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黄芩普通愈伤组织为对照(CK),6个高产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HQSC)为实验材料,综合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比容法、动态跟踪法、多项式方程拟合等原理和方法,测定和分析了29 d培养期内,HQSC黄芩苷的最佳萃取时间,并对黄芩苷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QSC不同,黄芩苷质量分数不同,其中HQSC-4S号黄芩苷质量分数最高为6.20%,对照组质量分数最低为3.73%.黄芩苷动态拟合曲线,呈非对称"M"形、非对称"U"形和对称"U"形三种变化特征.为深入探索黄芩苷积累调控机制和黄芩高产HQSC的生理代谢人工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黄芩悬浮培养过程中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并对不同培养时间测定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确定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与培养液及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培养周期中,过氧化物酶酶谱变化与次生代谢产物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黄芩悬浮培养14 d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黄芩悬浮培养第15天时,黄芩苷质量浓度最高.悬浮培养液pH值、电导率值、蔗糖质量分数随黄芩苷累积均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复方黄芩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在0.26~3.9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型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68%),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黄芩浸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黄芩悬浮细胞为试材,研究不同接种量、蔗糖质量浓度以及6-BA和NAA不同配比对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干/鲜质量和黄芩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悬浮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每瓶1.0 g;蔗糖浓度为3%时,最适合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pH值为5.8时最适合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和代谢产物积累的培养基;0.1 mg·L~(-1) NAA与0.2 mg·L~(-1) 6-BA配比时,最适合黄芩悬浮细胞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咳尔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LC法对咳尔康颗粒中黄芩和甘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芩苷和甘草酸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黄芩苷在0.24~16.8μ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8 4201.3C+160750.5,R2=0.999 4;甘草酸在1.885~15.281 m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99X+1.829,R2=0.999 3.2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7%和101.64%,RSD<1.5%.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咳尔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培养基培养法和浸泡法对东北龙胆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了秋水仙素的不同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东北龙胆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培养法的最佳诱导处理是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30%,诱导时间30d.在浸泡法中,当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01%~0.05%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加长而增加;当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10%时,对愈伤组织产生毒害作用,愈伤组织死亡,诱导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从稳定黄芩悬浮细胞系中筛选生长状况良好的黄芩悬浮细胞,研究了pH值、接种量和摇床转速对黄芩悬浮细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初期,pH值为6.6时PAL活性略高,但纵观整个黄芩细胞生长周期,pH为5.8时的PAL活性明显更好;而当接种量为30 g·L-1,摇床转速为110 r·min-1时,黄芩悬浮细胞中的PAL活性亦是最佳.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筛选出适于黄芩悬浮细胞PAL活性提高的培养条件:NH4+∶NO3为10∶40 mmol·L-1,蔗糖4%,6-BA 1.0 mg·L-1,2,4-D 0.2 mg·L-1.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在毛地黄愈伤组织的培养中,植物激素含量、愈伤组织的不同继代数及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提取方法都对强心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试验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液体悬浮培养的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硝酸镧对蕨菜愈伤组织生长分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菜为材料,以1 /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La(NO3 )3 对蕨菜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2mg·L-1 La(NO3 )3 对愈伤组织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La(NO3 )3 浓度为1. 5mg·L-1.  相似文献   

10.
玉米自交系4112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4112的幼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在1mg/L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2,4-D和KT组合诱导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玉米自交系4112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较适宜激素组合为MS+2,4-D(1mg/L)+KT(0.5mg/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16 h光照+8 h黑暗、12 h光照+12 h黑暗、全黑暗)对黄芩种子表型、生理及代谢性状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等相关指标,来筛选出适合黄芩种子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光暗结合处理比黑暗处理更适合种子萌发,而全黑暗处理则明显抑制黄芩种子萌发,使其下胚轴伸长增加,光形态建成被抑制。在12 h光照+12 h黑暗处理中,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16 h光照+8 h黑暗处理中积累最多。通过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黄芩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及积累模式,为黄芩种子萌发筛选出最佳条件,也为今后研究黄芩种子萌发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在苜蓿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初始pH值、活性炭处理量和接种量对苜蓿皂苷积累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皂苷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初始pH维持在5.6~5.8,2 g/瓶的接种量对皂苷的形成最为有利.但是,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苜蓿悬浮培养细胞的皂苷质量分数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甜瓜无菌苗4日龄子叶和1~4 mm2成熟种子切块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培养基,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不同暗培养时、不同类型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甜瓜成熟种子4日龄子叶外植体在加有2,4-D(1 mg/L),NAA(1 mg/L),6-BA(0.5mg/L)和蔗糖(3%)的MS培养基上先暗培养1周,再转移到光照条件25℃,16 h光周期下培养1周,最后转移到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黄芩的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黄芩在细胞染色体观察、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诱导条件,多倍体诱导,品种鉴定和遗传转化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对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研究热点做了预测,旨在为中草药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经调查鉴定,本文整理出甘肃省黄芩属植物10种、2变种,其中发现本省分布新记录3种;列出了分种检索表;记载了每个种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开发利用黄芩属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碱胁迫下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的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用NaN3诱变处理,在不同pH值的碱性环境下的苜蓿愈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较,其脯氨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3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上均有所提高.结果表明:NaN3可以提高苜蓿的抗碱性,苜蓿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在pH9.0左右时,均达到最高后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_3”×硬粒小麦“人民麦”杂种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再生植株。胚性愈伤组织经17个月的继代培养再生植株的频率仍高达95.6%。利用实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研究了植株再生方式及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变异,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及其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细化剂的物理参量对其细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熔铸的方法向纯Al熔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4%)和粒径(300nm、5μm、10μm)的TiC粉末细化剂,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电导率及致密度和显微硬度等测试,研究TiC上述物理参量对纯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C粉末对纯铝组织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同时使得铝锭的致密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27.4%和77.2%,电导率变化不大;采用不同粒径的TiC,最佳添加量不同。300nm和10μm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均为0.1%,但5μm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3%。同时,300nmTiC所制备的铝铸锭晶粒更为细小均匀,试样性能较为优良,致密度和显微硬度分别为90.7%和106.6HV;TiC是纯铝有效的形核剂,但要严格控制其添加量和尺寸。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研究了榨菜嫩叶的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苗生根、移栽、扦插所需要的条件,建立起榨菜嫩叶的无性系及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证明:榨菜嫩叶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培养基是MS BA 1.2 mg/L 2,4-D 0.5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 BA0.5 mg/L;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I/2MS 0.4~0.8 mg/L;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机制,移栽成活率为85%,扦插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不同激素对苜蓿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激素配比对4种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不同外植体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下胚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1.0 mg/L;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0mg/L+6-BA 0.5 mg/L;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5 mg/L;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7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