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了检波器线圈架磁导率测试仪,用于测量与线圈架磁导率成反比的导通频率值,根据此频率值可以选择合适的磁钢与线圈架搭配使用,以提高检波器的性能.测试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等组成,利用线圈架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信号,用ATmega128为主控芯片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检波器线圈架的导通频率值实时地在液晶屏上显示.实验表明,系统重复性好,工作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本文通过选取关键供能设备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CCHP)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利用改进的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Ⅱ)研究了引入该设备后园区整体运行方式和运作效率的改变。结果表明:CCHP 设备可通过其强耦合特性实现供能侧设备的多能互补和能量梯级利用;可见通过引入 CCHP 过后,可大大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减少运行成本的同时相对控制碳排放量的释放,提高系统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根据数学理论对光栅谐振子检测地震波系统进行了定义,光栅谐振子检测地震波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均为一维的连续时间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对光栅谐振子检测地震波系统的阻尼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铝筒整体受力情况,提出了适当增加阻尼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光栅测振传感器的性能,将光栅莫尔条纹技术应用到振动测量,在完成光栅测振传感器原理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构建高精度光栅传感器测试系统,对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动态模型.实验证明,光栅测振传感器分辨力可达0.025μm,动态频率误差小于1.5%,振幅误差小于3.8%.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KZ–28型可控震源隔振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建立了被动隔振系统的物理模型,对可控震源被动隔振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构建了基于单片机的反馈控制混合隔振系统实验平台,实验表明,实验平台在2~6Hz低频干扰下的主动隔振效率大于80%.混合隔振系统的实验研究可为可控震源混合隔振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278.15~31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Ag-AgCl电极在10和20wt%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标准电极电势,根据Pitzer理论计算和讨论了HCl在混合溶剂中的平均活度系数和电离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水体沉积物中三苯基锡的高效液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屿镇练江沉积物中的三苯基锡为研究对象,优化沉积物中三苯基锡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选用盐酸-乙酸乙酯为萃取体系,在140 r/min恒温振荡器中振荡加标沉积物30 min,超声萃取15 min,离心收集有机相并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后,于40℃旋转蒸发至干,用V甲醇:V纯净水:V0.1%三氟酸溶液=50:45:5的流动相定容,并进行HPLC检测.当沉积物中加标的三苯基锡质量分数为0.5~75 mg/kg时,三苯基锡的工作曲线方程为y=25 354x+166 193,相关系数R为0.988.经检测贵屿镇练江沉积物中的三苯基锡质量分数为(0.94±0.33)mg/kg.  相似文献   
9.
李淑清 《科技资讯》2007,(29):162-163
裕欣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是按照市政府的意图,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等特点,而创造的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示范商住综合小区.  相似文献   
10.
对动物和人的病害的免疫早就为人所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猜测植物中是否存在一种与动物免疫系统相类似的可诱导的抗性系统,因为植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不但逐步获得了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而且还形成了各种机制抵抗病原菌的侵入。在100多年前,人们就观究到通过对植物接种致病菌、病原菌、非致病小种以及一些病菌的产物可使植物产生对一些病害的免疫作用。关于植物的这种免疫现象的细致研究工作始于本世纪50年代。Kuc.J提出了“植物免疫”这一专有名词,即植物在外界因子的诱导下,处于一种能抵抗一部分病害,特别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