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参照宋永昌等提出的生态城市评价方法,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构建了温州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对该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定量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城市生态支撑力模型、城市生态压力模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评价了济南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状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9751hm2/人,深圳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城市发展代价。进一步分析了深圳市的生态赤字构成,生态压力的空间分布,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在城市区域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减少深圳市的生态赤字,降低深圳市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协同发展理论出发构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采用协调度模型、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自组织映射等方法对国家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中的21个地级市2008—2012年的生态文明综合水平、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和发展阶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尚不健全.从协同发展的视角评价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能够更好地规避传统评价方法因单一影响因素优异而带来的结果误差,也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动态演进过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黄山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等指标的分析,评价了黄山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黄山市的生态需求大于生态供给,在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后人均生态赤字为1.042546hm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并对安徽省内的相关城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包括生产和生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对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与加权求积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2000-2004年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度,并对该时间段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程度、速度以及潜力进行了分析与排序.建立的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认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成果和发展规律,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及内部结构特征构建了对应的DEAHP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2007—2012年间我国省际及三大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有序度水平呈单调递增趋势,但整体有序状态仍处于相对低下水平.从区域来看,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相对较大,而相邻区域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从省域来看,相邻省份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省际生态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DEAHP模型的构建从理论上为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为我国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Fuzzy多级综合评价方法,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要素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了定量描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计算了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计算了广州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可持续性分析、协调度分析以及评价因子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用DPSIR模型的原理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2001-2006年间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出的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用DPSIR模型与改进熵值法的结合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福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提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模型评价了福州市生态环境.结果表明福州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自然环境较差.并进一步分析了福州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建设生态城市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生态城市内涵及其特点,通过对江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优势分析,阐明了生态城市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就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数量和空间规模也不断提高,城市越来越成为整体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客观深入地调查、分析和评估生态现状,为后续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文章从城市周边生态环境、城市形态、城市内部的生态类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等方面分析了洛阳城市重建自循环型生态系统的优势;在现代城市迅速扩张与工业大发展背景下,从洛阳城市建设带来的农田生态破坏、河道廊道生态破坏、森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洛阳城市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类型和程度。  相似文献   

13.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矿业城市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典型矿业城市-焦作市近十年来的生态足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的生态足迹正在不断增大,而生态容量基本稳定,导致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较大。建议焦作市在未来几年,要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对促进焦作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态足迹法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指标定量分析城市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确凿可信的依据。通过生态足迹指标,分析了传统线性经济的不足,阐明了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进行了分析,反映了该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重点。对我国其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滨湖区现存生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滨湖区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百湖之市"一武汉市滨湖区现存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角度,探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要性,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的兰州市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兰州市2009年各方面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情况,以及兰州市的发展状况,应用生态足迹法并结合人类发展指数(HDI)法定量测度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结果显示兰州市目前处于发展的中下等水平,且生态足迹需求总量大于生态足迹供给,2009年生态赤字为3.291 1 hm2,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区域发展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兰州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提出了兰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兰州市的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年鉴》统计资料为依据,对1999-2003年沈阳5a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从纵向比较分析了沈阳市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生态赤字从1999到2001年稍微有些下降,而2001年后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资源过度消耗、重工业膨胀、人口急剧增长及耕地面积的减少等。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山东省聊城市黄河故道治沙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治沙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沙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厚常 《科技信息》2012,(35):407-408
空间分区是影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以蚌埠市延安路号观设计方案为例,提出生态绿廊段、生活区段、工业区段的分区手法,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也为未来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