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权瑞 《河南科学》2008,26(3):357-360
运用比色分析的朗伯-比尔定律和真空工艺设计,将复杂繁琐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操作程序有机地融合在测试管中.该测试管具有快速、简便和价格低廉等特点,测定范围0.1 ̄6 mg/L.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火炮身管内径自动化检测系统,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和软件组成,分析了测试过程.该系统采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件,在专门设计的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对火炮身管内径实现准确快速的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方便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水中磷酸盐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比色原理研制一种测试管 ,从而能简便、快速的测定水中的磷酸盐。该测试管尤其适宜于现场即时监测。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树华 《河南科学》2005,23(2):296-298
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危害及特点,按分级检测的思路,提出一种用于一级快速检测的适用技术—测试管方法.并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说明这一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分析了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驻波管中复反射、复透射系数测试精度,基于驻波管中四传感器法,分析了透射管内透射反射波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推导出经修正的单层和多层介质板的复反射、复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对有机玻璃的测试,比较了透射管开口末端和吸声末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海绵与人造革复合结构的测试,比较了声波正、反向入射对复透射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修正公式能够提高驻波管中单层或多层介质板的复反射、复透射系数测试精度,降低对透射管末端吸声性能的要求.对多层均匀介质板,正、反两方向上的正入射复透射系数相同.  相似文献   

6.
水下管汇工厂验收测试(FAT)是指在水下管汇组装后、装运前完成的更全面的测试工作,用以验证管汇功能的一致性和实际运行的稳定性,对于水下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水下管汇FAT测试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整合技术要求和标准,分析水下管汇FAT测试的内容和工程验收要求,制定有效的测试程序.研究结果有助于未来我...  相似文献   

7.
医院排放污水总余氯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莉  黄敬洛  陈蕴 《河南科学》2004,22(4):466-468
本研究旨在现场快速测定医院排放污水中的总余氯。本研究运用比色分析的朗伯一比尔定律和真空工艺设计,将复杂繁琐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操作程序有机的融合在真空测试管中。测试时,测试管中的显色剂与水样中的总余氯快速定量反应形成黄色至红色混配型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水样中的总余氯含量成正比。本测试管法测定范围为0.03~ 10mg/L,经检验,所得测试数据与常规方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本测试管单样测试时间为1~2min;测试成本约2元;在通常测试条件下基本无干扰;3分钟可学会操作。  相似文献   

8.
现场测定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土壤作为埋地管换热器的热源或热汇,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和供冷.在埋地管换热器设计中,土壤的导热系数是很重要的参数.利用土壤导热系数的热响应测试原理,分析了现场测定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现场实测土壤导热系数时测试时间要足够长,测试时工况稳定后的流体进出口温度及模拟季节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证明了电力变压器绕组电阻快速测试采用高压小电流恒流源的可行性,并因此制作了WRQ-1型变压器绕组电阻快速测试装置.该装置具有自动量程切换、功耗小、成本低、体积小、测试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水用检波器在固定频率的灵敏度,以便快速准确地确定检波器的好坏,设计了水用检波器快速测试仪.测试仪主要由信号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等部分组成,以 ATmega128为主控芯片,利用A/D 转换芯片 AD7663进行数据采集,将检波器的灵敏度实时地显示在液晶屏上,以便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快速测试仪的最大偏差为0.5,μV/Pa,测试结果与标称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3%.可见,快速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准确,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GERSTEL样品提取器提取出真皮皮革、超纤皮、灰色无纺布、海棉、塑料脚垫、地毯脚垫6种车内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用Tenax-TA管富集,然后用热脱附/冷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该方法检出限为0.05~0.30μg/m3,回收率为86%~96%,相对标准偏差为3.16%~4.97%。  相似文献   

12.
猪毛蒿对其他植物生长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测定猪毛蒿二次代谢物对其他植物产生的他感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了猪毛蒿水溶性及挥发性二次代谢物,结果表明。猪毛蒿含有较多的水溶性及挥发性二次代谢物。这些物质对与其共生及与其非共生植物的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他感作用,这种作用随二次代谢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大,对非共生植物的作用远大于共生的植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兰州市和太原市环境空气中非甲烷烃(NMHCs)的污染状况及来源。利用Tenax-TA吸附管采样,热解析-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仪(TD-GC-IRMS)测定了两个城市夏季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中NMHCs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得出,兰州市和太原市居民区苯的δ(13C)分别为-26.4‰和-25.0‰;正烷烃的δ(13C)分别为-33.9‰~-26.1‰,-32.8‰~-27.4‰;两市交通枢纽区环境空气中检测出的C4—C7之间的NMHCs化合物相同,δ(13C)相差不大,兰州市为-30.8‰~-25.6‰,太原市为-31.0‰~-26.4‰。结果表明,两市交通枢纽区苯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油类挥发,工业区石化行业类主要排放的NMHCs污染物为苯和烷烃类化合物,电厂等大型企业主要排放异丁烯、顺-2-戊烯等。控制汽车尾气、油类挥发、工业排放是降低环境空气中NMHCs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北芪菇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北芪菇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有机酸、多糖、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酚性成分、植物甾醇、三萜成分、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Tenax-TA吸附采集管采集空气样品,应用TJ-618热解吸仪将解吸后的样品全部转移到色谱系统中测定室内空气中的TVOC的方法.建立了标准曲线,热解吸效率为97.8%~99.7%,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8.50%,且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6.
保健酒是以白酒或其他酒类为基酒,佐以中药材,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酒饮料。中国劲酒是保健酒的代表产品之一,通常以清香型小曲酒为基酒,加入淮山药、仙茅、当归、肉苁蓉、枸杞子、黄芪、淫羊藿等药材经过现代提取与分离技术调配制成。采用液-液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 MS)对2种中国劲酒基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其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2种中国劲酒基酒中初步定性出挥发性化合物175种,标准品定性化合物40种,其中醇类化合物41种、酯类化合物53种、醛酮类化合物24种、缩醛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24种、呋喃类化合物8种、酚类化合物3种、内酯类化合物8种、含氮化合物8种、含硫化合物1种和酸酐类化合物2种;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在中国劲酒中为首次发现。液-液萃取结合GC×GC-TOF MS技术的分析方法可快速、准确分析鉴定出中国劲酒基酒中挥发性成分,结果旨在为中国劲酒的重要风味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提取、分析地椒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检出挥发性成分56种,其中以酚醇类、萜类、烯类、酯类、醛酮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成分有芳樟醇(27.8%)、龙脑(9.12%)、樟脑萜(8.12%)、柠檬烯(7.81%)等。本实验首次对山东地区地椒挥发性成分进行HS-SPME结合GC-MS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导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合成的酚醛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影响.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FESEM照片可以看到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800℃碳化后生成了碳纤维,而且所生成半径大致为350~450 nm的SiO2粒子分布...  相似文献   

19.
电导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合成的酚醛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影响.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FESEM照片可以看到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800℃碳化后生成了碳纤维,而且所生成半径大致为350~450 nm的SiO2粒子分布于酚醛树脂的碳化物中,分布较均匀且与基体的结合较好,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有利于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