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l^3+替代对Mg—Mn微波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用Al^3+替代Fe^3+,对Mg-Mn尖晶石微波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3+替代量增加,铁氧体的4πMs下降,电降率增加,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下降。当x=0.4时,4πMs在600-650KA/m,介电损耗和磁损耗都较小,适合于S波段器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M型锶钙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离子在M型锶钙六角铁氧体中的最大固溶量Xm≈0.5。在固溶范围内,Ca离子代换Sr离子对材料的本征磁性能如居里温度θf,比饱和磁化强度δs,以及磁晶各向异性场HA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有可能在保证材料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在M型锶钙六角铁氧体中加入廉价的钙来降低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软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对样品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测得其主要成分的分布情况,得出磁性材料是以铁为主要成分,锰锌为重要改性成分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Li—Zn—Ti—Cu系铁氧体Mossbauer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多晶铁氧体(Li0.5Fe0.5)0.7Zn0.3(Zr1-yTiyCu)xFe2-2xBi0.003O4(其中x=0.1,0.2,y=0.5,1.0)的Mossbauer谱。结果表明,样品谱包含一套顺磁双线亚谱,强度较弱,顺磁谱的出现是渗入较多非磁性离子Zn,Ti和Zr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6.
永磁钡铁氧体制备的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炼钢烟尘为原料制作永磁钡铁氧体,通过掺杂改善制备中的固相反应;通过控制气氛与温度控制物料间的相反应;通过对原料的活化和晶型转化使形成永磁钡铁氧体所需要的晶型,采用X射线分析,电子衍射和显微形貌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永磁钡铁氧体在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铁氧体磁场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研究涤纶膜(PET)表面的碳氟等离子体的改性效果受磁场的影响,讨论了带电粒子的行为及磁场对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磁场的存在使得PET表面的聚合区域向刻蚀区域位移,且主要依赖于磁场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9.
10.
掺杂对高导MnZn铁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材料.从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入手,研究了SnO2和Nb2O5掺杂对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Sn4 能进入尖晶石晶格内,由于电中性条件可使Fe3 转化为Fe2 并生成相对稳定的Sn4 -Fe2 对,从而有效补偿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且Sn4 可促进晶粒均匀生长,提高材料的起始磁导率及烧结密度,有效降低材料的比损耗因子.Nb2O5的添加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可以改善材料的频率特性,降低材料损耗,磁导率稍有降低,但当Nb2O5的质量分数大于0.005%时会显著降低材料的起始磁导率.  相似文献   

11.
用电镜等手段对室温下超塑性变形中的Zn-22%Al共析合金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在该合金的α相(富Al相)+β相(富Zn相)2相组织中,在三叉晶界存在亚微观破坏区(破坏了晶粒间的连续性)和显微孔洞,在α,β晶界的某些区域存在条纹带,某些晶粒内部存在大量位错及其缠结.据此,证实该合金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新晶粒挤入及晶界滑动.孔洞和位错运动松弛晶界活动引起的应力集中,能协调晶界滑动的连续进行.条纹带是晶界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系)为供试亲本,按照Grifing方法2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对杂种F1的单株籽粒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单株粒数、单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分别进行杂种优势分析、亲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杂种F1的单株籽粒产量杂种优势最强,其它4个性状依次为单穗粒重>单株粒数>单穗粒数>千粒重。(2)单穗粒数在低值亲本(LP)上亲子间呈显著正相关,其它4个性状在各亲本类型上亲子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单株籽粒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株粒数的增加,其次是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单穗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Y=exp[(?)]作为小麦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若干品质性状变化的数学模型。文中对模型及其性质、应用方法作了介绍,并对模拟的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木材顺拉弹性模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加载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木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着重分析了加载速度对木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以采用应变计式引伸仪来测定木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2)加载速度为1.0mm/min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高铁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铁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结果表明,可采用Avrami-Erdeyev模型描述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用反应活性好且挥发份适量的煤还原赤泥时,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速率均较大;催化剂具有促进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速率之作用,且对于铁晶粒成核而言,温度效应稍大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而对于铁晶核长大而言,则催化作用大于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6.
补充报道了南黄大麦的穗部性状,南黄大麦穗的全长、芒长部比原品种长,而穗轴较短,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千粒重轻,产量不高。其原因与叶缘体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X射线衍射对3种雉类卵壳晶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了我国特产3种珍稀雉类的卵壳,即野生和笼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um)、哈曼马鸡(C.harmani)和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所产的卵壳.首次报道了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的大小.野生环境下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大小分别为104.5,211.8和145.3nm,差异较大;笼养环境下褐马鸡、哈曼马鸡和白冠长尾雉卵壳晶粒大小分别为224.0,308.7和162.5nm,差异较大.同一种类不同环境,其卵壳晶粒大小差别明显,3种野生卵壳均比其笼养卵壳晶粒度小,差别最大的是褐马鸡,其笼养环境卵壳晶粒与野生环境卵壳晶粒大小之比为2.144;差别最小的是白冠长尾雉,其比值为1.118;哈曼马鸡的比值居中为1.458.野生雉类卵壳的晶粒较小,因此其硬度将明显高于笼养卵壳,由此可推测出野生雉类所产卵的结构更为致密和坚实,因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锦葵科七种花粉壁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用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花粉外壁、外壁纹饰及萌发孔的内部结构,但不同种的花粉壁的细微结构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化香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研究化香木材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测出了各种性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各种强度性质和容积重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对径、弦向强度平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我国三个地区化香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弱界面层对树脂砂粘结桥附着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环境湿度、原砂水分和含泥量等对呋喃树脂、酚醛树脂、酚醛尿烷树脂和多元醇—聚氨酯等各种不同树脂砂在固化、存放中强度的影响。从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变化规律,得出水分子的渗透和泥分杂质的存在,在砂粒表面和粘结桥之间形成弱界面层,由于弱界面层的解吸作用和阻碍粘结剂对砂粒表面的润湿,大大降低界面的附着力,导致粘结桥附着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