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当今,信息素养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的教育改革,更是将计算机学科作为基本课程结构的支撑点,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师专教学实践中,怎样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师专教学中加强信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为基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其信息素养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本文将信息素养界定为运用信息系统和获取、处理、施效信息的能力,设计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并应用于某高校师范生的评价。结果表明,师范生信息素养四种能力不均衡,当前教育应予重视和解决。针对师范生提出了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风险量化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包括识别风险和量化风险.量化风险时,需要明确量化的因素和量化的方法.通过分析风险与安全事件的关系,提出风险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框架,举例描述了风险大小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环泉州湾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利用GIS和RS技术,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环泉州湾地区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在作五级划分的各等级中,第Ⅲ等级以上面积占86.81%,其中第Ⅱ等级的比例最高,主导着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的水平,但仍有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需要引起人们重视.同时表明,基于GIS和RS技术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和理论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开拓性:利用该技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具有获取数据方便、快速的特点;栅格叠加功能,使评价结果更准确;空间表达功能使评价结果显示更直观,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5.
个体化教学首先要求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定位。本应用灰色评价方法,从评估指标和综合水平评价两方面同时入手,依据学生日常学习状况和历次考核成绩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地,系统的水平定位,并从中分析出个别生的优势和弱项,从而为个别化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质量经济效益计算机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质量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开发了质量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信息处理,实现了企业质量经济效益评价工作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合理的模型并充分利用有限的监测信息,客观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辨识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将模糊数学模型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通过确定模糊隶属函数、模糊权重集、模糊关系矩阵,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子集,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子集判别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对各级标准的所属性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大气质量实际状况相一致,且较综合指数法可更好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中最高级别证据合成的方法,建立一种循证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综合性评价研究比任何单项评价研究都能提供更精确、概括和客观的结果;因此,从评价方案、资料收集、文献质量评价、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评价结果分析与报告七个方面探讨了基于Meta分析的综合评价基本范式,并以精准扶贫满意度测评为例,综合评价了基层群众对扶贫政策满意度情况。Meta分析的优越性是其决策过程基于更真实、更全面的证据,不仅整合了以前的工作,还阐明了未来研究的差距和重点;但其自身存在的方法学问题,以及如何将不同研究结果科学地放在同一测量尺度上,以避免"苹果"与"橘子"的混合仍是各领域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首先,以国内外建立的教育指标体系为指导,结合我国年度统计用指标,选取13个指标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因子分析法将评价指标综合为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算得全国区域综合得分;最后,通过客观聚类分析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国有高科技企业并购风险分析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国有高科技企业如何识别并购机遇并评价并购过程中的风险成为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结合国有高科技企业特点分析了企业在实施并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设计了一套风险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易于操作,适用于风险评价指标无法具体量化、指标权重不易判断的多层次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对国有高科技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防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证据理论在旋转机械综合故障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在同一征兆域中很难区分多种故障的实际情况,研究利用其他征兆域的诊断信息,进行全局信息融合,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故障定位,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参数综合诊断系统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证据理论的组合规则进行局部和全局信息融合,得出较好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评价是城市应急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在阐述城市物流保障能力评价体系与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四大类影响要素,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消除不同量纲的评价指标影响,选用模糊灰色评价法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综合评判结果。最后以实例方式验证了综合评价体系的经济可行性,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城市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多级广义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与高校管理干部考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多级广义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多级模糊理论,对高校管理干部考核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考核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层面上构建科学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坚持既反映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又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既充分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监测阶段性问题的总体思路。指标评价体系由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等四大类一级指标、十五类二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5.
对中外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了述评,指出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相结合,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善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探索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中如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推广案例式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师综合能力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使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协同ARQ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协同通信引入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可以显著提高ARQ协议的性能,但是协议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重传节点的选择。为了提高ARQ协议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协同ARQ协议,协议综合考虑了节点的位置信息、信道信息和功率信息,并据此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以选择出最佳的重传节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同ARQ协议的性能要明显优于以往文献提出的协同ARQ协议,是一种有效的ARQ协议。  相似文献   

18.
探索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中如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推广案例式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师综合能力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使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项目风险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单纯采用模糊评价或灰色评价方法都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项目总体风险大小这一问题,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得到指标灰色统计量,构造项目风险模糊隶属度矩阵,建立了一种灰色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使项目风险评价更为客观、准确。将此方法应用于航空武器装备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0.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 data sources for strategic information analysis. One of the primary and core issues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research is information perception,so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perception method for strategic information perception in the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framework and basic process of information percep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match the information perception result with the information depiction result,it conducts practical exploration for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perception,depic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develops a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perce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