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的报刊历史中,有"知识分子办报"与"政治家办报"两种办报传统。其中"知识分子办报"与文人论政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政治家办报"与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兴起有关,两种办报传统并立竞进,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两种办报传统的协调制衡,不但可以厘清历史中报刊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脉络,也可以为今天新闻事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以发展国计民生、谋求国家富强为宗旨,以工商立国、振办实业为主要内容的实业救国思潮迅速兴起,成为近代中国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在清末民族危机的刺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下兴起的。它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经济学说,推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实业建设和早期现代化进程,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人论政”传统是我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探究其发展动因,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近代的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化传统与“西风东渐”的合力作用,是变革时期中国矛盾重重之社会现实的呼唤,也是近现代中国政治舆论环境的写真。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清末民初地方法治研究现状基础上,以清末民初云南的地方法治及其实际运作为个案,结合新史学并采用多学科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深入考证,对这个历史时期的云南地方与中央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运用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通过清末民初云南地方的法治关系、权力体系、法律控制和法治文化客观描述和分析,集中剖析云南地方精英政治与平民政治的互动关系,从法律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清末民初中央地方关系史研究中方法论转型为侧重点,来揭示近代化转型期云南地方法治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季鸾是我著名的报刊政论家,一生坚持"文章报国",写下了不少脍炎人口的佳作。尤其是在主持《大公报》期间他通过其生花妙笔将言论的影响发挥极至,其本人也被认为是"文人论政"的典型。研究张季鸾的新闻评论,对我们今天撰写评论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来自英国浸礼会的李提摩太,是清末政坛上异常活跃的一位传教士。他践行"上层路线"与清廷政要结交,从而打入政治权利上层。他顺应中国洋务和维新的社会思潮,通过出版书籍和报刊,大力传播西学,宣传变法,为中国改革建言献策,对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影响深远。加之其对清末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李提摩太成为近代来华传教士中,少有的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文人政客多喜用笔名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情感和人生志向,并形成了丰富的笔名文化,但笔名的繁多给后人的历史解读带来一定的误解,今以南社女社员张佚凡为例,试做探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份标榜"客观独立"的文人论政的报纸,其主笔的政治思想对报纸风格的影响不可小视。张季鸾的新闻活动以及报业思想也深深地烙下他的政治思想的痕迹,这些也都反映在他主笔时期的《大公报》的言论上。  相似文献   

9.
废除科举制度是清末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消解旧权威,催生新制度,培植新力量,变革旧风俗等方面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进步影响,同时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用人制度、社会道德等方面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莫理循是一位活跃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中心舞台、影响颇大的外国人。在清末新政时期,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报道中国的改革,称其把衰弱的中国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他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但作为一名“具有最佳英国殖民者特征”的外国人,他对新政的观察有着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从清末直隶法政学堂的建立开始,中国法学教育巴逾百年,其问专门法学教育机构名称中"政""法"二字的顺序变化深刻反映了政治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折射出了法律工具主义对中国法治进程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变化及影响对确立现阶段法治建设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Mather JC 《Nature》2010,467(7317):S9
  相似文献   

13.
《Nature》2010,467(7317):751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明高校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作用决定其必须讲政治及其意义。着重论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政治的关键是自身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质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而根本目的则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5.
新旧世纪之交,"官场小说"成为文坛的一大热点,但越来越多的所谓"官场小说"认同世俗人生,堆砌生活而放逐意义,消解深度而趋于扁平.而<政界>以它独特的深度模式及叙事策略体现了对庸俗文化的拒斥,其深度是揭示了表象背后的实质,中国官场的复杂和深奥,身陷其中不自觉、不自知,反抗及反抗的徒劳而又能够给人以信心,写出了政客和政治家的分野.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蒙古喇嘛教出现了衰落的趋势,但它作为蒙古民族信仰的宗教,在蒙古人精神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蒙古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均有喇嘛教上层僧侣参与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或直接掌管蒙古地区的政治权力。这种“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喇嘛教上层僧侣来说,他们希望依靠世俗政治权力或以宗教干涉政治的手段来摆脱日益衰落的命运;二是从世俗统治者来说,他们在强调“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涉政治”等原则的同时.又往往要求喇嘛教上层时时为其政治目的和活动提供帮助,因而促成了近代喇嘛教与蒙古政治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12):28-29
埃及托拉监狱官员表示,因被判终身监禁而在此服刑的前总统穆巴拉克健康状况严重恶化。穆巴拉克的妻子苏珊带着亲属前往监狱首次探望。苏珊见到穆巴拉克后伤心落泪,情绪几乎崩溃,使穆巴拉克深受打击,拒绝进食。现年84岁的穆巴拉克当天数次出现身体瘫软症状,因呼吸困难接受医疗器械辅助。  相似文献   

20.
时政·资讯     
埃及托拉监狱官员表示,因被判终身监禁而在此服刑的前总统穆巴拉克健康状况严重恶化。穆巴拉克的妻子苏珊带着亲属前往监狱首次探望。苏珊见到穆巴拉克后伤心落泪,情绪几乎崩溃,使穆巴拉克深受打击,拒绝进食。现年84岁的穆巴拉克当天数次出现身体瘫软症状,因呼吸困难接受医疗器械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