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不炼山建立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初期的两年内,由于炼山林地增加速效灰分,所以比不炼山林分平均树高超出10.1%.第4年不炼山林分生长量开始微弱超出炼山的林分;7年后不炼山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都超出炼山的林分,其中不炼山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比炼山增长12.5%;不炼山立木材积为26.5773m3/hm2,炼山材积为20.9618m3/hm2,立木材积相差5.6155m3/hm2.试验还表明,采用不炼山比炼山造林的前4年每hm2可节约整地造林与管护投资1072元.不炼山造林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炼山造林,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介绍了适应晋北地区干旱石质山、黄土丘陵区的几种乡土树种,对树种生态特征,育苗造林方法及适宜栽植地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石山绿化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州市石山绿化实行分类造林,在不同区域或地段、不同立地类型的石山上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林分主要采用高大乔木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相混交.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采用小密度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地段采用大密度造林,种植点用三角形配置.整地采用鱼鳞坑方法进行局部整地.定植以植苗造林为主,辅助进行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造林后进行除草、施肥、灌溉、围截土和截水盘、覆盖、间苗等抚育管理来促进植株迅速生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并适时郁闭.  相似文献   

4.
三个相思树种的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界牌分场科技示范园内进行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a)、马占相思(A.mangium)和杂交相思(A.mangium×A.auriculif ormis)的造林试验。试验按上坡、中坡、下坡设置3个随机区组,每个区组内有3个小区,每小区用一个树种造林,面积为400m2。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6年生平均树高分别为13.4m、12.4m和11.0m,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7.5%和17.9%;林分平均胸径分别为13.7cm、12.8cm和11.2cm,前者比后两者分别大6.6%和18.2%。3个相思树种的树高和胸径生长特点都是早期生长迅速,速生期在1~3a间,树高年生长量为3.0~3.6m,胸径年生长量为3.8~4.7cm。活立木蓄积分别达122.3m3/hm2、100.7m3/hm2和70.7m3/hm2,前者为后两者的121.5%和173.0%;纯收入分别为10620.0元/公顷、7695.0元/公顷和3645.0元/公顷,前者为后两者的1.38倍和2.91倍。短周期工业用材相思树类造林树种选择厚荚相思为优,其次为马占相思。  相似文献   

5.
陕北黄土区林分空间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近自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陕北吴起县阴坡坡向选取约5.0hm2的林地测得山杏、小叶杨以及榆树等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等指标.分析林分的树高与胸径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点格局方法分析山杏、小叶杨、榆树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山杏、小叶杨及榆树均以中树和大树为主,幼树较少;(2)山杏、小叶杨及榆树种群在0—100m空间尺度内均为聚集分布,但山杏种群在r=70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小叶杨与榆树种群在r=40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3)山杏与小叶杨种群在0—20m空间尺度内关联性不显著,在20—100m内呈显著正关联性,榆树与山杏、小叶杨种群在0—100m空间尺度内均呈显著负关联性.因此,该区近自然造林时小叶杨可混交在山杏林隙内,且山杏造林规模的最大半径为70m,混交在林隙内的小叶杨造林规模的最大半径为40m.山杏与榆树不可混交.  相似文献   

6.
移植苗因其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目前在造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从圃地的选择、品种的确定、苗木的定植及起苗、包装等方面介绍了移植苗培育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并论述了移植苗在提高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太原地区石质荒山造林绿化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地区石质荒山立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适宜石质荒山造林的5项技术措施。即适树省水、整地蓄水、保根带水、选天时抓水、栽植保水。  相似文献   

8.
浅析平凉崆峒区刺槐造林树种的适生性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军士 《甘肃科技》2012,28(5):153-154
刺槐属落叶乔木,喜光、浅根性、侧根发达、萌生力强、寿命较长、早期速生.喜阳树种,喜温暖向阳、怕冷、怕冻、不耐严寒、幼树造林后易冻死.怕风.造林地块应以平缓阳坡、半阳坡为主,黄土陡坡山峁、山梁风害严重,海拔高、气温低,应让位于山杏、沙棘、榆树等;在南部土石山区的陡坡山峁、山梁、阴坡应让位于油松、华山松、落叶松等.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调查和研究,就刺槐树种的适生性及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豆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区组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主要豆科植物的种群和群落分布格局,并研究了其生长参数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的种群格局为聚集分布,扁蓿豆种群聚集程度较低,并有随机分布的趋势;2) 5种豆科植物的群落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兴安胡枝子-五脉山黎豆-细叶胡枝子-山野豌豆-扁蓿豆;3) 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在群落内的平均聚集规模为72 m2,细叶胡枝子为144 m2,扁蓿豆为36 m2;4) 盐碱化草甸中豆科植物的生长参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周想成  赵文杰 《甘肃科技》2005,21(7):180-180,169
通过对石质山区油松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苗木质量、苗木处理、造林时期、整地质量、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6个主要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石质丘陵造林辅助措施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五角枫、火炬树为材料,运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石质丘陵春季造林中,保水剂、ABT生根粉和基肥3项造林辅助措施对造林成活率和新植幼树生长量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保水剂、ABT对2个树种造林成活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施用基肥虽然对2个树种造林成活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对成活后的2个树种幼树生长量都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保水剂、ABT生根剂对五角枫的新梢生长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火炬树高生长影响则不显著。综合成活率和幼树生长2个目标,经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出:保水剂的推荐用量,火炬树为36.8~39.9 g/株,五角枫为35.1~39.2 g/株;生根剂的推荐使用量,火炬树为31~53.7 mg/kg,五角枫为41.9~60.1 mg/kg;基肥则以不用为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2008年3月在广西崇左市龙峡山西面中坡进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直播造林试验.造林面积3.33hm2,试验分不清林不整地和铲除植被并松土两种整地方法进行造林,造林4年后调查造林的成林情况、生长情况和银合欢的天然林下更新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前未经清林整地的地段造林失败,而造林前铲除植被并松土地段造林取得成功,林分郁闭度达0.7,林分平均高6.0m、平均胸径4.1cm,并具有良好的天然林下更新能力,能自然形成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13.
刘明阳  牟虹  陈庚友 《广东科技》2012,(3):161+163-161,163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速生且适应性强,深为山区林农喜爱。但由于马尾松能在瘠薄的立地生长,因而马尾松常被营造于地力条件差的陡坡、土层薄的石质山等地,致使林树形成低残林马尾松,在增加稀疏林套种杜英和香樟后,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促进马尾松树高生长和蓄积量。阐述的是马尾松杜英混交林、马尾松香樟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状况、林分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山西组泥页岩生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页岩气有较好的资源潜力,但其生气机理研究薄弱,为研究其泥页岩生烃过程及机理,文中采用高压釜-封闭式金管的生烃热模拟实验,分别对山西组山1和山2烃源岩生烃过程和生烃量分析,结果发现:2个层位中甲烷和非烃类气体具有相似产出特征,两者产率随着成熟度升高而增加,且低升温速率下产率更高;重烃气C2-5和液态烃两者产率随着成熟度升高都表现出"先升后降"型抛物线特征,山1和山2等2个页岩样品总热解气量分别为444.94 mg/g TOC和343.66 mg/g TOC,总热解气产率中,烃类气体(C1-5)产率分别为98.69 mg/g TOC和126.44 mg/g TOC,非烃类气体(H2,CO2和H2S)产率分别为346.25 mg/g TOC和175.79mg/g TOC.山1和山2泥页岩生烃过程历经三段式的演化模式,至146 Ma(晚侏罗世末),Ro达到0.78%,甲烷累积产率分别达到7.28 m L/g TOC,7.41 m L/g TOC.至距今96 Ma(早白垩世末)地层温度达到最大值201.82℃,Ro达到2.15%,泥页岩甲烷瞬时产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1,3.80 m L/g TOC·Ma,达到高峰。从晚白垩世开始至55 Ma(始新世早期),Ro保持在2.31%,生气停止,山1泥页岩甲烷累积产率保持在103.8 m L/g TOC,山2泥页岩甲烷累积产率保持在113.6 m L/g TOC.对比发现,山2泥页岩的气态烃和液态烃产率均远远高于山1泥页岩,且山1泥页岩烃类气体含量始终低于40%,证实该地区山西组泥页岩具有较好的生气潜力,其中山2生气能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宋宗刚 《科技信息》2008,(33):130-130
当土质边坡高度20m以上或石质边坡高度30m以上,不稳定边坡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框格等加固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和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叶榆引种驯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叶榆引种繁育及山地造林试验,提供了一整套大叶榆育苗、苗期管理繁育和山地造林技术.大叶榆嫩枝扦插繁殖最佳组合为300mg·kg -1ABT1#处理2 h,插穗顶部留有一个完整的单片叶,扦插基质为河沙,其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可达89%;在引种区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6a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分别为5.93m,4.97cm和2.05m.6a生最大的单株树高、胸径和冠幅分别为7.86m,7.4cm和2.46m;在引种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6a生没有冻害及病虫鼠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岳国才 《甘肃科技》2001,17(2):63-63
1 区域概况 东坪寺水库属积石山县大峡引水灌溉工程的组成部分。大峡引水枢纽位于积石山县城西南约18km的大峡河各出山口处。大峡河发源于积石山东麓,海拔高程在4200—2700m,基岩河谷,主河糟长6.1km,河道平均坡降109%,谷深在13m以下呈U型,宽40—50m;13m以上为梯形河谷,宽100m以上,流域面积23.2km2,年平均流量0.33m3/s,多年平均经流量1044万m3,积石山呈西北向展布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高山巍峨,尖峰薄脊,海拔高程多在3500m以上,其主峰雷积山海拔高程4308.0,属石质高山区,区内基岩裸露,主要为加里东晚期二长花岗岩,石英…  相似文献   

18.
选用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3个树种在崇左市石山地区进行造林试验,3年后调查分析造林绿化效果.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净生长量,厚荚相思分别达到4.4m、7.1cm和2.8m,分别为台湾相思的2.0倍、2.4倍和1.6倍,为小叶榕的6.3倍、2.6倍和3.1倍.厚荚相思的石山造林绿化效果极显著地优于台湾相思和小叶榕.而且厚荚相思林下植被总盖度、枯落物等生态环境比后两种优良.厚荚相思是崇左市石山地区人工造林绿化的优良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9.
闽南丘陵山地降香黄檀不同海拔造林初步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水西 《海峡科学》2008,(12):95-96
降香黄檀为我国热带珍贵乔木树种,由于木材和药用价格极高,近几年来闽南丘陵山地广泛引种.为了掌握降香黄檀在引种地正常生长所能达到的海拔高度范围,在2006年开展了不同海拔降香黄檀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时,2a生降香黄檀保存率达83%以上,年平均高生长量可达0.7m以上,而且受到冻害比较轻微.海拔高度超过500m,降香黄檀保存率和生长量均较大幅度下降且受冻害加剧.降香黄檀在闽南丘陵山地造林适宜的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  相似文献   

20.
全面了解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腐蚀现状,科学分析和评估造成该类文物腐蚀损失的原因,可以为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长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因对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病害类型的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给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腐蚀现状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使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腐蚀情况统计数据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依据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各种病害的表现形式,利用模糊数学知识给出了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及模型,从而对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病害类型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