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最早的产蚕国。浙江素有“丝绸之府”誉称。目前全省有311家丝绸厂,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达16.35亿元,占全省轻纺工业总产值的21%。年产桑蚕丝类1万余吨,绸缎2.8亿米,丝绸总产均占全国首位。但其副产品蚕蛹,一般都作为肥料和饲料用,经济价值很低。据测定,蚕蛹的数量与缫丝量相等,其价值接近或超过茧层价值。这是一笔很  相似文献   

2.
目前,丝绸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丝绸销路狭隘,产品滞销,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产品压库严重。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我们厂的做法是:企业命系产品调整品种结构今年以来,我们先后走访上海、嘉兴、苏州等地,捕市场信息,丝绸形势不容乐观。一季度我厂运行情况虽比去年有所好转,但二季度则比去年差,主要是真丝产品单一,市场行情一落千丈,同行业压库较为严重,我厂也不例外,当时有20多万米丝绸压库,产销率只有47%,现实形势相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蚕茧丝绸生产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多少年来,它为世界丝绸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我国的民族丝绸工业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在我国主要蚕茧丝绸产区之一的浙江省,尤其是传统蚕桑之乡的浙北杭嘉湖地区,作为地方农业的一条重要命脉的蚕茧生产及作为地方轻工业的一根重要支柱的丝绸生产都受到了严酷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王晨,江苏苏州人,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80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丝绸产品设计和古丝绸文物保护、研究及传统工艺挖掘,现任苏州丝绸博物馆副馆长。1993年至今相继承担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一级丝绸文物复制的研究课题,曾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还主持开  相似文献   

5.
吕莹 《科技信息》2009,(10):149-149
蚕蛹营养价值高,在副产品中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为了提高蚕蛹的利用率和蚕蛹食用的适口性,可以在蚕蛹食用之前把蚕蛹和外壳分离,这样不但提高了蚕蛹食用时的风味,而且提高了利用价值。采用机械的方式使蛹皮和蛹体分离,蚕蛹切割进料零部件装置是蚕蛹切割机的主要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6.
丝绸,苏州的城市名片.2500年以来水天堂的苏州孕育了有着深厚底蕴的丝绸文化;灿烂繁复的各类丝绸产品一直是到苏州旅游的各地游客首选的纪念品,上世纪80年代,丝绸产业的产值占到苏州工业产值的1/3以上……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丝绸产业开始进入"渐衰期",整个行业形势日渐颓败,与此同时,散布在江南水乡各个角落的民营丝织厂却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不长的几年时间里就成长为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7.
丝绸,苏州的城市名片。2500年以来水天堂的苏州孕育了有着深厚底蕴的丝绸文化;灿烂繁复的各类丝绸产品一直是到苏州旅游的各地游客首选的纪念品,上世纪80年代,丝绸产业的产值占到苏州工业产值的1/3以上……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丝绸产业开始进入"渐衰期",整个行业形势日渐颓败,与此同时,散布在江南水乡各个角落的民营丝织厂却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不长的几年时间里就成长为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8.
丝绸,苏州的城市名片。2500年以来水天堂的苏州孕育了有着深厚底蕴的丝绸文化;灿烂繁复的各类丝绸产品一直是到苏州旅游的各地游客首选的纪念品,上世纪80年代。丝绸产业的产值占到苏州工业产值的1,3以上……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丝绸产业开始进入“渐衰期”,整个行业形势日渐颓败,与此同时,散布在江南水乡各个角落的民营丝织厂却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不长的几年时间里就成长为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9.
蚕蛹蛋白脱色,脱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蚕蛹是制丝工业中的副产物,约含60%的粗蛋白,因色泽暗褐,且有恶臭,有碍于它的开发利用,本文即对蚕蛹蛋白的脱色,脱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蚕蛹含有相当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本实验利用饲养白鼠的生长试验,以测定蚕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蚕蛹来源: 苏州第一丝厂,用苯提出蛹油后的蚕蛹,经洗涤干燥并磨成粉末,作为饲料蛋白质的唯一来源,经分析测定该脱脂蚕蛹含蛋白质80~85%。 2.受试动物: 以鼠龄约四周的同窝大白鼠(一般体重约60克)作为饲养对象。白鼠品种系向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得来。 3.饲养方法: 将同窝白鼠分成三组,分别饲养在特制铁丝笼内,饲以三种不同的食料作为试验。三种饲料的淀粉、脂肪、维生素与无机盐完全相同,唯蛋白质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由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承担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鉴定会于一九九三年九日一日在山东省科学院召开。该课题运用技术创新理论,联系国内外技术创新的途径和经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点面结合,利用专家咨询、计算机分析处理等先进的工作方法,对全省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机选取采食七种树叶的野生蚕蛹,分别测定粗蛋白,脂肪和氨基酸,结果发现:蚕蛹的粗蛋白、脂肪,十七种氨基酸随采食的树叶不同其含量也有差异,这一结果提示我们:不同食料对野生蚕蛹的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通过不同的食料,可以改变野生蚕蛹中主要营养成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完成中国科技馆新馆古代科技展厅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4月,我馆一行4人前往江苏浙江两省参观考察了南京博物院、南京紫金山天台、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青少年科学中心、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西湖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城市规划馆、华夏天博物馆等场馆,就博物馆陈列的展览内容、展示手段、形式布展等问题进行调研考察,在考察期间还与各馆的有关同行进行了交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馆:扬州双博馆、中国珠算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并谈谈此行的感受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过渡的关键时期,数字制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机遇实现我国制造业跨越式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字制造的研究与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施研究工作,建立若干应用示范点,推动数字制造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所排出的主要工业废渣。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近些年来国内虽开展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用粉煤灰为原料制砖、水泥等,但利用的总量有限,仍有相当数量的粉煤灰未得到及时利用。如何开辟粉煤灰利用的新途径,使之变为价值更高的有用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用粉煤灰为原料制造玻璃制品,尤其是建材玻璃制品,国外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入了实用阶段,而我国这方面研究较少。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为综合利用粉煤灰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及食品工业的副产物数量巨大。为推进可持续化发展,这些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很多副产物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在研究与实践层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小麦、豆制品、油脂、蚕桑、石榴、葡萄等6大类食品加工业的副产物为例,系统阐述了我国小麦麸皮、小麦次粉、豆渣、豆粕、豆皮、油脚、脱臭馏出物、蚕蛹蛋白、蚕蛹油、石榴皮、石榴籽、葡萄皮、葡萄籽等食品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并以前期工作为基础,分别介绍了豆制品副产物及排放的黄浆水的资源化利用,石榴皮及石榴籽多酚提取物,石榴籽油及葡萄籽油的产品开发,桑蚕副产物制成的蚕蛹蛋白、活性肽、蚕蛹油、蚕蛹甲壳素的开发利用情况等。希望为我国食品工业副产物的深度开发与高值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崔晓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3,(35):242-242,24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己经成为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部门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还不显著,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该文立足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角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杭州市制药厂共同协作,并在杭州市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和促进下,于1971年8~11月利用缫丝厂的大宗副产物蚕蛹提取聚蛋白,并将此产品应用于土霉素发酵培养基,代替目前从外省供应的50%花生饼粉。聚蛋白的提取和作土霉素培养基的试验,均获得成功。在试验过程中,工人同志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振动的蚕茧质量智能无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的蚕茧质量智能无损检测的方法.通过对蚕茧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分解重构蚕蛹的振动冲击信号,提取与蚕蛹质量有关的特征值,并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优选特征值,然后将优选的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以蚕蛹质量作为输出参数训练该网络,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利用所采集的蚕茧振动信号确定蚕蛹的质量,从而间接得到茧壳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图4,表2,参9.  相似文献   

20.
雪松 《安徽科技》1998,(7):31-31,38
从“八五”末开始,全国进行了第3次工业普查,这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我省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省情省力调查。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安徽省第3次工业普查所获取的丰富而宝贵的信息资源,省第3次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利用工业普查资料,紧密围绕安徽工业经济的现状与发展战略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已编印成书,并出版发行。 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在短缺经济的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