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菌糠废料进行了固体发酵.试验设有添加绿汁发酵液(GFJ)、添加纤维素酶(CEL)和对照(CON)3个处理.常温下发酵50天开封,测定菌糠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显著地提高了菌糠发酵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千物质回收率(P〈0.05),极显著和显著地降低了pH值(P〈0.01)和水分、酸性洗涤纤维、氨态氮的含量(P〈0.05).说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和添加纤维素酶对提高菌糠发酵饲料的品质均有效,特别是添加绿汁发酵液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桦树汁为原料制作桦树汁白酒.对浓缩的桦树汁进行处理后,采用生物发酵法进行发酵,选取发酵温度、初始pH、酵母添加量三个单因素进行实验,测定桦树汁发酵过程中的酒精度,得到最佳发酵工艺.蒸馏工艺采用玻璃旋转蒸发器进行蒸馏,注意二次蒸馏过程中酒头、酒尾的截取,以及酒精度的控制.确定桦树汁原酒发酵工艺,即桦树汁发酵温度23℃,初始pH 5.5,酵母添加量0.08%.蒸馏工艺采用玻璃旋转蒸发器进行蒸馏,两次蒸馏过程中,截取蒸馏液的5%作为酒头,并以20%作为酒尾,确定酒精度为55%(V/V).  相似文献   

3.
选择玉米汁添加比例、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这四个影响玉米酸奶品质的主要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玉米酸奶生产工艺:玉米汁添加量45%、白砂糖添加量2.8%、发酵剂添加量0.25%、发酵时间7 h,恒温培养箱在42℃下培养后4℃下进行后熟.开发出的酸奶口感风味较好,同时融入...  相似文献   

4.
里氏木霉液体发酵选择性合成果胶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液体发酵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酵母汁和营养盐等因素对里氏木霉选择性合成果胶酶的影响规律,并测定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从经济角度考虑宜选用脱汁橘皮粉制备果胶酶;在Mandels营养盐中添加1.0 g/L蛋白胨适合于里氏木霉产果胶酶;以25 g/L脱汁橘皮粉液体发酵48 h,果胶酶活力最高值达到32.6μmol/(min.mL),其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力被分别控制在0.18、0.63μmol/(min.mL)。该果胶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以16μmol/(min.g)的果胶酶振荡水解10 g/L商品果胶粉50 h,酶解得率达80.3%。高效液相离子色谱的分析结果显示果胶酶的主要水解产物为单体半乳糖醛酸,含量达总水解产物的82.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生产工艺,本研究选取不同的甘薯为原料,构建4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底物体积分数、蔗糖添加量)3水平的响应面设计,并以甘薯汁的感官评价值为响应值,建立发酵液感官评价值与4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底物体积分数对发酵液的感官评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蔗糖添加量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间交互作用对发酵液的感官评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因素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底物体积分数为36.86%,发酵时间为38.45 h,发酵温度为33.92℃,蔗糖添加量为10.26%时甘薯汁口感最好。本研究为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苹果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5):371-373379
研究苹果渣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的培养条件。从绿色木霉、白地霉和黑曲霉中筛选菌种组合,并探讨不同接种配比、无机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以及辅料对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影响。结果以绿色木霉和白地霉混合发酵,菌种配比为1:10,接种量20%的条件下培养4d,麸皮添加量在25%~30%时,发酵产物粗蛋白提高率显著。从4种无机氮源中选出最适氮源尿素,其最适添加量为2%。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可达23.06%。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用玉米、高粱、大米等酿制白酒,都不同程度地会有异杂味,在用粮食酿制白酒的过程中添加竹汁液,通过竹汁液的发酵作用,不仅可去除白酒中所含异杂味,还能制取药食两用,具有保健功能的竹汁酒。其简要制作工艺如下:一、原料配方大米或玉米粉400kg、香药曲22kg、根霉曲0、8kg、酵毋600ml、翠微果酒酵母60L、竹汁液5kg、高纯度蜂蜜12kg、水1000L。二、蒸料制曲先将200kg大米浸泡6~6h,然后沥干粉碎为细粉,加蓼子草、麦芽、神曲、川芳、丁香、红花等香药粉22kg、曲母4kg、水120kg混…  相似文献   

8.
双菌联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曲霉和白地霉接入鲜鸡粪与麸皮等混合料中进行固态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氮源(尿素),使得鸡粪饲料粗与氨基氮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0.70%、19.74%,培养物中的氨基氮由发酵前的56.89%提高到发酵后的95.36%,饲料适口性较好,可替代部分配合饲料,喂猪试验表明添加40%鸡粪饲料后,猪日增重比单喂配合饲料增加10.83%。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100L啤酒生产设备上,分别用大米与蔗汁为辅料生产啤酒的对照试验,通过考察两种辅料所得麦汁的主要成分,对两种麦汁的外观发酵度、可发酵浸出物、酵母利用还原糖和α-氨基氮的情况、酒精生成量及双乙酰等发酵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在添加蔗汁辅料的麦汁中能正常发酵,所得啤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4927.  相似文献   

10.
干酵母的扩大培养级数、驯化培养、酒母添加量、温度等因素都会对刺梨果酒的发酵产生影响。以新鲜刺梨全汁为原料,接种经活化、驯化培养的酒母,控温发酵。试验表明,添加4%经驯化培养的酒母,22±1℃控温发酵,主发酵16d,发酵酒风味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鲜榨果汁与调味酒混合后Vc保存率的变化情况,以草莓汁和预调酒按1∶4比例混合后的调味果汁酒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时间、温度、光照、以及蔗糖对调味果汁酒中Vc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增加调味果汁中Vc保存率下降,随着蔗糖量的增加,Vc的保存率增加。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调味果汁中Vc保...  相似文献   

12.
草莓柠檬果奶调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草莓柠檬果奶调配的研究,筛选出色、香、味和组。状态俱佳,不含香精和色素的天然草莓柠莓果奶的最佳配方及工艺:草莓汁30%、柠檬汁15%、脱脂奶粉4%、蔗糖10%、CMC0.4%。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草莓的尺寸、质量、密度及加工过程物料和制品(草莓原汁和草莓酱)的密度、粘度和摩擦系数等物理性质的测定结果,可供设计草莓加工设备之用。  相似文献   

14.
浓缩草莓汁牛奶饮料是以新鲜草莓汁、全脂奶粉、砂糖、柠檬酸、PGA(褐藻酸丙二醇酯)、蔗糖酯以及香精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混合、调酸、均质、灭菌等操作过程制成的。该饮料颜色鲜艳,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没有沉淀和分层。  相似文献   

15.
AS818菌剂对连作草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AS818菌剂接种于盆栽草莓的根系,分析了AS818菌剂对草莓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AS818菌剂能显著增加草莓的叶绿素含量,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提高草莓的生物量;同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根系活力增强。表明AS818菌剂能显著增强草莓的抗连作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草莓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植物学角度对46个草莓品种的32项形态学性状进行观测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的结果表明:草莓形态的分化是多向的,因此在进行聚类分析时要尽可能选取具有分类意义的所有性状,聚类分析则是不同的聚类策略,其结果基本一致,只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草莓再植病害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对自身根系活力和S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草莓根病病原真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的化感作用是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根系TTC还原能力和SO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连作草莓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连作土壤中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侵染,加重连作草莓土传根部病害,最终导致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接枝水杨酸对草莓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怀恩  侯益民  李雪菊 《河南科学》2009,27(12):1533-1535
对壳聚糖与水杨酸通过酰化反应生成的接枝物进行了草莓的保鲜试验,并分别以相当剂量的壳聚糖、水杨酸及其它们的混合物为对照,观测了贮藏过程中不同处理对草莓腐烂指数、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及呼吸强度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证明,壳聚糖与水杨酸都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二者结合效果更好一些,壳聚糖接枝水杨酸对草莓的保鲜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草莓为原料,对其打浆后添加果酒酵母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测定菌体浓度、糖度以及酒精生成量.利用Logistic模型、Luedeking-Piret模型和Dose Resp模型,分别建立了酵母发酵的菌体浓度变化模型、糖变化及酒精生成量变化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平均误差分别为3.56%、13.01%、11.07%,能够较好地反映草莓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糖消耗及酒精生成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韶关市西联镇草莓地、水稻花生轮作地、葡萄地、蔬菜地、水稻田等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稻花生轮作地>蔬菜地>草莓地>水稻田>葡萄地;碱解氮表现为:水稻田>水稻花生轮作地>葡萄地>蔬菜地>草莓地;速效磷表现为:葡萄地>水稻花生轮作地>水稻田>蔬菜地>草莓地;速效钾表现为:葡萄地>草莓地>水稻田>水稻花生轮作地>蔬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