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以上海市6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选择pH、WT、DO、SD、NH+4-N、TN、DP、TP、CODCr、CODMn、BOD5、TOC和Chl-a作为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河道水环境质量,并对各评价方法和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条河道水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其中淡江河污染最严重,工业河次之,丽娃河水质最好.TN和TP是6条河道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6条河道中的磷均以溶解性磷酸盐为主,工业河、长浜河、真如港和淡江河中的氮以氨氮为主,樱桃河和丽娃河以硝酸盐氮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黔东南州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特征,以2019年黔东南州6个县(市)城市饮用水源水库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水库营养盐变化趋势、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黔东南州6个水库TN、TP浓度在春季和夏季较高,氮磷浓度比(TN/TP)关系主要表现为磷限制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OD_(Mn)与WT(P0.01,r=0.43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P与SD(P0.05,r=-0.235)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N与DO(P0.01,r=-0.48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SD与Chl-a(P0.01,r=-0.30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黔东南州水库水体综合富营养状态处于中营养水平,全年未出现富营养状态,水质处于良好,富营养状态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3.
以一个典型上游自然河流下游人为改造为城市景观河的水体张家口市清水河为研究对象,2017年3月~12月监测了两个区域8个点位的水质变化情况,总结了叶绿素a(Chl-a)和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温(WT)、溶解氧(DO)、氨氮(NH_4~+-N)、总磷(TP)和总氮(TN)空间变化较为明显;WT、DO、NH_4~+-N、TN季节变化较为明显,TP季节变化不明显;p H时空变化不显著。源头区域的Chl-a含量较低,市中心坝区Chl-a含量相对上游流域源头区域有很显著的增加;市中心区域Chl-a含量在时间尺度上总体呈现夏季最高、春秋季略低的规律;而源头区域Chl-a含量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不明显。源头区域Chl-a含量只与WT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市中心坝区与Chl-a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的环境因子为DO、CODcr、TP,呈显著性正相关的为WT、pH,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的为TN,而与NH_4~+-N无显著相关。TN/TP的平均值为33.13∶1,而营养盐与Chl-a对数相关性中TN、TN/TP呈极显著负相关,与TP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源头区域Chl-a含量受水体温度影响较大,但浓度较低变幅不大;市中心坝区Chl-a含量主要限制因子为磷元素且浓度较高变幅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桃浦工业区4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pH值、水温(WT)、溶解氧(DO)、透明度(SD)、5日生化需氧量(BOD_5)、化学需氧量(COD_(Cr))、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有机碳(TOC)、氨氮(NH_3-N)、硝态氮(NO_3-N)、总氮(TN)、叶绿素a(Chl-a)、溶解性磷(DP)和总磷(TP)为水质评价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河道水环境质量,分析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解析污染源初步解析水环境污染及其变化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4条河道中工业河污染最严重,小宅浜与张泾河次之,红祁河水质最好;TN和TP是河道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河道中的磷均以溶解性磷酸盐为主,氮均以氨氮为主.桃浦工业区内河道存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厨余废水直排、偷排现象,河道水环境的深化治理应在进一步控源的基础上开展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5.
选取进水口、缓流坝、湖心、育苗池和泵站5个监测点,采用单因子指数、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王咀湖2016年水质变化特征和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心、育苗池和泵站的COD、BOD5、NH3-N、TN、TP、叶绿素a基本满足IV类水质标准;进水口、缓流坝和湖心主要污染物为TP,其他监测点主要污染物尚不明确;各监测点内梅罗指数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减小,由上游到下游污染逐渐减小;除进水口外,其余监测点COD、BOD5、NH3-N、TN、TP、Chl-a单因子指数和综合富营养化状态指数随季节更替依次减小;王咀湖各监测点富营养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进水口、缓流坝、湖心、育苗池、泵站,说明上游排入的污水对下游各监测点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嘉陵江水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为嘉陵江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嘉陵江重庆段7个断面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氨氮(NH+4-N)、总溶解态磷酸盐(TDP)进行2年的连续监测,对营养盐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利用单因子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营养盐结构和营养状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水体TN,TP,Chla,CODMn含量和SD差异较大,TN和TP的值远高于发生富营养化的阈值。相关性分析表明Chla与SD,TN,CODMn相关性不显著,与TP呈极显著负相关;SD与TN,TP,CODMn呈极显著负相关,TN,TP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表明嘉陵江重庆段水体水质以II类为主,但由于草街水库的修建导致水体流速温度等变化,故虽然嘉陵江重庆段水体总体营养状态评价低于轻度富营养化阈值,但已发生水华爆发,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嘉陵江水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为嘉陵江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嘉陵江重庆段7个断面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氨氮(NH+4-N)、总溶解态磷酸盐(TDP)进行2年的连续监测,对营养盐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利用单因子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营养盐结构和营养状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水体TN,TP,Chla,CODMn含量和SD差异较大,TN和TP的值远高于发生富营养化的阈值。相关性分析表明Chla与SD,TN,CODMn相关性不显著,与TP呈极显著负相关;SD与TN,TP,CODMn呈极显著负相关,TN,TP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表明嘉陵江重庆段水体水质以II类为主,但由于草街水库的修建导致水体流速温度等变化,故虽然嘉陵江重庆段水体总体营养状态评价低于轻度富营养化阈值,但已发生水华爆发,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2016年2月、5月和8月舟山近岸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该海域中Chl-a时空分布特征以及Chl-a与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Chl-a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低值出现在2月和5月,最高值出现在8月;Chl-a,2月、5月和8月Chl-a标准偏差分别为1.14、14.68、15.68;Chl-a与10项水质因子(pH、DO、Chl-a、SS、CODMn、PO_4~(3-)-P、SiO_3~(2-)-Si、NO_2~--N、NO_3~--N、NH_4~+-N)均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主要影响因子是有机物质和营养盐,5月的Chl-a回归方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性最小;主成分分析中各主成分对方差的解释累积贡献率均高于70%,第一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均高于40%,且对pH、Chl-a、PO_4~(3-)-P、SiO_3~(2-)-Si、NO_3~--N都具有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11月份对白洋淀净水区、养殖区、临村落区等三大典型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4-11月份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第1优势类群均为绿藻门,净水区和养殖区的浮游植物次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临村落区的次优势类群为蓝藻门;根据浮游植物生态指标及水质因子评价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水质状况,表明净水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养殖区与临村落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净水区的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复杂,绿藻的分布与总磷(TP)、总氮(TN)、pH和溶解氧(DO)等相关性较高,养殖区的硅藻与TP、TN相关,蓝藻的生长受到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临村落区蓝藻的分布与氮磷营养盐相关性较高,硅藻的分布与pH、水温和TP等相关.冗余分析(RDA)表明,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明显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和嘉陵江交汇段营养限制因子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庆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生务件与机理研究中,针对营养限制因子与富营养化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藻类潜力试验(ACP试验)确定长江和嘉陵江交汇段水体营养限制因子.研究认为:单独的氮对藻类增长无明显促进作用,磷则构成水体藻类增长的限制性因子;TN/TP值高藻类现存量就小,TN/TP值低藻类现存量就大;原水中磷含量越高,添加磷对藻类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这为重庆两江交汇段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条件及机理分析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典型挺水植物净化水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白洋淀建立种植芦苇及香蒲的围隔实验区,研究挺水植物对水质的影响。从2011年7月到8月每周采样一次,共7次。测定水中溶解氧(DO)、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围隔内水质明显好转。在实验组中,香蒲高密度围隔实验区对于水质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对DO、SD、TN等改变率分别达到120%、81%、29.41%。而对于水中CODMn、TP去除,第三组中密度芦苇围隔实验区相对更好,其改变率分别达到20%、36%。第七组香蒲与第三组芦苇富营养化指数分别为41.64和44.07,低于同期对照组54.43。因此,在水体修复中可选择种植高密度香蒲、中密度芦苇净化水质,这对于改善白洋淀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万峰湖水环境质量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万峰湖水环境质量进行的调查和监测,对万峰湖的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峰湖的5个主要入湖河流和湖区的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大部分水域水质类别达劣Ⅴ类,其中主要超标项目为TP、TN;万峰湖83%的区域属于富营养型;为了防止湖泊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南京玄武湖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玄武湖清淤后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问题,在其3个湖区中设置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pH、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Cr,Pb,Cu,Zn,Ni 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并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玄武湖北湖湖区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到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东南湖区则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而西南湖区水质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只是总氮质量浓度稍微偏高;重金属污染方面,东南湖水体中的Cr质量浓度存在超标现象;清淤之后,玄武湖沉积物中Cr和Pb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污染状况有所缓解;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Zn处于轻度污染程度,其余金属污染程度均为清洁.  相似文献   

14.
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水生态监测数据筛选出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叶绿素a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叶绿素a的压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CODMn、TP、TN是富营养化进程中3个关键因子;以0.02mg/L为富营养化湖泊中叶绿素a的控制目标,需分别削减61%的CODMn或77%的TP或20%的TN. 模拟结果显示,星云湖的藻类生长以氮为限制因子. 基于神经网络模拟分析星云湖的富营养化进程,为星云湖水污染控制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草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草海23个采样点的CODMn、BOD5、NH3-N、COD、TP、TN、DO共7个水质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取前四个主成分对草海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分级,评价草海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草海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Mn、BOD5、TN、TP、COD,草海湖内水体污染程度具有上游污染较下游轻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水体污染主要受外源污染。草海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威宁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和草海周边农业污染源,降低生活污染和科学使用农药及化肥是改善草海水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样pH值、电导率(EC)、总溶解固体量(TDS)、溶解氧(DO)、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等指标的测定,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桐城市龙眠河市区段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为Ⅲ类水,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在37.2~50.8之间,没有达到富营养水平,部分区域达到了轻度富营养化的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TN和叶绿素a和SD。  相似文献   

17.
巢湖水质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10年巢湖水质监测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中的欧氏距离函数dist(ω,ρ)和绝对值距离函数mandist(ω,ρ)对巢湖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对照巢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龙潭湖进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龙潭湖透明度(SD)、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磷(TP)和总氮(TN)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对龙潭湖进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龙潭湖透明度(SD)、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磷(TP)和总氮(TN)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巢湖富营养化危害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由于水质污染,巢湖正面临富营养化危害,湖泊衰亡过程正在加速。文章针对巢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从水生生态环境,环境水文学及合理利用藻类的角度,探讨了减缓富营养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