的目的。文章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其次,阐述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张拉整体结构找形方法的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张拉整体结构几种常用的传统的找形方法及其优缺点。再通过调研大量文献,对现在最新的张拉整体结构智能找形方法,特别是优化算法和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最后,预测并分析总结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及相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知识迭代发展,促使知识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催生了“大学—产业—政府—公众”四螺旋动力结构的建立和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新生态重构。以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为例,考察其四螺旋利益相关主体及实践。从内在机理看,4个主体在互动运作中不仅重新确定了各自角色,而且还建立了大学(知识)—产业(产品)—政府(治理)—公众(公益)的新型逻辑链条,平衡公私利益格局,把公益指向作为人工智能四螺旋运作的中心目标;从外在特征看,4个主体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并牵引其他主体形成环高校创新集群。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发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仍需要在国际比较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基于案例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有必要把握4个方面:一是走进中心,塑造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以专促通,创新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模式;三是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合作人工智能创新的转化升级;四是人本导向,突出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公共价值。总体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要面临技术上的挑战,更要面临来自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