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尾松、黄山松及其杂种域球果形态和种子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安徽黄山风景区不同海拔的松树球果、种子为研究材料,测定了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宽比、种子饱满度、发芽率和千粒质量6项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随海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球果长、球果宽、长宽比减小;杂种域个体种子的饱满度、发芽率、千粒质量指标均值小于黄山松和马尾松,杂种域的这种变化可能与马尾松和黄山松两个种存在种间生殖障碍有关。对3个种群球果和种子变异的F检验表明,这些指标的变异主要来自植株间,植株的多型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方向 3、林木种苗科学与技术 主要依托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重点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检测和林木种苗标准的制(修)订、林木开花结实规律和种子产量预测预报,林木种子休眠特性和打破休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杉木种子园结实量近期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用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球果切开法和标准木法对安徽省山斗杉木种子园结实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工作量小,精度较高,至少可以提前3个月预测杉木的结实量。把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与球果切开法结合使用,可以预测单株或林分的种子潜在产量。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福建省尤溪经营林场种子园和洋口场种子园开展的4年调查,对可见半面树冠法,信息段法和球果切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应用的综合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用于种子产量预测,方法简便,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种子园嫁接植株的分枝与结实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嫁接植株分枝与结实特性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1)每年侧枝数在无性系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但年度间差异显著;同一年份侧枝侧枝断面积和两个性状在无性系间具显著差异,不同年度间差异极显著;(2)无性系球果以单果簇,二果簇,三果簇为主,可集中分布在树冠的上部,中部,下部或较均匀分布;(3)某一轮侧 球果产量与该轮侧枝总数无显著相关,但与该轮侧枝断面积和密切相关;单一侧枝的球果产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产量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福建省五一林场等5个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变异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产量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结实年分及无性系分株间也有一定影响。园址,坡向密度对产量影响也极为明显。因而选用结实能力强的优树无性系建园,选好园趣以及在种子园生长中后期及时去劣疏伐,是提高种子园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生长和开花结实性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马尾松二代核心育种群体内亲本无性系的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及开花量、结实量等生殖性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51个马尾松二代亲本无性系7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53 m、9.05 cm和0.021 m3,各生长性状在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显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较高。对进入开花结实盛期的39个无性系调查发现,开花量、结实量等生殖性状在不同亲本无性系之间的变异程度比生长性状的高。基于主要生长性状、生殖性状,将39个亲本无性系聚在4个类群内,不同类群存在显著性状差异:类群1生长性状总体较优,雌球花、球果量也较多;类群2生长性状总体较差,开花、球果量也较少;类群3生长性状较优、雄球花数量较多,但雌球花、球果数量较少;类群4生长性状总体较差,但雌球花、球果数多。无性系的雌球花、球果数与生长量呈弱度负相关,因而在选择杂交亲本或种子园建园亲本时,有必要在开展亲本配合力测评的同时,开展亲本的多性状选择,选出28个生长、生殖性状较为均衡(生长量、开花结实量均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无性系,其单株雄球花数、球果数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参试群体均值高18.2%,8.0%和9.6%。可将这些无性系作为候选优良亲本,结合亲本配合力的测评,从中选择优良的杂交亲本及二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南京地区黑松和马尾构间所产生的自然杂种。杂种可分三类:偏马尾松型、双亲中间及偏黑松类型,其中中间类型占多数,并从枝叶形态特征(包括幼苗和成年);针叶比较解剖;球果种子性状;年生长节律;高、径生长,材积生长;木材容重;抗松材线虫以及核型等方面进行了自然杂种和双亲比较,证明该自然杂种具明显杂种优势,对该自然杂种的利用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种子园疏伐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志明 《广东科技》2011,20(16):87-88
本文介绍上杭白砂林场采用科学合理的"砍劣留优"综合疏伐技术,以保证马尾松种子园家系均匀分布、延长园内花粉飞散时间、增加花粉飞散当量,有效提高马尾松种子园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种子雨、种子库和幼苗库几方面调查了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的动态规律及种子种群对群落的贡献.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仅存在于当年7月至翌年3月,于8月初达到年高峰值;四川大头茶土壤种子库属于Thompson和Grime定义的第Ⅲ类型,野外条件下大头茶种子寿命不超过1年;种子种群对不同群落的贡献有极显著的差异,即大头茶纯林内仅有1.79%有活力的大头茶种子萌发并定居,而马尾松、大头茶混交林内相应则有4.08%(仅指研究末期).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无机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和石灰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松脂产量和土壤养分的综合影响,探明最佳施肥处理,以10年生马尾松材脂兼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无机肥+微肥+石灰配施(T1)、无机肥+微肥配施(T2)、单施无机肥(T3)、无机肥+石灰配施(T4)、钙镁磷肥+石灰配施(T5)和不施肥(CK)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马尾松生长、产脂量变化及其与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并利用内梅罗公式综合评价最佳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马尾松生长量和松脂产量(P<0.05),其中T1处理对马尾松树高、材积生长量及松脂产量促进效果最为显著,T5处理中胸径(DBH)生长量最大。撒施石灰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与无机肥+微肥配施(T1)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与钙镁磷肥配施(T5)能显著提高全磷、有效磷、速效钙、速效镁的含量;土壤综合肥力表现为T1>T4>T5>T2>T3>CK。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镁是影响马尾松生长和产脂量的敏感性因子,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与马尾松生长量、产脂量均呈现显著...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马尾松群体和个体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尾松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用材树种。本文对马尾松的群体和个体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在于发掘当地树种的遗传资源,科学地制定马尾松的遗传改良程序,以及为当前林业生产中种子调拨和建立采种基地等工作提供依据。 1979年,共采集种子样本73份,包括全国不同产地、省内不同林分,同一林分不同家系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林分。1980年,于洋口,官庄林场作苗期比较。观测项目有种子大小,重量、发育程度、苗木高度,地径。封顶率和其它性状。根据试验结果,本文对各种变异类型做出了评价,并对福建省内马尾松的遗传改良程序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环境条件对马尾松和藜蒴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南亚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和次生演替过渡种藜蒴的种子萌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弱光照强度对马尾松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对其影响稍弱,关联度rij=0.6134:芒萁浸泡液和混交林凋落物浸泡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较藜蒴种子萌发小,对藜蒴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7.3%和63.6%:而马尾松种子萌发的相应值分别是50%和75%;藜蒴种子萌发还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关联度rij=0.7039,较马尾松的相应值大,从而说明马尾松作为先锋树种优先占领荒坡芒箕草地在其种子萌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统计学、预测理论探讨煤炭产量的预测预报,建立一组数据处理、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为煤炭宏观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马尾松不同种源和不同家系未漂硫酸盐法制浆 (UBMKP)试验 ,系统研究木材产量、木材密度、木材化学组分和浆纸性能的遗传变异规律。发现上述多数性状在种源间和家系间存在巨大差异 ,受较强的遗传控制。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家系间的绝对差异较小 (2 %~ 3% ) ,且与制浆得率和成浆主要性能无关 ,对选育的实际意义不大。相关分析表明 ,木材密度和热水抽出物含量似是两个预测成浆性能较可靠的间接选择指标。基于单株纸浆产量、吨干浆材耗量和成浆物理性能的综合考虑 ,筛选了 6个马尾松纸浆材最佳产地。在构建不同经营模式UBMKP…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天然裂缝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的数学模型,绘制成典型曲线;用其判别了天然裂缝的存在性;求得储层参数;为文东油田储层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本文对裂缝性油藏的预测以及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来,在三门峡市东湾林场调查了松扁叶蜂种群动脉及为害情况,并根据种数量变动规律进行预测预报,制定防治指标,科学荣林,保护和利用天敌,适时进行化学防治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8.
蒋倩仪  肖化顺 《科技信息》2010,(10):103-103
根据马尾松单木生长量模型,运用动态模拟方法,以WindowsXP为操作平台,以Visual Basic和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平台,研制了马尾松次生林经营调控模拟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分别以林分最大蓄积量、最大生物量或最大水土保持功能为经营目标,可以实现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次生林经营改造方案的生长动态和收益效果的模拟预测,生成适宜的管理决策方案,为马尾松次生林的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化支持。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纸浆材优良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福建三明和仙游两个试验点9年生的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制约;在木材基本密度、木材化学组分、木材纤维形态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单株纤维素产量为主要指标,从参试的105个家系中各选出10个纸浆材优良家系。从三明点选出W00249、W00251等10个纸浆材优良家系,其平均单株纤维素产量达10.718kg,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9.55m、12.4cm和0.05848^3,分别大于福建省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的50.39%、93.75%和173.91%;从仙游点选出W00307、W00335等10个纸浆材优良家系,其平均单株纤维素产量为8.240kg,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7.34m、11.4cm和0.04172m^3,分别大于福建省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的52.92%、132.65%和210.65%,增产效果极为显。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中,产重预报正确与否与油田开发成败息息相关,它决定了油田生产规模,投资决策等。正确预测油田产量对改善开发生产效果和提高措施作业效益有重要作用,油田产量预报方法很多,如递减曲线法、神经网络法、Poisson分布法等。各种油气田产量预报模型的应用关键在于参数估计,常规参数估计方法为试凑法和最小二乘法,工作量大,可靠性差,所以引入了一种新型遗传算法求取参数最优估计值,并通过遗传算法在Г模型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油气产量预报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