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对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以及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对水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①光照不是红盖鳞毛蕨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能显著促进其萌发;②在光照条件下,红盖鳞毛蕨成精子囊素可促进其孢子萌发和雄配子体发育;在黑暗条件下不能促进其孢子萌发;③红盖鳞毛蕨配子体各发育时期产生的成精子囊素对水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良Knop′s液体培养基对光轴肿足蕨(Hypodematium hirsutum(D.Don)Ching)的孢子进行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两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周壁褶皱。接种18天后孢子开始萌发,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播种25天左右发育为3~5个细胞的丝状体,35天左右发育为片状体,50天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播种65天左右开始出现性器官,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层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层细胞构成。光轴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华中瘤足蕨Plagiogyria euphlebia孢子在盛有改良Knop’s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详细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结果表明:该孢子萌发的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的类型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成熟孢子深棕色,不透明,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三裂缝,表面较光滑,外壁具颗粒。接种后34d左右萌发,形成2~5个细胞长的丝状体,并生出假根;43d后发育成片状体,65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刚形成的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原叶体对称,是心脏形的;原叶体边缘具有毛状体,毛状体由单细胞构成;接种85d左右少数原叶体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由3细胞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生境土和Knop's营养液对爬树蕨Arthropteris pallisotii (Desv.) Alston和桂南爬树蕨Arthropteris repens (Brack)C.Chr.的孢子进行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2种孢子均为黄褐色,两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周壁褶皱.接种8d后孢子开始萌发(书带蕨型),播种14d左右发育为3~8个细胞的丝状体,27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60 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三叉蕨型).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播种75d左右开始出现性器官,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层细胞构成.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红盖鳞毛蕨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MS培养基培养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Eaton)O.Ktze.孢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圆球形,赤道面观豆形,单裂缝,具周壁。孢子播种后7 d左右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播种后15 d左右有片状体形成;30 d左右有幼原叶体形成;幼原叶体暂不对称,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毛状体,单细胞。播种后45 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构成。原叶体受精后1月内可见幼胚生成。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在MS培养基中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探究了不同无机盐浓度对粗梗水蕨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梗水蕨孢子在MS全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呵达60.5%;3/4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最高,可达74.5%;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0%以上,由此提供了孢子无菌繁殖粗梗水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箱培养消毒和未消毒的黄腺羽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孢子,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腺羽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温度条件为25℃;经过表面消毒的孢子较未消毒的孢子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实验室培养的蕨(Pteridium aquilinum)、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等几种陆生薄囊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导和讨论了配子体发育过程及孢子体早期发育的一般特征,某些配子体发育形态的种间差别,以及光、温度对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培养密度对水蕨孢子萌发及配子体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对水蕨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性别分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密度在50个孢子/mL左右时,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两性配子体的形成;而接种密度在200个孢子/mL左右时,有利于雄性配子体的形成.研究结果为水蕨的引种保护、人工栽培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条件下对我国产黄腺雨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黄腺雨蕨的孢子为两面体型,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周壁具翅状褶皱;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该研究试图为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对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新月蕨孢子褐色,二面型,接种后约12 d,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成原叶体,孢子萌发是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是槲蕨型(Drynaria-type),成熟原叶体是心形,接种46 d后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披针新月蕨的颈卵器起源于原叶体生长点下方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经过2次不等分裂,形成3个细胞,分别是顶细胞、初生细胞和基细胞.其中,初生细胞不等分裂,形成中央细胞和颈沟细胞.随后,中央细胞不等分裂形成腹沟细胞和卵细胞.随着卵细胞成熟,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逐渐退化,但腹沟细胞通过孔区与卵细胞相连.卵细胞成熟后,细胞上表面具有明显的卵膜,中央具有受精孔.本研究对于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蕨类植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态氮浓度对裙带菜雄配子体生长的影响,找出适合在实验室中培养裙带菜雄配子体的氮浓度。【方法】将裙带菜雄配子体置于不同氮浓度的氮培养液和新旧培养液中培养,用PANLUX照度计测量穿透光强,并计算出消光值;用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溶液中氨氮浓度;记录藻体的初始重量及实验结束时的重量,由此计算特定生长率。【结果】在氨态氮浓度为15 mg/L左右时,裙带菜雄配子体的平均日生长率约为17.7%,显示出良好的长势。相比之下,过高的氨氮浓度不利于藻体的生长。【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氮浓度会加快配子体克隆的生长,但过高的氮浓度会影响它的发育。培养液中积累的藻体代谢物对藻体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生长快速且肉质鲜美的经济型海水养殖鱼类,但是近些年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在不断扩大养殖的同时病菌也逐渐泛滥。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华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鱼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抗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为由溶藻弧菌引起的爆发性细菌性鱼病的高效防治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本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水提物对卵形鲳鲹源溶藻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半数致死量(LD50),并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菌超声破碎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溶藻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溶藻弧菌的MIC、MBC和LD50的值分别为7.800mg/mL、31.250mg/mL和15.625mg/mL。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结果提示:黄连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内容物的释放并引起菌体裂解死亡。黄连具有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抗水产病害中草药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杜仲、厚朴和黄柏三种皮类药材不同贮藏期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回流、超声和闪式三种方式对同批贮存一年以及贮存五年的杜仲、厚朴和黄柏三种皮类药材进行提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贮藏期一年的药材相比,经过5年的贮存,三种皮类药材的药效物质含量均随着贮藏期延长或多或少的降低,其中杜仲皮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减少70%以上;厚朴皮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减少1%以下;黄柏皮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减少10%以上。结论 三种皮类药材的药效物质在贮藏期变化总体有相似的规律,贮藏时间对杜仲皮皮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影响较大,对厚朴皮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影响最小,而对黄柏皮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三种皮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走马胎(Ardisia kteniophylla)在生境适宜性中对水分及光照的需求特性,以2年生的走马胎幼苗为材料,设置3个水分水平(90%-100%、70%-80%及50%-60%土壤持水量)与3个光照水平(30%-40%、20%-30%及10%-20%透光率)的双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水分及光照条件下其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光合特性及总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较强的光照(L1,30%-40%透光率)和低水分逆境(W3,50%-60%土壤持水量)下,走马胎丙二醛含量积累增多,导致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大,促进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合成,使得株高、茎粗及生物量等的增长受到抑制;走马胎总皂苷的积累在W3逆境下大量合成积累;光合特性分析也表明走马胎耐强光能力较弱,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综上,走马胎作为典型的阴生植物,不同的水分和光照显著影响其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70%-80%土壤持水量和20%-30%透光率最适宜走马胎的生长。此外,适当缺水胁迫有利于走马胎总皂苷的积累,可作为提高走马胎药材质量的一个潜在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金针菇和杏鲍菇为原料,选择菌菇质量比、大豆蛋白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卡拉胶添加量等四个因素设计单因素及正交实验,通过感官评定确定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分析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指标。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最佳制作配方:金针菇与杏鲍菇质量比3:3、大豆蛋白6 g、玉米淀粉18 g、卡拉胶1.6 g。该条件下制得的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组织紧密,有弹性,具有适宜的金针菇和杏鲍菇香气,咸香可口。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弄清桂西北种植光皮桦(Betula luminfera)的生长量,于1997年4月在广西林朵林场营造光皮桦人工纯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光皮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7.42 m、7.50 cm和30.06 m3·hm-2,分别比同龄马尾松林分的平均高(4.58m)、平均胸径(4.96cm)、平均蓄积(18.193m3/hm2)提高62.0%、51.2%和65.3%。说明该区营造光皮桦人工幼林的生长量较大,建议在相似立地条件下局部推广营造光皮桦人工林。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广西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优良品种资源,对广西金线莲植株性状特征及无性繁殖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观测,并测定有效活性成分(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广西金线莲植株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株型大小、叶形、叶上网脉特征、抗病性、授粉结实等方面。株型大小可分为2个株系;叶片形状可分为2种类型;叶上网脉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根据株型和叶片特征可将广西金线莲划分为10个园艺类型,其中类型GXAR 01具有植株高大,叶形优美,适应性强,多糖、总黄酮含量高等特点,同时具有多代的遗传稳定性,被选为优良类型。广西金线莲优良类型GXAR 01可作为金线莲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育种材料,也可在产业化生产中直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T-DNA插入突变体Salk_059463株系的群体中,筛选到两株雄性不育突变体,对TDNA序列上的一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中没有T-DNA插入.遗传分析表明这两株雄性不育突变体由同一单个隐性基因控制,引起不育的主要原因是从花药发育的第8期开始,小孢子细胞质内容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到花药发育的第12期,药室内的小孢子只剩下一个花粉壁空壳,故该突变体命名为opw(only pollen wall).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OPW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OPW基因位于第二条染色体上分子标记T28M21和T3G21之间的12 kb区间内,该区间内一共有21个基因注释.通过克隆区间内的基因并测序发现opw-1突变体基因组中At2g40140基因编码序列的外显子在第289和第290个碱基之间插入了一个A碱基,而opw-2突变体基因组中At2g40140基因编码序列的外显子在第412和第413个碱基之间插入了一个T碱基,造成的编码序列移码使第424至第426碱基成为终止密码子,故At2g40140是编码OPW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