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颞下颌关节疾患中功能紊乱症较为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虽无定论,但是关节发响、局部疼痛及下颌运动异常等症状,则为口腔科医生所熟知。关节发响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响声临床上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磨擦型,包括捻发、嘎吱声以及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function syndrome,TMJDS)又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症状有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和运动异常,其中疼痛是TMD病人就诊的重要主诉,约70%的病人以关节及其周围区的各种性质的疼痛为就诊主诉[2].  相似文献   

3.
联合多虑平治疗颞下颌关节病顽固性疼痛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functionsyndrome ,TMJDS)又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 ,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症状有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和运动异常 ,其中疼痛是TMD病人就诊的重要主诉 ,约 70 %的病人以关节及其周围区的各种性质的疼痛为就诊主诉[2 ] 。作者从 1996年 3月~ 1999年 3月用多虑平 (Doxepin)治疗 38例伴有顽固性疼痛的TMD患者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颞下颌关节(TMJ)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有着复杂的生理功能。颞下颌关节音(颚开合时TMJ产生的声音)含有丰富的有关TMJ状态的信息,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混沌与分形理论对健康人和颞下颌关节内紊乱(TMJID)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音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开合时TMJ产生的振动是一种复杂的混沌振动,由此产生的颞下颌关节音信号具有分形结构,其维数为分数,且健康人颞下颌关节音信号的相关维数值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5.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建立大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鼠进行人工干预下的情绪应激试验,观察大鼠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尝试建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试验,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6周后处死,完整解剖分离下颌髁状突及关节盘,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改变明显,扫描电镜下显示髁状突表面凝胶不完整,胶原纤维紊乱,断裂,暴露深层胶原组织等,关节盘表面凝胶样物质覆盖仍较完整,但沟回排列不规则,回隆起缩窄降低,沟变浅,对照组无此改变。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可造成大鼠下颌关节盘、突退行性改变,符合TMD病理改变,认为建立大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上颌单颌型牙合夹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TMD患者75例,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症状。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上颌单颌型牙合夹板﹑肌肉封闭﹑精神疗法治疗。结果:上颌单颌型牙合夹板对关节弹响,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上颌单颌型颌夹板可以作为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毕瑞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5980-5984
本文通过观察实验性颞下颌关节炎症是否影响大鼠三叉神经节钠离子通道1.8(Nav1.8)mRNA的表达及其在雌、雄大鼠的表达有否差异,探讨钠离子通道是否参与调控颞下颌关节炎性痛及其性别差异。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于SD大鼠颞下颌关节上腔建立颞下颌关节炎症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学手段确认关节炎症;通过测量摆头阈值及2小时进食量评估大鼠疼痛行为学的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评估三叉神经节Nav1.8 mRNA变化。结果显示,诱导颞下颌关节炎症24小时后,滑膜组织出现增生、炎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等滑膜炎特征;摆头阈值及2小时进食量明显降低,且雌性摆头阈值及2小时进食量低于雄性;同时三叉神经节Nav1.8 mRNA出现上调,且雌性Nav1.8 mRNA上调幅度高于雄性。这些结果提示,三叉神经节Nav1.8可能参与调控颞下颌关节炎性痛以及其性别差异,为进一步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疼痛及其性别差异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治疗早期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缓解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依托考昔30 mg qd口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一月后对所有患者VAS指数、疼痛缓解疗效情况、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值、最大张口度等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疼痛指数分别为(3.08±1.85)、(6.19±1.34),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缓解疼痛有效率分别为93.3%,80.0%,观察组对TMD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MPP时较对照组降低,在ICP时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张口度分别(46.04±9.15)、(34.75±7.5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托考昔缓解和治疗早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2%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治疗27例Ⅱ~Ⅲ阶段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把27例患者任意分为22例实验组和5例对照组,前者采用玻璃酸钠1 mL(10 mg)、2%利多卡因0.5 mL行患侧关节上腔注射,后者用2%利多卡因1 mL、维生素B12500单位行关节上腔注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0%,对照组有效率40.00%,两组实验有明显差异。结果玻璃酸钠在治疗Ⅱ~Ⅲ阶段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下颌运动轨迹的描记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运动是在He、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复杂的三维运动,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等各方面,提供了准确的下颌运动轨迹的资料,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技术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迅速进展侵犯运动神经的病变。它的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肌无力,而早期发生在嚼肌无力的病例较少见。我科于1993年10月接诊一例早期症状以咀嚼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刁某某,男,32岁,因咀嚼食物无力,张口轻度受限,流口水,吞咽障碍,进食困难且伴有四肢乏力来我院就诊经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曾在一周前患过感冒. 口腔科检查:面部无畸型,皮肤色泽正常,口腔粘膜及平齿均无异常,口内唾液多。因吞咽不利,患者出现呛咳且唾液流向口外,咬(牙合)系正常但不紧密,嘱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发现动作驰缓,以上检查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故考虑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并按其治疗。三日后,患者症状加重,完全不能进食水且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经神经内科会诊检查及询问病史,并补以脑脊液检查,发现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故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收住院治疗。 住院一周后,病情迅速进展,吸吸肌受累出现呼肌麻痹。,心力衰竭,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2.
成人前牙内倾性深覆牙合在修复临床中较为多见。内倾性深覆牙合患者前牙的牙合干扰严重阻碍下颌的正常运动 ,影响颞颌关节和咀嚼功能 ,破坏了口颌系统的平衡和协调 ,容易引起前牙牙体、牙周和颞颌关节疾患。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切牙内倾、侧切牙唇向错位所致的前牙排列不整齐、牙冠过长、牙体缺损、残根、缺牙 ,部分患者有颞颌关节疼痛、弹响、下颌运动异常、头痛等一系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 ,还有部分患者有牙龈红、肿、出血、增生等牙周病症状。前牙疾患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的切割、发音、美观功能。患者对治疗有迫切要求。由于病因较多 ,最…  相似文献   

13.
 过观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心理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的影响。将48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6只,空白对照组12只。对实验组施加电击、制动、气候箱、食物诱惑等刺激,使实验组大鼠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将实验组分别于3周、6周和刺激去除后6周时间点各处死12只;对照组12只同实验组最后一批一起处死。取颞下颌关节制作病理切片,光镜下分别观察关节盘、关节软骨、关节骨质和滑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一些关节软骨变薄、胶原纤维脱落、关节盘裂隙等病变,其中6周组病变最为严重,恢复组出现修复性改变。各组间病变总体变化有差异,P<0.01。其中,实验3周组、实验6周组与对照组之间病变有差异,实验6周组与恢复组之间病变有差异,P<0.05;其余组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推测,长时间心理应激状态对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有影响。应激状态去除后,其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性改变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4.
患者吴××,男性,22岁,工人.1992年10月2日不慎跌伤,(?)牙冠折断,同时伴有张口疼痛和张口受限,但无颌面部皮肤损伤,故当时未作任何处理.10月8日因张口受限未见好转并有加剧趋势而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冠折,叩诊(+),张口度2.0cm,张口无疼痛,两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双侧髁状突压痛,但无肿胀,两侧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摄片无殊,拟诊:1.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2.(?)冠折.给予局部封闭加理疗,仍未见效,于10月9日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张口度1.5cm,张口时两侧咀嚼肌群酸痛,并有颈部不适,屈颈试验阴性,双侧髁状突压痛(±),但无明显肿胀.详细询问病史,患者于5天前左脚踝部皮肤不慎被铁皮划破,出血,疼痛,未作处理.检查:左脚踝部有一3cm划痕,已结痂.拟诊:1.破伤风;2.(?)冠折.转外科治疗.患者于当天夜间即出现“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头后仰,不能点头,讲话含糊不清,肌肉酸胀感,行走困难.即给予补液、抗炎、TAT静滴.10月10日检查患者精神软,颈项强直,克氏征(-),双肘屈曲向内,腹肌背肌紧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病、咀嚼肌及口颌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其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有助于探讨疾病的 病因机制、治疗方法的比较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根据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原则 就不同咬合异常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单独采用摇椅形唇弓或联合平面导板的方法,对21例恒牙列期安氏Ⅱ类Ⅰ分类的低角型前突型深覆牙合患者进行了矫治,以观察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的异同。结果表明:1)摇椅形唇弓与平面导板联合使用有利于深覆牙合面型的改善,缩短了打开深覆牙合的时间;2)两种方法对牙齿的松动度及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对于低角型的深覆牙合患者,摇椅形唇弓与平面导板矫治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一例不典型破伤风病例:临床症状只表现为牙关紧闭,合并左颞颌关节肿痛,治疗诊断复杂,经TAT静滴,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全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毒品对口腔健康的损害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食毒品可对口腔粘膜和牙齿造成多重损害,也可影响颞颌关节的功能并可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静脉注射毒品者乙肝、丙肝、性病、艾滋病的感染几率很高,对口腔科医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会出现特异性口腔病损,这为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重要临床指征;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可减缓患者免疫力的快速下降,同时可防止病毒的传播并实现对医务人员的自身保护。  相似文献   

19.
口腔颌面部金属异物并不少见,大多因枪弹伤引起。但因异物滞留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诊治过程又各具特点。我院收治了一颞颌关节区间隙金属异物的病人,因异物滞留部位较为特殊,现将其报道如下,旨在对该病的手术适应征、时机及进路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SAPHO综合征为临床上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合相关文章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方法 分析收治1例"腰痛"为主要表现合并不典型皮肤改变SAPHO综合征患者,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临床特征.结果 患者以"腰痛伴双下肢疼痛"为主要表现伴不典型皮肤改变.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