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儿童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儿童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名6岁小学生的单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进好窝沟封闭,设为实验组;对侧空白为对照组.术后随访4a,统计涂膜保留率及龋齿降低情况.结果 涂膜保留率随复诊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龋病降低相对有效率随复查时间延长而降低.龋齿降低实际有效率则随复查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窝沟封闭防龋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ART技术(非创伤性充填)在儿童恒牙防龋中的临床效果极其可行性,探索适合我市儿童和农村开展防治龋病的方法。方法采用日本松风FX—Ⅱ型玻璃离子材料完成128颗磨牙的窝沟充填和窝沟封闭,观察ART充填体封闭窝沟的保存情况。结果对128颗恒磨牙进行ART充填封闭窝沟,1年半后复查,成功率达84.4%。结论由于玻璃离子与牙釉质发生化学粘合,并向牙釉质释放氟,在很多可能发生龋坏的深窝沟点隙内保留,从而阻止龋病的发展。ART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适合我市儿童和农村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ART技术(非创伤性充填)在儿童恒牙防龋中的临床效果极其可行性,探索适合我市儿童和农村开展防治龋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日本松风FX-Ⅱ型玻璃离子材料完成128颗磨牙的窝沟充填和窝沟封闭,观察ART充填体封闭窝沟的保存情况.结果 对128颗恒磨牙进行ART充填封闭窝沟,1年半后复查,成功率达84.4%.结论 由于玻璃离子与牙釉质发生化学粘合,并向牙釉质释放氟,在很多可能发生龋坏的深窝沟点隙内保留,从而阻止龋病的发展.ART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适合我市儿童和农村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窝沟封闭术在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dental carie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3—2016-12期间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进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98名(242颗)儿童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49名,对照组儿童未接受医疗处理,仅予以口腔卫生宣教等干预,观察组儿童则接受窝沟封闭术医疗干预。比较两组对象干预后6月、12月、18月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率,同时统计观察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 (1)观察组第一恒磨牙龋病干预后6月发生率(0)、12月发生率(0.83%)、18月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1%、6.55%和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进一步对观察组检查显示,本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6月脱落率(1.67%),12月脱落率(2.56%),18月脱落率(3.48%),由此可见窝沟封闭剂可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递减。结论窝沟封闭术应用于儿童第一恒磨牙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减少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的发生,随着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时间延长,可进一步增加远期疗效,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防龋功能进行跟踪分析。方法将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检查的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对儿童实施窝沟封闭术意愿情况,分为观察组(50例,实施窝沟封闭术)和对照组(50例,未实施窝沟封闭术,日常常规口腔护理指导),对所有儿童进行跟踪和随访,了解儿童后期龋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随访期间无龋齿发生,对照组龋齿发生率为18.00%,观察组龋齿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在随访结束后内窝沟封剂完整保留率为88.00%。观察组儿童口腔健康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的口腔健康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龋齿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保证儿童口腔健康,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头皮静脉穿刺息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由一位固定护士操作,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使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法。结论: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能有效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的颅脑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对比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介绍了其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57例次)疝环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min;全部患者于术后24h下地行走,术后3-5d可恢复日常生活:45%的患者术后用过一次非麻醉性镇痛药;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未发生切口并发症;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新的“无张力”疝修补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疗铲确切、病人痛苦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特别是对老年复发疝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封闭胆囊动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用超晰迅超声刀直接封闭胆囊动脉。结果:本组192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无一例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及胆总管狭窄。结论: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封闭胆囊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改良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悬吊及不缝合盆腔及腹壁腹膜的改良方法(悬吊组)52例与传统方法(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悬吊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P〈0.001)。结论:改良的全子宫切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出运营期地铁隧道内转辙机基坑渗漏水的有效治理方案,以南方某城市地铁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振动环境下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运营期地铁隧道内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治理可分为以下三步:首先,彻底清理基坑内的积水和杂物,打磨基坑表面已经被污染的混凝土并漏出正常混凝土;第二,采用采用水泥基临时堵水材料、亲水型环氧树脂灌浆料、聚硫密封胶和改性硅烷密封胶在基坑表面对渗漏水进行治理;最后,利用亲水性环氧树脂灌浆料对底板裂隙进行处理。治理工程完工6个月后,现场情况良好,基坑内再无渗漏水出现,可见,“表面治理+底部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不仅能使得渗漏水治理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起到多重防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肛裂纵切横缝改良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纵切横缝改良术治疗)22例,对照组(传统的减张纵切横缝法治疗)2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做切横缝改良术可进一步减轻缝扎时的精度,对防止术后缝扎组织坏死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肛裂纵切横缝改良术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紫甘蓝菜色素,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原料为1g粉粹的干紫甘蓝,采用水作为提取剂、微波功率为450W、提取时间为3min、液固比为10:1(mL:g)。与传统的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相比,时间由4h和50min缩短为3min,微波辅助提取色素具有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鹤庆龙珠村传统白绵纸工艺的考察发现,一家一户的手工造纸方式在龙殊村已经完全消失,目前仅有两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纸厂尚在维持生产.传统白绵纸工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浸泡时间缩短、蒸煮程序简化、洗涤次数减少、电动打浆机取代脚碓、聚丙烯酰胺取代杉松树根汁五个方面.工艺虽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最核心的抄纸工艺依然保持着传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简称小骨窗)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简称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分别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结果:小骨窗组与立体定向组血肿抽吸术患者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2±3.2)天、(18±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肺部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小骨窗组优于立体定向组(P〈0.05).结论: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相比,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某城区露天基坑爆破开挖过程中使用的三种导爆管起爆网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孔内12段延期、孔外排间5段延期的复式串联的接力式毫秒延时起爆网路,爆破效果良好,降低了爆破作业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后期基坑爆破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起爆后岩块的大小和排间延期时间有关,采用排间延期110ms的起爆网路时,起爆后岩石大块率小于5%。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相关平行仪表进近模式下的双跑道容量,总结了相关进近对跑道构型及运行规则等方面的要求,描述了切合实际的相关进近时空图。通过对经典单跑道混合运行模式下容量计算模型的理论升级,建立了双跑道容量数学计算模型;并采用有别于传统的simmod仿真工具——anylogic进行建模仿真。将模型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数据显示:跑道容量值的差异率低于2%,与实际运行情况比较贴近,进而证实了理论分析方法和建模仿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尿潴留。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水肿、疼痛、肛门狭窄、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