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逆虚拟激励法的随机路面谱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逆虚拟激励法对随机路面谱的识别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用确定性方法求解车辆平稳随机振动路面谱的识别问题.求解过程中通过给定车辆振动响应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反求路面激励功率谱,然后再计算得出车辆对路面激励的振动响应功率谱.通过模拟仿真,对比了计算路面谱与实际路面谱的差异,验证了推导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逆虚拟激励法在求解车辆振动响应路面谱方面,具有很好的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该方法为车辆振动平顺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振动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摩托车手把振动存在的问题,从手把结构动特性和发动机激励间的匹配关系入手,分析与改进摩托车的振动。某125 mL摩托车振动舒适性的道路试验评价表明其手把振动较差,尤其在55 km/h左右时振动剧烈,严重影响了舒适性。路试还揭示了摩托车的高频激励主要表现为发动机的1阶往复惯性力。而结构模态分析表明手把管与56.7 km/h左右时的发动机激励会发生共振。因此修改手把管结构以提高其固有频率,最后进行了实车振动舒适性道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修改后手把振动的共振车速提高了,改善了常用车速下的手把振动。分析结果表明手把管动态特性对手把振动具有重要影响,应避免与发动机激励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3.
基于逆虚拟激励法的整车平顺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8自由度整车的系统模型和数学模型,使用逆虚拟激励法在路面激励谱密度未知和车轮的垂直振动响应谱密度已知的情况下,计算出了整车车辆的车身垂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悬架动挠度和车轮相对动载.并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仿真程序,对确定路面上和未知路面上的平顺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未知路面上采用逆虚拟激励法研究车辆的平顺性是可行的.该方法简单易懂,避免了构建路面激励的难题,在汽车振动领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摩托车平顺性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摩托车整车的虚拟动力学模型,并对虚拟动力学建模系统中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处理、动载荷的合理施加等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通过输入路面载荷谱,分析了摩托车的平顺性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和优化,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的设计质量,该方法为摩托车产品的开发及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摩托车试验场道路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摩托车各主要部位在平坦道路、颠簸路、正弦波路、鹅卵石路和比利时路上的载荷时间历程,采用雨流分析软件及数理统计方法得到载荷分布形式.根据疲劳特性曲线和各种路面的程序载荷谱,采用修正的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各种路面的疲劳寿命,得到摩托车各部位的强化系数.通过150×100km的摩托车行驶故障统计,根据导致故障的不同原因,得出摩托车各主要部位在进行整车强化系数估算时的权重.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摩托车各主要部位的权重计算,从而得到摩托车整车在各种强化路面上行驶时相对于平坦路面的强化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强化路面对车辆可靠性试验的强化效果明显,但强化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实验模态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获得了车架模态参数和振型。分析了路面和发动机激励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在考虑到实际安装位置和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对摩托车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车架尾部和座垫支架左右之间各加一块钢板。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对改进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提高了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对摩托车车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滑行试验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摩托车滑行道路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比不同采样方法,以里程采样法对某125型摩托车进行滑行道路试验,并采用曲线拟合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摩托车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该方法经多次试验验证,可用于摩托车设计.  相似文献   

8.
用于车辆平顺性仿真的随机路面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先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96-8799
总结了当前时域路面建模中所用的几种方法,根据积分白噪声方法提出构造任意指定路面不平度系数路面的方法,利用虚拟激励法进行了证明,并对其离散化处理过程进行了推导,同时进行了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构造路面,过程简单,所构造路面的功率谱密度与给定功率谱密度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窦春红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2):31-34,44
针对传统方法获得路面功率谱密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样条权函数(SWF)神经网络的路面功率谱密度识别方法。建立了4自由度汽车的振动系统模型,推导出了汽车振动系统的输出响应谱密度与输入激励谱密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对这种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的路面功率谱密度识别方法比较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算法的缺点,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逆虚拟激励法进行车辆行驶随机动载的识别,使用确定性方法求解了车辆平稳行驶动载的识别问题.即已知车辆振动响应的自谱与互谱,在反求路面激励功率谱的基础上,求出车辆行驶动载.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识别动载.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前轮的响应模拟出的车辆随机动载能较好地反映车辆在不同速度,不同路面上的变化.逆虚拟激励法在求解车辆随机动...  相似文献   

11.
从沥青路面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根据沥青路面调查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的对策,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和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主要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取得良好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损坏形式及损坏原因的基础上,从路面材料、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早期预防路面损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泥砼路面病害类型,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病害的成因,提出了水泥砼路面断板的预防措施和养护中对功能性损坏的路面应采取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表面振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密实度的作用效果,并对其压实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浅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机理和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路面开裂的措施,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设计阶段、开工准备、路基换填、水泥稳定砂砾的机械化施工、面层施工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阳泉市桃南路大修工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3cm热拌沥青碎石面层道路结构形式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产生滑移裂缝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在施工中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路面不平度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激光式不平度测试仪测定了混凝土路面、砖路面、土路面的不平度,采用均方根法计算了3种路面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845,1.689和1.561.结果表明:分形维数越大,则轮廓曲线越复杂,充满空间的能力也越强,细节越丰富;而分形维数越小,则细节越少.提出了路面不平度指数的概念,路面不平度指数具有描述路面不平度的唯一性,是路面分级的主要指标之一.3种路面的路面不平度指数相差很大,分别是:混凝土路面为1.237,砖路面为3.435,而土路面达14.6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