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 ,但地势低平 ,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 ,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而区域性地面沉降更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区域性地面沉降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云集在沿海地区。我国有长达18000km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 ,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我国约65 %的工业…  相似文献   

2.
 沿海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 ,但地势低平 ,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 ,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而区域性地面沉降更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区域性地面沉降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云集在沿海地区。我国有长达18000km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 ,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我国约65 %的工业总产值、55%的国民生产总值及70%的大中城市均分布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3.
申太祥 《科技资讯》2010,(1):76-76,78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所造成的地面沉降日益显著。本文阐述了地面沉降的概念和引起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城市建设引起地面沉降的表现,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建设引起地面沉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4个子系统为核心,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CESDIS,构建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CESDED。应用CESDED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温州市1998-2003年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温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其它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的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取了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39个统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地级钢铁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研究了各主因子的结构和作用,对11个地级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的核心,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增长极的作用,因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实践,最后论述了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7.
姚瑶  段静  石小蒙 《科技促进发展》2010,(1):I0060-I0060,I0059
近年来,由于工业用水量的不断加大,造成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了很多地区出现地面沉降,严重者出现地面塌陷并伴有地裂缝,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截取了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39个统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地级钢铁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研究了各主因子的结构和作用,对11个地级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上海市是我国地面沉降发生最早、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地面沉降灾害表现为渐变性、人为性、阶段性、可控性等特性。80年的持续沉降不仅直接造成对安全高程、市政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通过安全高程的丧失加剧了其它自然灾害特别是潮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正确认识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特点及其危害,有利于有关部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地面沉降减灾防灾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中国城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指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自然 环境保护,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国民经济持结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延秉武 《广东科技》2009,(18):98-100
随着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心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集中并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追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发展的协调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发展的连续性,在结构上表现为发展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城市成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由此决定了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所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将举世关注。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城市供水的绝大部分依靠地下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与日俱增,地下水的长期超采造成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环境容量降低、水质污染加剧、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为了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又是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密集建筑群以及高层建筑荷载引发的地面沉降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城市灾害问题.本文以天津市东南沉降区为例,从地理信息模型基本理论和建筑荷载引发地面沉降的机制出发,综合考虑了建筑容积率、土壤竖向应力、压缩层厚度、土体压缩模量、地下水的埋深和弱透水层渗透性6个诱发因子对沉降的影响,构建了建筑荷载作用下城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模型.通过实际应用和ROC检验,模型的AUC值达到0.85,证明此模型能够准确清晰地反映沉降变形的大小和趋势,从而为城市地面沉降的分析与计算、总结建筑荷载作用下城市地面沉降的变形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面沉降变形监测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是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毁坏地面建筑设施,对环境和城市建设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地面沉降的因素,结合地面沉降的监测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回归显著性的检验,为解决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的冲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矿业资源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天资源型城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型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大局.评估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分析其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呈现量化结果的空间分异特征,即山东半岛东、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中部城市,并在空间上表现为分区群聚分布特点.最后,对半岛城市与省内其它9城市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津多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大面积的平原地区产生了地面沉降,给城市的规划建设、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成为天津市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天津市地矿局开发的“天津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控制天津地面沉降的科学管理服务,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城市的加速发展,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林业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受到全人类的重视,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作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