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荧光探针Hoechst33342(Ho33342)特异性标记大白鼠精子和肝细胞DNA,用科学冷却型CCD显微荧光图像系统获取单个细胞的荧光图像,再以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 PLus”,分析测量各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核的相对面积。实验数据表明:鼠肝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分别为精子的DNA相对含量的2,4,8倍,符合生物学的规律,说明这套系统的定量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对主同效、低毒副作用的皮肤吸收药物的促透剂氮酮(azone)促进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mg.L^-1的azone能提高阿霉素对CHO细胞的杀伤力18倍,以荧光显示剂DPH标记CHO细胞膜试验证明,10mg.L^-1的azone能明显提高CHO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吸收。用^3H标记的阿霉素进行示踪研究,10mg.L^-1azone能使阿霉素在CHO细胞内的积累增加2倍  相似文献   

3.
利用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使转铁蛋白-阿霉素复合物(Tf-DOX)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利用荧光光谱确定了阿霉素对转铁蛋白具有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Tf-DOX可以靶向进入活的人肝癌细胞(HepG2)内,且5h时位于细胞质,24h时DOX解离进入细胞核.而同样条件,单独阿霉素5h已进入细胞核.利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了Tf-DOX进入细胞的转运机理,结果表明Tf-DOX是通过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转铁蛋白受体决定的内吞机制进入细胞,具有温度、能量依赖性.体外培养条件下,利用MTT比色法检测Tf-DOX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铁蛋白-阿霉素体系保持较好的活性,相对单独阿霉素对细胞的杀伤力较强.这些结果表明转铁蛋白-阿霉素复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效应和潜在的生物医药价值.  相似文献   

4.
观察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的凋亡诱导作用。实验用阿霉素处理QGY-7701细胞后,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观察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阿霉素处理QGY-7701细胞后,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现象,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趋势越明显。分析结果可知,阿霉素作用QGY-7701细胞48 h的IC50值为4.9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出阿霉素处理QGY-7701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综上所述,阿霉素可以诱导QGY-7701细胞出现凋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荧光显微镜作为一种显微光学观测仪器,在各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在植物细胞中可通过荧光染色清晰地观察细胞内的形态及结构。在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利用荧光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组织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同时延伸知识,让学生了解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究阿霉素内吞调控的细胞活性以及内吞作用相关联的重要蛋白表达的变化,分析基底刚度对于基于纳米载药颗粒技术的阿霉素内吞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控PDMS基料和固化剂的比例实现基底刚度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具有适当刚度(杨氏模量为0.578 MPa, 0.815 MPa和1.986 MPa)基底上的细胞活性差,说明阿霉素的输运在该段基底刚度范围内效率较高。为了探究阿霉素内吞作用受基底刚度调控的内在机理,探索了与内吞过程紧密相关的αVβ5和NUMB的表达情况。从免疫荧光蛋白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来看,杨氏模量为1.986 MPa的基底上负责锚定网格蛋白的αVβ5蛋白荧光强度最高;在适当刚度范围内,NUMB蛋白荧光强度显著提高,表明受基底刚度调控的NUMB和αVβ5表达的提高介导了阿霉素的输运,从而影响细胞活性。此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比,荧光显微镜在观察植物某些细胞和组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总结了我们在"植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开设的一些植物学实验内容,包括利用植物细胞和组织含有的叶绿素、木质素等的自发荧光观察植物组织的结构,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核、液泡等特定的结构,利用番红-固绿染色的石蜡切片中番红发出的荧光观察具有次生壁细胞的形态等。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植物细胞和组织某些特定结构的掌握,成为"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从人血液中提取总DNA,利用PCR技术扩增人肝细胞再生增生因子基因,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ene,EGFP)和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gene,AL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ALR,并将其转染Hela细胞系,用含G418的DMEM/F12培养液筛选转基因细胞,然后利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转基因细胞中ALR基因的存在及其表达,用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得到了构建正确的EGFP和AL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在转基因细胞中,PCR扩增得到1.7Kb的ALR条带,蛋白电泳得到57KD大小条带.与ALR和EGFP融合蛋白大小相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Hela细胞.在转基因细胞中,EGFP和ALR同时存在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可作为报告基因指示目的基因的表达,从而简化了目的基因繁琐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肿瘤干细胞(CSCs)是肿瘤组织中存在的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具有较强的放化疗抵抗能力,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罪魁祸首.因此,建立研究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模型十分重要.建立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MCF-7细胞在此条件下形成细胞球.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流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等方法对细胞球的干细胞特性进行验证.随后,通过阿霉素(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毒性实验表明,肿瘤干细胞具有更低的药物摄取效率和更高的药物抵抗能力.另外,肿瘤干细胞高表达ABCG2转运蛋白,后者是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烟草叶片叶绿体自发荧光,为叶绿体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首先,利用不同波长激发光的光谱扫描功能分别激发烟草叶片叶绿体,得到叶绿体自发荧光光谱;其次,利用不同激发光激发烟草叶片叶绿体,获取叶绿体自发荧光图像,并对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最后,利用488nm激发光漂白烟草叶片叶绿体,观察自发荧光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488nm激光对叶绿体的激发效率最高,561nm激光的激发效率最低;发射光谱集中在大于637nm的波段,峰值在681nm处;且叶绿体自发荧光非常稳定。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准确研究叶绿体自发荧光,对研究植物组织成像提供重要帮助,也对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是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开设的一个实验。目前一般高等院校采用的是"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该文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对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实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α-氨基酸为原料,首先合成了l-谷氨酸和l-赖氨酸的N-硫代羧酸酐单体(NTA),而后聚合制备了聚多肽共聚物P(Glu-co-Lys)。该共聚物可以通过超分子自组装形成聚多肽纳米粒,可以包裹憎水性药物。形成的纳米粒具有pH响应特性,在正常生理环境中(pH 7.4)纳米粒稳定存在,但在肿瘤弱酸性环境中(pH 5.5)纳米粒解体并可释放出包裹的药物。采用该超分子纳米粒可同时负载化疗药阿霉素(DOX)和近红外光热染料(HQS-Cy),细胞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可以实现pH响应的负载药物和染料的递送,并可以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引导的化疗-光热治疗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发荧光蛋白以快捷灵敏、即时检测和无需破坏活细胞的特点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光水母Aquoria victoria中分离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从珊瑚Discosoma sp.中分离的DsRed红色荧光蛋白是自发荧光蛋白的典型代表.本研究开发一种基于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FP),并可通过待检测蛋白在细胞内表达的空间位移变化产生共定位的双荧光共定位检测系统.该系统为克服两种荧光蛋白光谱渗漏带来的非特异性结果的干扰,将核仁定位信号(NoLS)和出核信号(ABL)分别连接到RFP和GFP.具有定位信号的GFP和RFP的待检测蛋白对可分别在细胞核内和(或)细胞核外表达,伴随它们的相互作用,荧光共定位的现象会产生在细胞内特定的区域.利用抗凋亡蛋白Bc1-2和Bak-BH3短肽作为蛋白对测试该系统,荧光共定位现象明显,系统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4.
消失场荧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中.本文给出各种分层结构中消失场分布的严密电磁理论.在生物和医学上,利用受激荧光强度正比于局部电场能量的规律,可根据测得的相对荧光强度算出细胞和基板的间距.文中还给出一些消失场荧光测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Ho^3+:LaP5O14的吸收谱和荧光光谱,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Ho^3+的强度参数Ω,并讨论了激发能级的福射跃迁速率、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等光谱参数。  相似文献   

16.
戊二醛固定剂对海洋微微型浮游植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比较了新鲜样品和经1%戊二醛固定液氮保存的样品在细胞密度、细胞大小、自发荧光强度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经戊二醛固定处理后,3种微微型浮游植物(原绿球藻、聚球藻和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原绿球藻和聚球藻的细胞大小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则减小;三者的自发荧光强度都减弱.  相似文献   

17.
在单个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上,采用钙显微荧光测量方法,测量了咖啡因对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Ca2+外液中,咖啡因(1mmol/L,10mmol/L,40mmol/L)对细胞的自发振荡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不表现自发振荡的细胞,咖啡因能引起钙浓度的升高或钙振荡.在无外钙条件下研究连续咖啡因刺激引起的钙浓度变化,发现胞内钙库易排空,但随后的含钙咖啡因刺激仍可引起钙升高.同时,在无外钙条件下施加咖啡因可检测到激素的分泌,表明由咖啡因导致的钙库释放可以独立地触发分泌  相似文献   

18.
研究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纤维肉瘤HT1080、人乳腺癌MCF-7、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探讨其抗肿瘤协同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寻找有效的化疗增敏剂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表明5μmol/L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对HT1080、MCF-7、A549细胞均表现出协同抗肿瘤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A549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A549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可显著诱导A549细胞发生凋亡,其协同抗肿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鳄胆素(crocodile choline,Cro)联合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诱导作用.用鳄胆素(15μg/mL)和阿霉素(0.4μg/mL)单独或联合作用SMMC-7721细胞后,测定了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渗漏率,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及p53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图3)显示鳄胆素和阿霉素单独或者联合作用都能促进细胞中LDH的渗漏,与对照组相比,联合作用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经药物处理后,AO/EB荧光染色发现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同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独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都能上调促凋亡蛋白p53的表达,促进凋亡蛋白CytC由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联合用药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鳄胆素和阿霉素单独或联合作用都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且以联合用药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两药联合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有望为肝癌的联合用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MTT法测定人表皮癌细胞的抗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用MTT测定细胞存活性率以研究人表皮细胞KB-3-1及其抗阿霉素细胞株KB-A-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多药抗性时,发现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MTT法测定结果有影响,吸光值在血清浓度为w=0.02时最高,w=0.30时最低,w=0.05-0.20之间波动不大。而不加血清使甲 溶解困难而产生误差。培养基中的血清(常为w=0.10)不影响MTT法的结果,在完全培养基中用MTT法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