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惰性是阻碍"创新驱动战略"成功实施的拦路虎。作为与技术创新相伴而生的惰性问题,是产业集群网络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在对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惰性研究概述的基础上,结合集群生成演化的不同理论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技术创新惰性的形成机理,对产业集群网络中的结构惰性、知识惰性、制度惰性和文化惰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破集群网络技术创新惰性的相关观点,以期为集群网络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引入创新集群的概念,分析了苏南地区形成创新集群的基础,阐述了创新集群在促进苏南科技创新所需技术、资本、人才三方面产生的重要效应。  相似文献   

3.
创新集群的产生条件可以归纳为四点:邻近的地理条件、成熟的产业集群、丰富的创新资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影响创新集群产生和演变的因素可以分为动力、学习和激励三个方面。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机制相互融合组成创新集群演变的动力机制,其作用使得创新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组成创新集群演变的学习机制;企业创新对外部知识技术的需求、创新集群演变对成果转化的需求以及中介机构为协同合作提供的信任资本组成了创新集群演变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创新困境",主要表现为创新质量不高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首先指出从模仿过渡到创新是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从科技研发投入增长困境、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缺乏有效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困境、创新环境优化尚需时日、路径依赖难以突破等方面指出突破"创新困境"的主要障碍表现,进而从以强化区域创新活力为目标,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的提高创新效率,建设高水平的创新科技园区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创新驱动的跨区域协同,最后从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集聚人才的培育机制、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等方面探究了优化创新驱动的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集群技术的协同创造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和技术能级的关键,基于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协同性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从集群创新活动由点(企业)及线(关联企业链条)到面(集群整体)的过程出发,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协同过程。并从沟通、选择、学习和搜寻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6.
运用进化博弈理论,考虑积极创新和消极创新两个决策,将积极创新收益、消极创新成本等符合现实条件的影响因子考虑其中,探讨企业在开展合作创新时积极创新与消极创新的博弈以及演化机理,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博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作创新中积极与消极创新的博弈存在复杂与多样性,并受到创新收益与成本等创新效率因子、创新监管机制(对违约成本产生影响)、政策支持(对合作创新收益产生影响)以及企业协同性、集群中创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2,(4):47+50
2011年4月7日,"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专题培训暨高层创新论坛"在著名的家电专业镇北滘镇举行。来自意大利、美国、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围绕"专业镇转型升级"从"本土政策与全球战略的建立"、"意大利集群发展经验介绍"、"美国创新经验"等专题对产业集群与专业镇创新展开研讨。其中的几位意大利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及本国经验出发对中国的产业集群作出了精辟的分析与评述,对广东发展专业镇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焱文  李二玲 《河南科学》2012,(10):1530-1534
农业企业创新绩效已成为了解农业企业自身创新发展状态和指导农业企业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依据.基于创新系统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中27家花木企业的创新发展状况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集群农业企业的创新综合效率偏低,且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纯技术效率对企业的创新综合效率影响显著.结合分析的结果,提出如下相关发展建议:企业自身要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人才培训力度;深化企业产学研合作程度;政府机构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集群企业的创新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创新,促进规模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运用二次创新理论,分析了集群演进中内部企业的创新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集群形成、成长和成熟,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过程经历了由模仿创新到创造性模仿再到改进型创新的演变,学习方式也相应的由"干中学"到"用中学"再到"反求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虑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偏好依附和区域优先连接性,运用复杂网络研究中的率方程法,从企业的"网络嵌入性"角度出发,推导出了网络度分布的演化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合作网络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随着网络的动态演化,企业间所拥有的资源差异越来越大,这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机会,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和交流;"网络嵌入性"越均衡,越有利于提高集群整体的创新绩效;应鼓励集群内企业间积极开展创新合作,这将有利于优化网络结构,降低创新资源被少数企业所垄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创新2.0和协同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和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创新2.0和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论述了创新2.0背景下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及其作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及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应建立各主体尤其是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的平台,从而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转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路径是研究"如何创新"的,是对研究"创新什么"的深入,是确保科技创新在油气产业中有效突破的清晰解析.从研究者对问题的思考路径出发,设计了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规律的思维路径初始模型,由此可以提供给专家群体研讨的对象;充分发挥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作用,对初始模型进行节点深入分析和校正,从研讨中激发对研究初始框架的更新认识,从而达到修正和提升的目的;通过对创新思维路径的质量分析,综合考查了思维路径的创新价值和实际价值,再与思维路径实现创新的可能性风险评价相集成,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能为科技创新的研究思路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间计量原理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并通过三阶段DEA法剔除环境因素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对2005-2009年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发展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技术创新空间集群,并且有继续强化的趋势;近几年大陆十大技术创新集群整体综合技术发展效率表现良好,高端集群与中低端集群之间技术差距也在逐年降低;虽然我国整体纯技术创新效率正逐年提升,但受到技术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我国中低端集群技术创新发展效率并未达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描述和数学分析的现状,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交叉循环的研究思路,运用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和Swarm仿真,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理,得出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势差的存在、技术支撑和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研究:基于模块化创新体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基于模块化理论,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创新体系的一般模型,阐述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机理。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已成为推进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是产业集群的本质属性,为其提供持续的动力。关于产业集群研究已经开始转向政策的层面,而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才刚刚起步,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研究则更不完整。从创新的角度界定了产业集群政策的内涵,然后提出产业集群创新政策背景、思想和实践的理论框架,最后根据该框架就我国的集群现状做了政策响应,既丰富了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同时又对集群战略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营销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营销环境变化和企业营销实践的需要,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本着“理论教学够用”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营销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过程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企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发挥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清晰把握企业集群形成、成长到成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演变的基本规律,指出由于技术创新机理发生变化,技术创新过程的模式由线性创新、平行创新向网络创新演变,并构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以使集群内企业充分利用集群的创新资源,提高集群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和集群、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集群创新的环境,还能为集群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了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之间的联系,克服中小企业集群内部联系方面的劣势。主要分析了集群与知识、创新的关系,阐述了知识对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简要概括了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