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蛋白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是,近年来发现营养价值最高的还是组成蛋白质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这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的营养物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八种,这八种氨基酸中以赖氨酸最引起人们重视。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和世界保健组织把赖氨酸作为提高谷物蛋白利用率的途径而推荐,认为这是人类改善和提高食物营养价值的一项重要发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的源泉。居民的蛋白质供给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素质和智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提高城乡居民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供给水平,是贯彻落实《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有八种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要依靠从食物中摄取。具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比例适当的蛋白质称为优质蛋白质,大豆和食用豆类及蛋、奶、肉、鱼等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温饱问题的解决,居民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它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并且种类繁多。蛋白质除了构成人体细胞及各种脏器外,还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作为食物还能提供热能。今天,我们就动手做一做蛋白质的实验吧。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蛋白质食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蛋白质食物的供给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一大问题。各种鱼、肉、蛋、乳之类高蛋白食物的发展,受到气候、地域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于是各国科学家便纷纷转而探寻新的蛋白质来源,这样,一门新兴的工业——单细胞蛋白工业便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食物品种成千上万,颜色五彩缤纷。营养学专家把食物按颜色大致分为五大类: 白色 大米、面粉等。这类食物可使人体获得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产生热量及十余种营养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但往往缺少某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体的素质和智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以食品的构成和营养成分来看,淀粉消费量大,热量能够满足需要而蛋白质却不足。特别是动物性蛋白仅占食品总蛋白的11.3%。据中国预防医学科院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67克,低于国际上人均每天保证维持正常身体健康需要的75克蛋白质的标准,也低于世界人口平均摄取蛋白质68.8克的平均量。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重要物质,是维持人体健康和发育的生活资料。我国是蛋白质短缺的国家。人均蛋白质消费水平还较低,每年又出口大量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7.2%的豆粕,出口比重最大,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如果减少饲料出口,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不但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食物结构,提高营养水平,这对提高人体素质,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确保生长发育和从事劳动,每天必须摄入一定数量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这些营养素可以满足机体从事劳动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80年代兴起的生命科学,它涉  相似文献   

9.
采用色谱法对淡水白鲳鱼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并用化学计分法对其蛋白质作营养学评价。结果表明淡水白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适合人体需要。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一种具有优质蛋白质营养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固态成分,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近年来,由于蛋白质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低劣、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得出现,人们更加注重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开发,并通过利用传统资源和扩大开发传统资源等途径获得了大量质优价廉的蛋白质。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新蛋白食品以及蛋白质新资源等。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依据科学技术当前的发展水平,不仅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土地,而且许多工业原料和部分能源也都是从土地获得的。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它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人类88%的食物来自耕地。在人口占全球1/5强、耕地不到世界1/10的中国,耕地问题,无疑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第一营养素,占人体干物质总量的45%,占肌肉总量的70%。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主要组成成份皆为蛋白质,人体的新陈代谢、抗病免疫、体液平衡、遗传信息传递等无不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所以蛋白质又被称为人类的“第一营养素”或“生命素”。  相似文献   

13.
提起营养素,大多数人都能够列举出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种营养成分。但是,人类食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远远不止这几类营养素。就植物性食物而言,其中含有红、橙、黄、绿等多种天然色素成分,还有引起我们苦、甜、酸、辣、涩等不同味觉的成分,以及食之无味又难以消化的纤维素、黏度很强的果胶、没有甜味的"多糖"等,都属于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蛋白粉与人     
蛋白质的来源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含量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还取决于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  相似文献   

15.
<正>肉类是许多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东坡肉、水晶肘、红烧牛排、手扒羊肉……光是听上去就让人感到垂涎欲滴。除了可口之外,肉类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称得上是营养又美味。肉类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比如,牛肉含有18.1%的蛋白质,羊肉为19%,鸡肉为19.3%,鱼肉为13.2%,猪肉约9.5%。这些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接近,有植物性蛋白质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儿童生长所必需的赖氨酸,就主要存在于肉类中。肉类食物还是人体的铁、锌、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食物品种成千上万,颜色五彩缤纷,营养学家把它们分为五大类。白色—大米、面粉等各类食物,可使人体获得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十余种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但往往缺少某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红色—各种畜禽肉类、鱼虾类等,是优质蛋白质、脂肪、许多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来源。绿色—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能提供多科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素直接调节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如视觉能力、免疫力等。黄色—大豆、花生等,含有大量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良食品。黑色—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含有某…  相似文献   

17.
生命     
虽然人类设计建筑与马路时均偏好于笔直的线条,但大自然的选择对此并不赞同,而更倾向于螺旋状的卷曲结构。从决定生命形态的 DNA 结构,到关乎我们后天性状美丑的蛋白质结构及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的主要成分淀粉,无一例外是螺旋结构。生物大分子螺旋生物大分子 DN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结构中都存在着螺旋结构。我们所熟知的遗传物质 DNA 是双螺旋结构,它包含着人体的遗传信息。在受精卵中父系与母系各一条链相结合,就诞生了综合二者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2,(1)
人类基因仅比老鼠多300个对于人体的基因数目,两大基因定序团体的科学家都认为不会超过3.5万个,这个数目比当初预估的5万到10万个大为减少。人类的基因数目约只有果蝇的两倍多,也仅多出老鼠300个,但其机能却远比其它动物复杂。因为,人类的基因是以命令人体制造特定蛋白质而行使其功能,人体基因极可能比其它生物掌握更多蛋白质生成,同时,人体蛋白质的活动性也较其它生物活跃;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人类基因并不难操控。  相似文献   

19.
田猎与野味     
正野生动物运动量大,食物供应未必充分,体脂肪少,肉质往往失于坚硬、干涩。大型动物也未曾骟割,一到发情期,体味特殊,一般人未必能够消受,一般猎户断不会在此时狩猎。远古人类利用各种工具,捕捉小型动物或较温驯的大型动物,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与脂肪的需求。学者研究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发现  相似文献   

20.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普遍生态意义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各国建立渔业法律制度,以调整本国的渔业生产关系,同时还需要政府问的相互协作,通过谋求国际保护,以调整各国意志,寻求切实的保护措施。一、海洋渔业资源的国际保护是社会经济、科技、生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海洋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最大供应地。据统计,有32个国家从海洋食物获取34%或更多的动物蛋白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2亿吨鱼类,而目前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