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廉价易得的5─氯─2─戊酮为原料制备出手性亚砜(+)─(R)─4─甲基─3─戊烯基对甲苯基亚砜,并利用此手性亚砜与丙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及Raney—Ni还原性脱硫反应成功地合成出(S)─甲基─6─辛烯─3─醇,总产率达35.7%.此目标产物是合成方颈谷盗虫聚集信息素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医药邻─(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酸钠的中间体N─苯基─2,2,6,6─四氯环己亚胺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该反应的催化剂种类、用量、原料配比、缩合温度等。艺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找出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认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五种2─芳基─3H─吲哚─3─酮(1─5)的电子轰击质谱.发现其主要质谱特征为较强的分子离于峰M和M—CO基峰.对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4,13─二癸基─1,7,10,16─四氧─4,13-二氯环十八烷(crvptand[2,2,D,D])和高氯酸铅所形成的配合物作为活性物质,制得了PVC膜─阴离子选择电极.电极除对在10(-1)~10(-4)mol·dm(-3)呈Nernst响应外,对Cl-、Br-、I-有较大的选择性系数,应用于CI-、Br-、I-混合液的电位滴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Tb(DPSO)6·(ClO4)3、Tb(DPSO)7·(PF)及Tb(PBSO)6·(ClO4)3配合物(DPSO为二苯基亚砜PBSO为苯丁基亚砜)。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的固体粉末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Tb(DP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5D4→^7F5跃迁谱带强度高达806.2cd,Tb(DPSO)7(PF6)3配合物中Tb^3+发光强度次之,T  相似文献   

6.
王伟周  张愚 《贵州科学》2000,18(1):21-25
在B3LYP,MP2,QCISD,QCISD(T),CCSD(T),CBS-Q,G2(MP2)和G2的理论水平下,对(Cl2F)^+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l2F)^+的两种构型(ClFCl)^+(C2V构型)和(ClClF)^+(Cs构型)都有可能存在,且(ClClF)^+比(ClFCl)^+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BCI─代数的(*)─理想的特征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金属有色配合物,通过直接测定已经吸附了金属有色配合物的树脂相的吸光度,不需预浓缩或分离,可检测样品溶液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含量。研究了Ti(Ⅳ)─H_2O_2─5─Br─PADAP(2─(5─溴─2─毗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形成的三元异配合物定量吸附于树脂上的实验条件,在pH3.0~5.0的酸性介质中,加入草酸钠掩蔽铁(Ⅲ)后,在过氧化氢存在下,使Ti(Ⅳ)与5─Br─PADAP显色并与树脂混合搅拌15min,吸附达平衡,树脂相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3.65×10 ̄5L·mol ̄(-1)·cm ̄(-1);钛含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测定铁矿中的痕量钛,相对标准偏差为1.4%;回收率为99%~101%。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Tb(DPSO)6·(ClO4)3、Tb(DPSO)7·(PF6)3及Tb(PBSO)6·(ClO4)3配合物(DPSO为二苯基亚砜PBSO为苯丁基亚砜).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的固体粉末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Tb(DP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5D4→7F5跃迁谱带强度高达806.2cd,Tb(DPSO)7(PF6)3配合物中Tb3+发光强度次之,Tb(PB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弱.这说明二苯亚砜做为配体受激后向Tb3+离子传递能量的效率高于苯丁基亚砜,另外ClO4-做为阴离子也可增加Tb3+的发光强度,原因是部分外界ClO4-离子可进入内界参予配位,降低了配合物的对称性,部分解除了跃迁禁律,提高了Tb3+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PFITZINGER喹啉合成法在■酚酮领域中的首次应用。3─乙酰基■酚酮1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靛红反应,得到了喹啉基取代的酚酮化合物3-[(4’─羧基)─2’─喹啉基]■酚酮2;化合物2的溴化反应得到双溴代产物5,7─二溴─3─[(4’─羧基)─2’─喹啉基]酚酮3;化合物2的偶联反应得到5位偶联产物5─苯偶氮基─3─[(4’─羧基)─2’─喹啉基]酚酮4。化合物2,3,4为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以糖厂,酒精厂副产物杂醇油为原料醇,经脱水及简单蒸馏后,在强酸树脂的催化作用下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合成了外观为浅黄色透明的邻苯二甲酸混合酯,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条件,并对产物作了IR,GC分析和理化性能检验。  相似文献   

12.
Citric acid (CA), which is cheap and nontoxicity,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likely formaldehyde - free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reagent to be commercialized. To improve the drawbacks of CA finishs such as yellowing and less durability to home laundering,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done. In this paper, a method had been found to differentiate ester crosslinkings from ester attachments on CA treated fabric and the variations of both ester crosslinkings and ester attachments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3.
以D-葡萄糖为原料,通过甲基葡萄糖苷的选择性6-位硅烷化、乙酰化、脱硅烷基保护、三氟甲磺酰化得到甲基6-O-三氟甲磺酰基-2,3,4-O-三乙酰基葡萄糖苷,进一步与亮氨酸甲酯反应得到N-[6-(甲基2,3,4-O-三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亮氨酸甲酯,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用没食子酸酯萃取分离酯型儿茶素单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疏水性没食子酸酯为萃取剂研究天然酯型儿荼素单体在水-有机醇两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考察没食子酸酯烷基链长度、没食子酸酯浓度、萃取温度和振荡时间等因素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酯与表儿萘素没食子酸酯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比与其他2种单体(表没食子儿萘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萘素没食子酸酯)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强,且当没食子酸正十二酯浓度为0.15mol/L,温度为20℃,振荡时间为30min时,表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萘素没食子酸酯的分配系数KEGCG,KECG和KGCG分别为13.32,6.04和1.65;分离因子α1和α2分别为3.7和2.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铝酸酯偶联剂对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与钛酸酯偶联剂相比 ,铝酸酯可使CaCO3 的填充量提高10 % ,而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  相似文献   

16.
蜡酯合成酶(WS)是生物体内蜡酯合成的关键酶,存在于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中,该酶可催化生成一系列结构各异、功用不同的酯类化合物。随着对WS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不同物种的WS在功能与活性上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其合成产物及用途的多样性。本文系统论述了不同生物体内蜡酯的合成途径、WS的生化特性与酶工程改造及其在各种酯类化合物生产中的应用,为W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阿魏酸乙酯和异辛醇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经酯交换反应合成阿魏酸异辛酯.分别考察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产物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阿魏酸乙酯0.02 mol,异辛醇、阿魏酸乙酯和对甲基苯磺酸的量的比为8:1: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相似文献   

18.
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酞酸酯对人体健康极其有害.对北京市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到酞酸酯类污染物共15种.其中一些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优先控制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于塑料和树脂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工业燃料的燃烧.从本次所测定的几种典型酞酸酯类的含量即可发现,北京市经过几年大力整治,2005年大气中的酞酸酯类污染物含量比2001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过氧草酸酯的发光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氧草酸酯是一种最有效的化学发光物质之一。它用于各种化学光源的研究和开发,本讨论了过氧草酸酯的制备及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3-氨基苯甲酸甲酯和3-溴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水合肼的肼解、DMF-DMA(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的氨基保护、关环等制备了一系列新的3,4-取代的[1,2,4]三唑衍生物,并通过1H 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HPLC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纯度分析。上述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无须色谱柱分离、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