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年知识女性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她们的消费偏好、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中年知识女性消费需要、消费行为特征制定营销策略时应依据中年知识女性对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依据中年知识女性感情诉求,实施品牌文化战略;依据中年知识女性的生活方式,推出精、美、特产品.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尤其当代中年女性消费的改善,必须重视现代广告的作用。剖析我国当代中年女性目前和未来的消费心理,阐述了中年女性在消费中的地位,进而在为促进当代妇性消费的相应广告策略方面做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省辖市35—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体育消费心理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她们的实用型体育消费观构成比最高;35—4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对新式样新风格的体育产品最感兴趣;46—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对新体育产品最感兴趣;两个组别的女性对体育品牌、明星崇拜和体育商品特性的消费习惯具有相同等位的构成比;两组女性体育消费性格类型的构成比及总构成比排序相同;两组女性的体育消费经验少.  相似文献   

4.
论针织内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内衣的消费趋势,指出内衣产业将是2I世纪我国最具发展前景的服装领域之一;通过对针织内衣发展的分析,得出针织内衣会在品牌知名化.市场细分化、材料功能化及品种多元化等方面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海峡西岸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四城市女性消费居前的健身项目分析表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女性已具有体育消费的需求。合适的收费、鲜明的项目特色和独特的推广手段是吸引女性健身消费的重要原因;要重视对女性进行体育消费的宣传,开发更多符合女性消费需求的健身项目,才能带动更多的女性健身消费,进而促进体育消费市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体脂百分比回归方程,正确了解中年女性的肥胖程度和健康状况.根据健身习惯将64名健康中年女性分为健身组和非健身组,然后分别测定其体脂百分比、身体围度及派生指标BMI和WHR,进行相关性分析、逐步筛选回归分析,最终优选出预测中年女性身体体脂百分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健身组中年女性中WHR与体脂率的相关性(r=0.854)最高,BMI与体脂率的相关性(r=0.657)最低;非健身组中年女性中BMI与体脂率的相关性(r=0.877)最高,WHR与体脂率的相关性(r=0.753)最低,说明在用BMI、WC、HC、WHR判断肥胖时,对于健身组和非健身组的人群是有差异性的.研究建立了适合中年女性的全身体脂率的推算公式:健身组女性体脂百分比(Fat%):y=38.514×WHR-1.7043;非健身组女性体脂百分比(Fat%):y=-3.481+0.112×HC+0.943×BMI.使用单一的评价标准(BMI或WHR)来判断中年女性肥胖时,对于健身组和非健身组是有差异性的.以BMI、WHR及身体围度作为自变量,以中年女性体脂百分比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中年女性的体脂百分比可以方便有效地根据优选方程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内衣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AIOV分析法研究上海内衣消费群,揭示其总体特征,发掘市场空缺.创设情侣内衣品牌,制定了包括对目标消费群的研究,内衣环境分析和流行预测,产品理念风格及总体设计。卖点定位及市场推广等项目的市场企划案.提出了一种以市场流行趋势及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以创设个性化内衣品牌“N&Z”为中心的较完备的预测提案型商品品牌开发和商品企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葛淼  文斌  徐进峰 《广西科学》1999,6(3):213-215
为制定中国中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中国各地用毛细管法测定的健康中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探讨其与海拔高度,北纬度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关系,发现x1是影响中年女性y的主要因素,相关性很显著。  相似文献   

9.
珍贝集团以生产羊绒、羊毛、真丝、内衣为主,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从活羊身上收取羊绒、经过洗涤、染色、梳绒、倍捻、纺纱等近百道工序,最终生产出成衣、成品能力的一条龙现代生产线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0.
长期进行健身跑可以改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体质状况,降低体脂率,改善心肺机能,对提高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上肢力量及心肺功能,增加躯干、腰、髋部柔韧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因素分析法探讨女性内衣着装心理特征,提出了五维心理因子体系.通过调查和文献分析,搜集并确认19项初始心理项目,经问卷调查,对所获原始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穿着内衣的复杂心态可以用五项心理因子刻画.  相似文献   

12.
消费对江苏经济的的拉动力量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为了具体了解江苏省各市的消费力情况,构建了消费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江苏各城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政府消费指标得分情况,并用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各市消费力水平分为三类.认为可以从提高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拓展消费新空间等方面,提高江苏消费力水平,以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苏北南部淤泥质岸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鹄  陈锦辉  张丽娟 《广西科学》2005,12(3):197-199
选择年平均高潮位、年平均含沙量、潮滩宽度、潮滩平均坡度、潮滩滩高、年淤高率、年淤进率作为7个指标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苏北南部岸滩的冲淤变化状况,并划分该岸段的岸滩稳定状态。结果表明,控制苏北南部淤泥质海岸稳定状态的主要因子是泥沙含量、潮滩宽度及其潮滩的年淤进量,潮滩坡度是次一级的指标。苏北南部淤泥质海岸可分为稳定淤涨型、侵蚀不稳定型和基本稳定型三种状态。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消费过程可以区分为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大阶段,旅游者三大阶段的消费特征既反映了旅游接待地市场需求特点,又是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旅游地营销的重要依据.以江苏国内旅游者为例,分析了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大阶段中的旅游动机、信息获取途径、旅游产品、出游方式、旅游项目偏好及购物偏好等方面的行为出游频次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发挥物流第三利润源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利用系统动力学这样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途径,整合与调配区域物流系统.以地区生产总值、区域物流需求和区域消费总额为状态变量构建江苏省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我国女性消费者对目前婚礼服市场的需求因子.通过对礼服消费观念、市场概况以及当今女性婚礼服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婚礼服市场消费者需求的统计数据.结合地域差异和职业差异对婚礼服的款式、美观性和价格等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婚礼服品牌影响力,发现消费者对婚礼服市场消费理念有明显提高,但对婚礼服的认知及品牌了解度了解较少,满意度不高.指出目前婚礼服市场的欠缺之处以及潜在的机会,为我国国内婚礼服款式设计、品牌规划及市场需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体育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锻炼等级量表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问卷对福建省尤溪县参加体育锻炼的180名中老年女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老年女性总体主观幸福感在年龄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2)中老年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在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次数、运动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强度或轻微强度的运动、每次锻炼时间为10~30min、每周锻炼3~5次、运动量为中等或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更能提高中老年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中老年女性常见体型瘦体和胖体各一人、具有对比性质的青年女性胖体和瘦体各一人进行人体测量,比较研究了中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的体型差异,揭示了中老年女性体型特征,为舒适合体的中老年服装纸样设计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中老年女性在腰、腹、裆部等主要部住以及人体厚度、脊柱形态等方面与青年女性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苏省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利用碳排放方法分析了2002—2010年不同能源消费类型和不同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碳排放量是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碳排放强度由于GDP的快速增加,呈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在碳排放总量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年均增长率为14.9%,其中,工业占主导地位,年均碳排放量为51.84Mt;生活消费和第三产业碳排放次之,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23%和3.4%.而在第二产业中,原煤是工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年均碳排放量为31.15Mt.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增长速率小于GDP的增长速率,导致各年碳排放强度以年均5.2%的幅度下降,进一步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未实现CO2绝对减排.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将整个能源经济系统划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编制基年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利用RAS法将能源投入产出表系数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得到预测年份的能源投入产出表,输入能源、人口和经济数据,预测未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分量。以江苏省为例,预测了2010,2015和2020年的能源需求量,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下降空间巨大;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自给率持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