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5例保守治疗无效改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严密观察,宜先行保守治疗,并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5例保守治疗无效改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严密观察,宜先行保守治疗,并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996年4月~2004年4月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手术治疗,15例病人保守治疗,1例拨除腹腔引流管后治愈。治愈19例,占90.5%,死亡2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尽早手术,血运性肠梗阻急诊手术,并注意各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中、西医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体会。方法48例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果3—20天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肠功能恢复,X线无梗阻现象,进食后无复发。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缓解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 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 d左右(6~30 d)。均行非手术治疗,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8 d(14~39 d),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16~43 d)。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措施,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而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手术治疗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2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诊治临床资料进行.结果 22例老年肠梗阻的病因有肿瘤、肠粘连、腹外疝、肠扭转、肠套叠.术后并发症1例,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其余病例均痊愈或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结论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和粘连;应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手术干预、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一般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胃肠减压液量、腹部症状、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改善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平片改善时间亦明显缩短.结论 奥曲肽具有抑制消化道分泌,减轻肠壁水肿,加速炎症消退,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腔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有其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独特的临床表现.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如处理不当,贸然手术将造成肠瘘、严重腹腔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自1998年至2007年收治的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将127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同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香梅 《甘肃科技》2004,20(9):176-176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 ,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1~ 3周 ,本文基于临床经验探讨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一般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胃肠减压液量、腹部症状、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改善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平片改善时间亦明显缩短。结论奥曲肽具有抑制消化道分泌,减轻肠壁水肿,加速炎症消退,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很满意.在许多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往往疗效有明显提高.在治疗中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又体现了中西两法有机的组合.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治疗急腹症,如阑尾炎,肠梗阻,溃疡病穿孔,急性胰腺炎,宫外孕等,多数病人不开刀也能治好.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等.本文就临床中结合的方法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比较了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赛庚啶对瘙痒病、湿疹的疗效.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中成药龙胆泻肝口服液、六味地黄丸合用赛庚啶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瘙痒病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86.89%.赛庚啶治疗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50%,两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湿疹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77.78%,赛庚啶治疗组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42.42%,两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瘙痒病和湿疹的疗效优于单用赛庚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八珍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脱离和促进术后玻璃体混浊吸收的疗效.方法32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的情况.结果本组32例病人中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和术后玻璃体混浊的吸收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10例采用输卵管注药、内服中药、静脉点滴给药、腹部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66.8%,好转率23.3%,妊娠率57.1%.结论应用宫腔注药加内服中药及抗炎、腹部微波理疗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总结1987年至1996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48例。结果:40例经非手术治愈(83.3%);7例于症状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后治愈(14.6%),1例死亡(2.1%),非手术治疗时间为9-58d平均27.6±10d。结论:揭示以上营养为诉非手术治疗是这类肠梗阻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秦燕玲 《甘肃科技》2014,30(20):129-130
研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在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详细记录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两组患儿在分别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患儿痊愈31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儿痊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4%,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比单纯的西医疗法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