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种基于区间数多指标信息的聚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类特征指标值及指标权重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信息聚类问题,给出了一种最大树聚类分析方法·首先对区间数多指标信息聚类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依据传统的基于数值信息的最大树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给出了解决区间数多指标信息聚类问题的计算步骤·最后,通过给出一个算例说明了所给出的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类特征指标值和指标权重均为语言评价信息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分析方法.首先对基于多指标语言评价信息的聚类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依据传统的基于数值信息的编网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在将语言短语转换成三角模糊数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多指标语言评价信息聚类问题的计算步骤.最后,通过给出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出的聚类分析方法.该聚类方法拓宽了编网聚类分析方法在解决基于多指标语言评价信息聚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聚类分析只采用单一相似测度进行刻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组合相似度的聚类分析思路.同时在实际问题中,由于聚类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聚类信息常常是包含精确实数形式、区间数形式、模糊数形式等多种形式的混合型多指标信息,为此利用组合相似度的聚类思想对这种混合多指标信息进行了聚类分析.该聚类分析方法相对于传统单一方法更加全面,并考虑了混合指标信息.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数信息的聚类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引入具有风险态度因子的区间映射函数,将区间数聚类信息映射为点值聚类信息,并使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传统的模糊聚类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编网的聚类方法;进一步地,可通过选取不同的风险态度因子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该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它克服了研究此类聚类问题时所遇到的区间数难以排序的问题·在文中最后,通过给出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属性值为区间灰色梯形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决策方法.首先,定义了区间灰色梯形模糊数的概念并建立了区间灰色梯形模糊数的相关运算规则以及区间灰色梯形模糊数之间的距离;然后,采用算术加权平均算法将个体信息集结群信息,基于信息熵建立了指标权重的求解模型,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Mesh网络网关部署和AP分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思想的启发式算法.首先设计了一个最小跳数权重指标,其大小反映网关数以及最小跳数的辩证关系,通过这个指标,利用启发式算法获得一个较好的初始解;然后利用聚类k-means方法来对此初始解进行调整优化,使AP分组尽可能均匀;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不完全数模糊聚类算法未考虑样本各维属性对聚类贡献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属性加权的不完全数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利用ReliefF算法评价各维属性的重要程度,通过加权欧式距离将属性权重结合入聚类,并能实现在聚类迭代过程中的缺失属性、隶属度及聚类中心的一体化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强调了重要属性在不完全数模糊聚类中的作用,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决策信息为区间数形式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将密度中间算子由精确值形式拓展到区间数形式.通过引入"区间隶属度"的概念对区间数进行聚类,并给出一种通过规划模型确定密度加权向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区间数密度中间算子及其合成算子进行了界定.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区间数密度算子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该方法结合区间数的特征,进一步拓展了密度算子的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针对特征权重未知且具有直觉模糊数的特征信息的聚类分析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首先,定义区域密度参数,选择高密度区域中相距最远的样本为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利用直觉模糊熵计算聚类样本的特征权重,对样本特征值进行加权处理.给出改进的FCM聚类算法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克服了FCM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同时大大减少迭代次数,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没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加权模糊C-均值(WFCM)聚类算法,从30多万条记录的医疗保险数据中挖掘出疑似医疗保险欺诈的记录。【方法】首先,引用改进的欧式距离、相似性函数以及交叉熵函数并通过PSO算法极小化交叉熵函数,对属性权重进行分析;其次,选取Calinski-Harabasz(CH)有效性指标,展开聚类有效性的研究;然后,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结果将数据运用于PSO算法,不断更新得到各属性的权重,并运用聚类有效性评价中的CH有效性指标来动态估计最佳聚类个数,提高FCM聚类的速度;最后,将属性权重和最佳聚类数应用于FCM聚类算法,根据隶属度矩阵聚类得到疑似医疗保险欺诈结果。【结果】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最后的隶属度矩阵来进行聚类分析。【结论】将优化的权重应用于加权FCM聚类算法与聚类有效性评价,既提高了聚类算法的高效性,又避免了主观评价对分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潘强  张钢  王春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931-7936
提出了一种考虑包中样本在概念空间中重要度的多示例核学习方法。引入了包中示例对整个样本空间所包含概念的权重向量。通过数量化的手段表示出每个示例从属于每个概念的重要程度。主要步骤如下:a)通过对所有示例进行聚类,得到能够反映多示例包中所含概念的簇;b)借用文本分类中的r-pattern计算得到每个示例对于概念空间中每个概念的权重向量;c)在多示例核中通过余弦相似度结合示例的权重,得到更能反映概念空间特性的多示例概念核。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包层次的概念和示例层次的权重,能够有效度量包中示例对于最终包标记的影响,且本身建立在多示例核的基础上,适用于多种多示例学习的场合。在标准数据集和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属性熵权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属性值以区间数形式给出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属性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区间数熵权的确定方法·依据多属性决策中传统熵权确定方法的思路,首先,通过构建两个最优化模型,求得区间熵;然后根据传统熵权确定公式及区间数运算法则得到以区间数形式表示的属性熵权·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实用的特点,得出的属性熵权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属性信息的差异程度·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区间直觉模糊信息集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属性权值完全未知且属性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区间直觉模糊数转化为区间数的公式;然后,基于可能度法给出了一种新的客观赋权方法。并给出一种基于可能度的方案的排序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滤波器组多载波(MIMO-FBMC)系统下行链路的用户聚类算法.在用户组数量和用户数量随机的环境下,该算法将用户和用户之间信道向量的相关系数自适应地表示为无向干扰图,边的权重表示为相邻用户之间信道向量干扰强度,然后根据每个图的权重值之和与阈值比较进行分簇,仿真结果表明,在基站(BS)天线数量不同的情况下,该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的用户分组方法,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系统总和速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FCM算法)难以达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引入了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以解决聚类问题,并在标准遗传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该算法运用于IR IS数据的聚类,实现了较好的聚类,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进的SOFM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常规SOFM(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无监督的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算法。在常规SOFM网络数据聚类算法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初始权值设定以及邻域范围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算法的优化和改进,进而提高了SOFM神经网络聚类算法的正确率、收敛速度和实时性,并利用仿真实验进一步对提出的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引入一种反映决策者心态的指标-区间数,用区间数表示因素的权重及其评估矩阵,并给出了因素的阈值区间数.定义了一滤波器,并结合阈值区间数有效地剔除了偏差较大的评估区间数.最后给出了区间数的二次综合评估模型,并定义了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克服由于决策者的模糊性而带来数值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混合蛙跳算法(SFLA)是一种基于子群——种群进化模式的群智能优化算法,通过自身特有的分组算子实现不同解的合理分布,能够有效跳出局部最优;局部位置更新算子只对最差解进行更新,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针对传统算法在解决聚类问题时存在聚类精度低和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等缺点,本文提出了运用混合蛙跳算法来解决聚类问题,通过采用基于图像二维空间像素特征提取的方法构造青蛙个体解,设计青蛙进化的目标函数和青蛙位置更新策略,并通过数字,图形等验证了该算法解决聚类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