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表面张力曲线的分析,研究了溴化四丁铵(HCN)对十二烷基磺酸钠(HCS)浓度及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浓度及表面活性因四丁铵离子的加入而有显著提高;此混合溶液,浓度在大于cmc时不发生混蚀,而获得透明清亮的胶团溶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表面张力法,帆布沉降法,乳化法,研究了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8H17C6H4(OC2H4)10SO4Na(C8ψE10S)和十二烷甘7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C12H25(OC2H4)7SO4Na(C12E7S)与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C12H25N(CH3)3Br(C12NM3)形成的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它们不仅能在水溶液中形成透明的均匀浓度,而且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浓度(cmc)和γcmc  相似文献   

3.
采用表面张力法、帆布沉降法、乳化法,研究了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8H17C6H4(OCKH4)10SO4Na(C8E1sS)和十二烷基7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CL12H25(OC2H4)7SO4Na(C12E7S)与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C12H25N(CH3)3Br(C12NM3)形成的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它们不仅能在水溶液中形成透明的均匀溶液,而且混合体系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和γcmc比单一组分的低得多.随着混合比的增加,C8E10S-C12NM3的润湿能力先增加,后下降.混合比改变时。C8E10S-C12NM3对煤油的乳化能力出现两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B4〔CUCo(OX)3〕}x(NBu4表示四丁基铵离子,OX表示草酸根离子).用ESR、IR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77~300K)磁化率,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6.2cm(-1),表明配合物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Gd(NO3)3/Er(NO3)3—Gly—H2O三元体系的研究(2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Gd(NO3)3/Er(NO3)3-Gly-H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各体系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均由4支组成,分别与RE(NO3)3;nH2O配合物RE(Gly)2(NO3)3.2H2O,RE(Gly)4(NO3)3;H2O及Gly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Gd(NO_3)_3/Er(NO_3)_3-Gly-H_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各体系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均由4支组成,分别与RE(NO_3)_3·nH_2O(RE=Gd,n=6;RE=Er,n=5)、配合物RE(Gly)_2(NO_3)_3·2H_2O,RE(Gly)_4(NO_3)_3·H_2O及Gly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用乙酸、硫氰化铵与氨基酸反应,得到4个2-硫代乙内酰脲配体S=CNHC(O)CH(R)N↓H,它们分别与Co2(CO)8反应,合成出两类4个三核钴羰基硫簇合衍生物:Co3(CO)7(μ3-S)〔μ-η2-SC=NC(O)CH(R)N↓H(Ia,Ib)和Co3(CO)6(μ3-S)(μ-η2-SC=NC(O)CH(R)N↓H)(:CNHC(O)CH(R)N↓H)(Ⅱc,Ⅱd).对4个族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谱、1HNMR和MS表征,并推测出它们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透析器传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红细胞压(Hct)对ST15中空纤维透析器尿素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床范围内,Hct的变化(Hct=0.2-0.4)仅影响血液测传质阻力和而对总传质阻力及溶质清降率影响较小,此外还讨论了提高中空纤维透析器溶质甭除率的可能窗径以及Hct对较大分子(肌酐,尿酸)清除率影响的特点及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借IAP—4S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铱和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铱(Ⅳ)和铑(Ⅲ)的2-(2-咪唑偶氮)-苯酚-4-磺酸(IAP-4S)螯合物,并于560nm波长处检测之。研究了Ir(Ⅳ)-和Rh(Ⅲ)-LAP-4S螯合物分离的最宜条件。于Nucleosil C8柱上,用含7.5×10^-3mol/LKH2PO4-Na2HPO4缓冲剂(pH7.5)和5.5×10^-3mol/L溴化四丁基铵的甲醇-水(40:60,v/v)作流动相,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钡Ba(NO3)2,硬脂酸(HST),和钛酸四丁脂Ti(OC4H9)4为主要原料,用SAG法(硬脂酸溶液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钡纳米粉料,用JOBIN YVON公司的U-1000喇曼光谱仪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喇曼光谱,通过与已指认过的喇曼谱进行比较,对获得的喇曼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N.N-二甲基十二胺和氯两二醇在异丙醇中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羟基)丙基十二烷基氯化铵(DDLA)。研究了DDLA水溶液以及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循环利用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钙盐的敏感性,根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同,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由ABS-CaCl2-Na2CO3组成循环泡沫基液,在室内研究了不稳定泡沫(质量分数为0.6%的ABS,以下配方物理量皆为质量分数)、稳定泡沫(0.6%ABS+0.2%XC+0.2%HV-CMC)和硬胶泡沫(0.6%ABS+0.2%XC+0.2%HV-CMC+5.0%膨润土)的循环特点.结果表明:不稳定泡沫在室内循环6次以后,发泡体积由700mL降为510mL,半衰期由4.7min降为3.6min;稳定泡沫循环6次以后,发泡体积由510mL降为460mL,半衰期由22.5min降为18.2min;硬胶泡沫循环4次以后,发泡体积由480mL降为420mL,半衰期由34.7min降为26.4min.可通过补充少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是通过添加稳泡剂来提高泡沫质量,增强泡沫的稳定性,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PASA)与无机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复配体系的粘度,结果表明,无机盐降低PASA溶液的粘度,而在AS存在下却随AS浓度的升高溶液粘度升高.NaCl和AS共存时,二者的共同作用,使溶液粘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借助Au-S的作用,将L-半胱氨酸组装在纳米金电极表面上,利用罗丹明B(Rhodamine B)与L-半胱氨酸之间静电的作用,将罗丹明B间接组装于纳米金电极表面,构建罗丹明B纳米金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罗丹明B纳米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7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罗丹明B纳米金电极在0—2.0×10-6g/L范围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线性较好,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检出限为2.4×10-9g/L。  相似文献   

15.
黑液体系是由碱法造纸黑液(B)、石油磺酸盐(PS)和聚丙烯酰胺(HPAM)组成的复合体系。黑液中的碱与地层岩石接触时发生溶蚀作用及离子交换、矿物转换等,易造成碱耗,其中的石油磺酸盐和聚丙烯酰胺则可通过吸附作用而损耗。用药耗等值图法研究了黑液体系的三种成分与岩石接触过程中损耗量的大小、产生损耗的原因及减小损耗的方法,同时对黑液体系的碱耗、石油磺酸盐损耗和粘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液体系的碱耗主要与碱和岩石的作用、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相关;石油磺酸盐损耗主要与岩石表面的吸附相关;黑液体系粘度变化则与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和水解相关。另外,黑液体系中优化驱油配方(23配方)的碱耗、石油磺酸盐损耗和粘度变化率都低于文献值,说明该配方的药耗符合驱油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于铝合金在碱性溶液中腐蚀速度极大,致使抛光时间不能过长;此外,由于碱性溶液抛光后表面的光亮度不大,所以降低铝的腐蚀速度、提高抛光光亮度是碱性化学抛光的关键.作者对铝合金的几种新型碱性化学抛光液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由硫脲(或钼酸铵或六次甲基四胺)、硅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构成的复合缓蚀剂能大大提高铝合金抛光质量,同时可抑制碱雾的产生.铝合金碱性抛光液的较佳配方与工艺条件为NaOH300g/L,NaNO  相似文献   

17.
以2-氯乙基磺酸钠、1, 3-丙二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经取代、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 N-二(3-氯-2-羟基丙烷-N-十六烷基仲胺)丙二胺二乙基磺酸钠(GAS-316). 通过控制变量,优化了GAS-316的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GAS-316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其表面/界面性能. 结果表明:GAS-316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为0.27 mmol/L,其表面张力γCMC为19.64 mN/m,具备优秀的表面活性;质量分数为0.5%的GAS-316溶液在45 ℃时,20 min内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5.25×10-2 mN/m(低界面张力级别),拥有较好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间苯氧塞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对氯氰菊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成分的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均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作者研究筛选出价廉、易得、能方便自产的节基三乙基氯化铵和间苄氧基节基三乙基氨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同样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为氯氰菊酯的工业化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失重法研究了在盐酸溶液中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对铝的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发现SLS自盐酸溶液中在铝表面上产生了吸附,且基本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同时研究了SLS与Triton X-100复配时的缓蚀协同作用,认为二者在铝表面上的混合吸附是产生缓蚀协同效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碘乙酸钠在油菜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呼吸代谢EMP途径的抑制剂,碘乙酸钠,筛选出经EMS诱变处理的油菜幼胚培养苗的抗碘乙酸钠突变体。抗性系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不舔生明显高于对照,表明其HMP途径增强。对抗性系后代的多种生物学性状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其产量和含油量分别比对照高27.6%和6.55%,并且其油份品质提高,耐菌核病能力增强,成熟期提早。我们认为抗性系的这些优良性状与HMP途径增强直接相关,并提出呼吸代谢EMP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