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回顾了世界朱鹮饲养繁殖的历史,并对人工种群发展过程中的保护管理措施和现状进行了总结.从1872年英国伦敦动物园饲养朱鹮开始,朱鹮的饲养已经历了130多年的时间.1981年中国朱鹮重新发现以来,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中国朱鹮的人工饲养繁殖,无论从饲养管理、人工繁殖, 还是疾病防治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4年底,包括日本佐渡、北京动物园、洋县朱鹮 救护饲养中心和陕西楼观台珍稀动物抢救饲养中心的4个种群,世界朱鹮人工种群的数量已达 422只.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是全世界注目的濒危动物,我们对其生物学的研究,可概括成以下四个方面。一、地理分布和栖息环境它们分布于我国的第二阶梯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受东南季风影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水平和垂直分布都有少——多——少的趋势。栖息地常在峡谷之上半封闭的削蚀面或坳沟,小气候较稳定,土层厚而地势平缓,乔木层郁被度和竹子复盖度均较适度。二、食性与营养大熊猫所食的食物99%都是竹子,包含40余种,但常食者仅10余种,而每座山又往往只有2—3种竹为其主食竹类。在营养上它们采取了择优觅食和多食的对策。它们从竹子中所获得的营养物质,除足够的氨基酸外,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另外尚有比较丰富的微量元素。三、活动、巢域与社群结构它们活动的方式是昼夜兼行。凌晨03—06时和黄昏16—20时为活动高峰期。日活动概率约为60%,主要用于采食,但采食时间又常随季节而有变化。它们的巢域较小,约4—7平方公里,年龄和性别均有差异。雌性约4—5平方公里,每月利用约1/10并多集中于核域内;雄性约6—7平方公里,每月要利用1/2,其巢域内除拥有生活资源外,尚有2—3只雌体。大熊猫虽营独栖,但仍有松散的社群结构,其成员约10余只,活动范围约15—20平方公里。每当发情交配季节,彼此通过嗅、听和视觉可交换信息,通报各自生理状况。当社群内一雌性发情,信息所及的2—3只或社群内全部雄体(4—5只)都参加争配,最后仅一序位最高的获得交配权。它们还有返归巢域和依恋固有的社群的行为,故迁移放养不易成功。四、饲养与繁殖自1963年北京动物园第一次繁殖成功以来,共约饲养过200只大猫熊,经过24年约死去了一半,其中饲养繁殖现还活着的不到30只。死亡大于出生率三倍以上。据国外38只饲养大猫熊统计,平均寿命仅8.5岁。在饲养状况下,50多年约100余只雄体,有交配能力的仅约10只;约100余只雌体,仅有29只受孕产仔。在野外由于它们栖息于无污染的环境,能最优选择食物,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又很丰富,故能正常发育生长,不存在繁殖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朱鹮仅存40余只.这种珍禽过去曾经广泛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地区,但近几十年来数量急剧减少,前苏联和朝鲜已无野生的报导.日本1952年有20只,到1980年只剩下5只,1981年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在我国,1930年14个省份有分布,到1958年就只有甘肃、江苏、陕西等省可采到标本,60年代后销声匿迹,直到1981年才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当时仅有7只,朱鹮数量急剧下降,一方面跟环境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不能不考虑其自身因素——种群生命力下降.为了拯救朱鹦免于灭绝,1986年中国林业部给北京动物园下达了"朱鹮人工饲养和繁殖基础研究"的科研任务,北京动物园成立了"朱鹮养殖中  相似文献   

4.
李夏 《科技资讯》2012,(26):248-248
文章对朱鹮现有野生种群、人工种群,特别是再引入种群的保护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在陕西宁陕县寨沟相继放飞笼养个体40只,目前已经形成10个繁殖配对,共计产卵21窝66枚,成功繁殖后代28只。上述观察结果表明朱鹮的首次再引入前景看好,62.5%的成活率标志着朱鹮首次再引入初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对2001—2008年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动态及其栖息地现状进行了记述。遗鸥繁殖种群数量从2001年的87巢增长到2007年的5036巢。成为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最大遗鸥繁殖种群。2008年下降为3875巢。环志观察结果显示,不少于8.6%的遗鸥个体于出生后第3年参与繁殖。2008年红碱淖南北两侧各有4个湖心岛,总面积约80000衍均有遗鸥繁殖。未来红碱淖湿地仍将是遗鸥重要的繁殖地。  相似文献   

6.
1992年,我国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共有10只雌性大熊猫产仔,共产13仔.到12月15日尚存活11仔,这是历年来最佳繁殖成绩.繁殖胎数及产仔总数虽然低于1986年的12胎17仔,但育活数量却高于1986年的9仔(国内8仔,国外1仔).幼仔成活率为83%以上,打破大熊猫繁殖史上的最高记录.1992年侨居国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没有配种、繁殖的报告.重庆动物园育成1仔重庆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新星"3月8日发情求偶达到高潮,与上海动物园雄兽"川川"自然交配3次.经过近130天的妊娠期,于7月18日产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 ,观察RCS大鼠的生长繁殖能力。方法 选RCS大鼠 70— 80日龄 4 6只 (雌、雄各半 ) ,分为两组 ,进行交配繁殖 ,并统计其生产繁殖性能。结果 两组RCS大鼠平均窝产仔数为 7 9只 ,离乳时第 2组比第 1组仔鼠死亡率低 10 3%。结论 为该模型大鼠广泛应用于眼科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中国的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在国外展览期间正常交配、妊娠、分娩、育幼的情况。这证明了中国的金丝猴可以在国外饲养和繁殖。  相似文献   

9.
人工养殖秦岭雉类十年回顾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 2 0 0 3年 ,经过十年就地人工养殖秦岭 5种雉类 ,共累计人工繁殖 5种雉类子代 2 0 0 0余只 ,场现饲养种雉数量 40 0余只 ,本文主要报道十年驯养繁殖秦岭雉类的经验 .  相似文献   

10.
毛冠鹿主要产于我国,生性胆小,人工饲养及繁殖困难.成都动物园饲养有1雄3雌4只成年毛冠鹿,多年没有繁殖.通过设置专门的饲养场地,并在其中种植大量毛冠鹿喜食的小叶女贞、毛叶丁香等植物,将4只毛冠鹿放入这样一个僻静无干扰的环境中饲养.提供多样化的饲料和足够的能量,每只毛冠鹿日平均摄入能量〉4604.6kJ,同时毛冠鹿还能自由采食场地中的植物,很快适应了环境,使多年未繁殖的毛冠鹿开始繁殖.2003年有一只雌性毛冠鹿产仔,2004年3只雌性毛冠鹿全部产仔并存活.产仔率和存活率都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自1869年以来,争论己愈百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与小熊猫应独属一类;形态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1986年北京动物园等的专著告其大成;生态、生化和细胞遗传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近百篇,以1985年发表的《卧龙的大熊猫》一书在国内外最为系统;饲养繁殖、兽医与预防发表论文190余篇,五十余年先后有41家,曾饲养了240只大熊猫,其中有13处,共繁殖66胎,产仔100只,存活半岁以上的33只,现在国内外还约饲养有100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12.
我国饲养的大熊猫累计已达200只,现尚活着的约100只。36年来共繁殖53胎,产86仔,存活28只。由于饲养而产生不孕和不配现象,以及幼仔存活率低等,通过研究,揭示出原因,并展现出了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只放归亚成体大熊猫和3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鉴定出17种细菌,发现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优势菌群均为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与圈养大熊猫相比,大熊猫放归野外后,肠道菌群中的肠球菌增多,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有所下降,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检出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收集到的47号现生大熊猫头骨标本与古代化石标本禄丰祖熊猫,小型大熊猫,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进行比较,表明大熊猫的体型变化是由小→大→小,并分析了体型变化的原因,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剖析了大熊猫目前的处境及濒危原因,提出了延缓哀亡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格局,对栖息地的选择及种群生存力的分析,应将大熊猫就地保护,使固有的栖息地的种群得以恢复,并提高其生存值和适应度。另一方面,圈养的大熊猫存活率和净生率都大于野外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保持其野外生态习性,通过驯化,先在大面积范围内散放,然后放归自然,增加野外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对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的19只大熊猫在5min间隔发生的行为进行了全年统计,我场饲养的大熊猫的多数行为的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文中还描述了性别、年龄的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的种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近年来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以岷山和邛崃最多,各约有300余只;秦岭约有200余只;凉山约有100余只;大小相龄不足40只,总数约1000只。它们对栖息地生境的选择,各山系有共性,也有差异,但它们总是选择既能降低能量的消耗,又能获得营养价值较高的能量净收益。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历程及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情况.从出土的化石材料可以看出,大熊猫在地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三大流域,包括了从北京周口店至两广以致东南亚一带的广大地区.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家族演化进程中最繁盛的时期,至晚更新世末期开始转向衰落.在地史分布变迁上,自始熊猫出现以来其分布范围经历了向东、南及北方扩张的过程,而自更新世末期以来则从北、东、南三方向西退缩,现仅残存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范围的变化可能既受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同时也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然而,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可能并不相同.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可能是影响更新世大熊猫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而自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极大地塑造了大熊猫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9.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摄食行为及营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3-11月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立观察站,对大熊猫摄食行为及营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一定组的峨热竹以及营养质量最好的竹叶和竹笋,是适应食物基地的一种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75年至1991年我们在凉山山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设点观察,由于该山系属大熊猫分布最南端,表现其垂直移动和食物季节交化均有其独特性.根据大熊猫在该山系的变迁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