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青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长青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 7次监测 ,并选择四种动物的分布区与 1997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监测结果为 :依年度平均动物偶见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为 :羚牛 >大熊猫 >苏门羚 >金鸡 >勺鸡 >黑熊>斑羚 >金丝猴 >红腹角雉 >毛冠鹿 >小麂 >血雉 ,其它种类动物偶见率都很低 ;2 0 0 2年与 1997年比较 ,出现羚牛样线的百分比增加 10 % ,大熊猫、苏门羚增加 3 % ,野猪无增加 ;四种动物的分布区都有所增加 .依分布区增加多少排序为 :羚牛 >苏门羚 >野猪 >大熊猫 .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家重大工程川藏线建设需求,为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康定至巴塘段)6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在6种有蹄类动物中相对丰富度最高,其次为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水鹿(Rusa unicolor),野猪(Sus scrofa),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2)毛冠鹿与中华鬣羚的年活动格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1—4月相对丰富度为全年最低,5—6月逐渐上升,7月达到全年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3)毛冠鹿和马麝的日活动规律相似,均属双峰型,具明显晨昏习性;野猪和水鹿日活动模式呈单峰型,水鹿活动曲线呈U形,午间出现低谷,属于特殊的单峰模式;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活动规律不明显。4)毛冠鹿和野猪在旱季和雨季的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分化。5)水鹿和马麝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和野猪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不具有明显的昼夜行性...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3,(1)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中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十分重视,早就确定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多处自然保护区.为了掌握大熊猫现状和变化情况,曾两次组织大规模专项调查,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了合作研究和保护,共同编制了《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当1983年大熊猫分布区内竹类大面积开花枯死时,林业部和川、陕、甘三省政府以及大熊猫分布地区,地、县、乡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各县和保护区还建立了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建有各种大熊猫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的人员达千人.为了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并及时发现和抢救病饿大熊猫,许多地方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承  相似文献   

4.
<正>方向1:濒危动物致危机理及解濒技术对分布于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的林麝、马麝、驯鹿和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动态、生境利用、致危机理、保护有效性等开展了长期的基础研究,区分了动物栖息地的功能性,进行长久的对照监测,研究了动物的生境利用、种群波动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并探察其致危机理及解濒技术.  相似文献   

5.
于2001年,采用截线法对长青保护区30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并与1988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2001年大熊猫为109只,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处于稳定期,分布区有所增加;羚牛种群数量为403只,数量和分布区增加较快;金丝猴种群数量为470~630只,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处于恢复时期.加强宣传教育、监测、栖息地恢复、参与式保护是重点物种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吃羊     
大熊猫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从食肉转变为主食竹类植物,偶而也食木贼、节节草、香柏韭、玉米、无芒小麦等植物和林麝、毛冠鹿、鬣羚、野猪等动物尸体以及竹鼠活体,未见其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但是,1990年2月以来,一只大熊猫多次进入四川省峨边县村寨,捕食圈养的山羊、绵羊.现根据实地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划分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至2002年对秦岭的大熊猫开展了全面的专业性的第三次调查,对其种群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可划分为6个亚种群.提出了陕西大熊猫局域种群的观点,讨论了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形成因素、种群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动态发展趋势,为陕西省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合理布设保护区、选择巡护监测重点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2001年3月,采用潘文石等建立的数学模型法,对长青保护区26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并与1988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988—1997年,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年均增长1只,1997—2001年年均增加2只,2001年3月监测结果为109只,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处于稳定期;大熊猫种群数量不仅受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限制,而且受到迁出(周边地区天保工程)、取食竹子生物量、环境容纳量的影响;长青保护区的建立和天保工程的启动,为区内、外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区内6 000 hm2的人工林,高海拔2 515 hm2的竹林函待恢复和改造;大熊猫数据库的建立,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种群存活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多年研究的资料,建立了一个机理性的随机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秦岭大熊猫种群进行了种群动态的模拟.分析了该种群的存活力,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正的增长潜力;在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秦岭大熊猫种群以小于5%的灭绝概率维持200年所需的最小种群规模为28~30只,低于此数值,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种群会有较高的灭绝概率;在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种群维持需要50~60只个体;在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每年由种群中减少的个体不应超过种群数量的1%.结合秦岭目前大熊猫种群的实际数量,秦岭的大熊猫种群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而发生灭绝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能够在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并且能够逐步恢复的前提下,秦岭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是可以维持的.  相似文献   

10.
108国道秦岭隧道区域是秦岭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也是连接秦岭最大的大熊猫局域种群兴隆岭-太白山局域种群和天华山局域种群的唯一纽带.本文对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现状、社区状况、面临的威胁因素和限制因素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即从加强管理、恢复栖息地、扶持当地社区发展经济等多个方面促进秦岭大熊猫两大局域种群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大熊猫的季节活动规律和人为干扰状况,提高大熊猫监测水平。使用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记录大熊猫活动信息。作者于2008年3-6月,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密集分布区进行了红外线数码相机监测。监测表明:平均海拔1614-1871m的区间,大熊猫拍摄率较高,2075米拍摄率很低,这与大熊猫的季节迁移活动规律是符合的。大熊猫的昼夜活动比是3.46:1;73%的样线上有大熊猫分布;0.91%的点上有人为干扰因素;12.68%的照片中出现天敌,成年大熊猫具有应对天敌的能力;交配季节标记行为占18.65%,标记行为较多:其中有2张照片记录到了交配场所。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在大熊猫监测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1936—1945年国外曾饲养有14只大熊猫,1955—1982年我国又向9个国家提供了24只,1979—1988年墨西哥等4家动物园,共繁殖13胎,产仔17只,存活7只,在10年繁殖中共有10只组成繁殖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目前国外饲养有18只,根据年龄结构推测,将是一个人工繁殖的增长种群。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的种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近年来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以岷山和邛崃最多,各约有300余只;秦岭约有200余只;凉山约有100余只;大小相龄不足40只,总数约1000只。它们对栖息地生境的选择,各山系有共性,也有差异,但它们总是选择既能降低能量的消耗,又能获得营养价值较高的能量净收益。  相似文献   

14.
对膨化饼干饲料饲喂大熊猫进行了研究,对日粮组合及饲喂方法作了重大改革。结果表明:使动物提高了日活动量,降低了排粘液次数有数量近一半,动物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行为学及繁殖学各方面明显优于实验前,对提高动物健康与繁殖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结果还表明动物对陌生环境和饲养因素的改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最长适应期为6个月,青年比老年个体适应性强。保持大熊猫的食竹特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历程及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情况.从出土的化石材料可以看出,大熊猫在地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三大流域,包括了从北京周口店至两广以致东南亚一带的广大地区.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家族演化进程中最繁盛的时期,至晚更新世末期开始转向衰落.在地史分布变迁上,自始熊猫出现以来其分布范围经历了向东、南及北方扩张的过程,而自更新世末期以来则从北、东、南三方向西退缩,现仅残存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范围的变化可能既受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同时也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然而,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可能并不相同.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可能是影响更新世大熊猫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而自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极大地塑造了大熊猫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
竹子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与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喜食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受灾面积占82.2%。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初是由喜食冷箭竹老笋改为竹秆,2年后下移采食未开花的拐棍竹。受灾初期大熊猫种群数量接近容纳量,1978年以后由于拐棍竹增生,其数量约低于容纳量.本文阐明了区域性的容纳量和如何挽救它们,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格局,对栖息地的选择及种群生存力的分析,应将大熊猫就地保护,使固有的栖息地的种群得以恢复,并提高其生存值和适应度。另一方面,圈养的大熊猫存活率和净生率都大于野外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保持其野外生态习性,通过驯化,先在大面积范围内散放,然后放归自然,增加野外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Anthropogenic factors affect biodiversity and have led to the contraction or extinction of animal populations worldwide.Here,we use historical demographic data,spanning the past 300 years,to show that a rapid distributional contraction of giant pandas took place during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longside the increase in human population.Land-use also underwent a significant change across the areas where giant pandas were found because of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rops.The impa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giant pandas includes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and range reductions.Our findings would facilitate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that seek to conserve and increase current habitats of this iconic species,especially in areas that our analysis has identified as places where pandas have suffered from high human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Captive populations provide a precious genetic resource for endangered animals and a source of individuals for reintroduction to depleted habitats. Therefore, accuracy in determining paternit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managing captive populations and in 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s of known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for release.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fast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conduct paternity testing for captive giant pandas in the Wolong population. This technique uses two highly poly...  相似文献   

20.
For solitary species that aggregate to breed, signals, such as sound or odor, transmitted across the landscap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e choice and coordinating breeding activity. Recent work on vocalizations of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leats and chirps that are emitted during periods of reproductive activity, has revealed that auditory communication in this species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developed than once believed. However, playback experiments using these calls have recorded only a few behaviors over short observation tim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alls on the signaling behavior of receivers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 pilot study in which we played the bleats of male and female giant pandas in estrus to captive animals and measured vocal and chemical signaling response behavior. We found an increase in scent marking behavior, but not vocalizations, in males and females following the playback of calls made by members of the opposite sex in estru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detect a chemical communication response, which was marking, to an auditory signal in giant pandas. Our findings reveal a previously unknown relationship between acoustic and chemical signals in this high profile species and suggest that these two forms of signaling may be interdependent in the social lives of giant pand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