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感恩是人最起码的基本道德准则,它所传达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的缺失,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进行感恩教育将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走进社会。  相似文献   

2.
感恩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缺失了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忧虑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挖掘感恩教育的时代意义,分析大学生感恩思想的现代缺失与成因,深入探讨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呼吁“人人都有感恩之心,必将带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审美意识与感恩教育的内在联系,大学生审美意识与感恩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个体生命的内在认同,当大学生本身对审美没有认同感,不能主动地区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现象时,那么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感受恩情,回报恩情。本文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审美意识的缺失对感恩教育的影响。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会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4.
张彩霞 《科技信息》2012,(32):453-453
感恩教育进入课堂,是当今时代多重因素作用的必然。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境界,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快乐和幸福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能是流于形式的“思想轰诈”,而是要从心灵的自悟上熏陶,以教师的言行去感染,并结合家庭和社会多方力量整合教育,引导学生对爱的思索和回报,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感恩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是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在当今部分大学生情感淡漠、不思回报的现实情况下,感恩教育的普及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含义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意义,根据笔者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出,只有在认知、情感、实践层面进行长期有效的教育培养,才能激发学生自觉感恩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都必须以相应发达的教育事业为基础,这种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教育事业与公民的幸福密切相关。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一种活动。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  相似文献   

9.
感恩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点及面的生活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高校推行感恩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理论灌输隐性化、氛围化,让学生把道德规范升华为道德信念;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融感恩教育于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把“感恩意识”内化为个人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批判式自我教育。感恩教育对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具备感恩意识,因为不懂得感恩,就不会友爱,没有友爱社会就不会和谐。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在这诸多的恩惠中,让我们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的恩惠,你一辈子无论如何回报也难以答谢。令人失望的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感恩,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徐秀珍 《科技资讯》2014,(35):239-239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该文总结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分析了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结合河南理工大学近四年来开展的感恩教育的实践经验,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践深入研究,从探索感恩长效机制、构建感恩教育体系、丰富感恩教育内容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导学生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从多角度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之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感恩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意义及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国大学毕业生已超过700万人,他们告别校园,步入社会之际,心情复杂。绝大部分学生抱有平和的心态,对人生的转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有的学生对毕业表现出烦躁、焦虑、茫然。对这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学校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思想教育。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就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学校要举行庄重的毕业典礼,给学生上好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感恩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教育。使其养成感恩的心态。它对幼儿个体与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识恩、知恩,培养幼儿报恩的情感;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应主要从教师以身作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加强家园联系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赵丽  赵云飞 《科技信息》2010,(20):I0065-I0065
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感恩教育几乎处于滞后状态.学生没有将"感恩"内化到自己的意识当中,无论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还是以后走向社会求职工作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全方位地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使之真正被学生吸收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记恩、谢恩、报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感受之“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彭双凤  刘学  韩东 《科技信息》2012,(36):1+3-1,3
感恩教育活动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提出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感恩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综合笔者实施感恩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探析感恩教育活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文章以"蓝丝带形象大使"比赛为例,对比赛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总结,详细分析了景德镇高专的感恩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一些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其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提高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培育感恩情怀和感恩意向,形成良好的摩恩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工作.构建感恩氛围、开展感恩教育专题活动、树立感恩楷模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家和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为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受助贫困生的感恩意识缺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加强对受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受助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目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从团队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宣传平台建设、活动组织五个层面阐述了对高校受助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