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洋葱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提取洋葱精油的新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适合工业化应用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提取了具有岭南特色的红葱头精油,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温度、压力对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及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对液-液萃取中溶剂的种类和萃取次数进行了研究.所得洋葱精油亚临界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静态提取,提取时间30min,压力5MPa,100~150℃的连续程序升温,石油醚为萃取溶剂,萃取2次;此条件下洋葱精油的得率为0.362%,含硫化合物含量为97.36g/kg.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所设计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提取洋葱精油的新提取技术,设计了适合工业化应用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选用具有岭南特色的红葱头为原料进行了亚临界水提取洋葱精油的研究。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温度、压力对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及含硫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并对液液萃取中溶剂的种类和萃取次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洋葱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最佳工艺:静态提取、提取时间30 min,压力5 MPa,100~150 ℃的连续程序升温,石油醚为萃取溶剂,萃取2次。此条件下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为0.362%,含硫化合物浓度为97.36 g/kg。与传统提取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以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F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提取和鉴定滁菊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SFE萃取压力、夹带剂添加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_2流量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夹带剂添加量16%,温度55℃,时间3 h,CO_2流量5.0 kg/h;得率为6.40%.通过比对色谱数据库的保留指数和TOF/MS的谱库检索,共鉴定出精油中的92种组分,其主要成分为萜类物质,占已鉴定化合物的66.74%.此外,首次在菊属植物中初步检出3,4-二氢-β-紫罗兰酮、5,6-环氧化物-β-紫罗兰酮、3-羟基-5,6-环氧基-β-紫罗兰酮等3种重要的花香类物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黄姜花挥发油成分提取工艺和分离、分析方法,为其在食品药品行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姜花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工艺及气—质联用技术研究其化学成分.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6 h,超声60 min,料液比1∶9.67,预测挥发油得率为6.02(mg/g),平行实验3次,平均挥发油得率为5.91(mg/g),RSD为1.83%.气—质联用技术对黄姜花挥发油进行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并鉴定出其中18个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的86.75%.本研究提取的黄姜花挥发油中大多数成分属于倍半萜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大的是β-石竹烯(37.74%)和橙花叔醇(13.37%),这为以β-石竹烯为指标成分评价不同品种姜花挥发油作为食品、医药、化妆品行业重要原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洋葱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建立洋葱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以充分开发利用洋葱资源.方法:微波辅助处理洋葱,乙醇-水浴提取类黄酮,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微波法提取洋葱黄酮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微波辐射时间15 min,乙醇浓度70%,提取次数3次.方法学考察表明,标准品浓度在0.005 mg/mL~0.06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12.794C-0.0101,R2=0.999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15%,经样品显色稳定性分析,最佳测定时间应选择在静置8~12 min时为宜.结论:为洋葱中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和含量测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扁柏(柏树)树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树精油.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蒸馏温度以及样品粒径对柏树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柏树精油提取工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h,蒸馏时间3h,加热温度175°C,粒径100目.在该条件下精油得率最高可达0.547%.柏树精油主要成分为5-蒈醇(29.55%)、榄香醇(20.01%)和大根香叶烯(10.86%)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法对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探讨了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法提取山楂黄酮的优化条件为:功率为300w,时间为3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8.02%.山楂黄酮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香榧外种皮并分析其化学组分,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单因素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20 min,分离温度35℃.在上述条件下,提取物得率17.5%.通过GC-MS分析含量较多的40个化学组分,共鉴定出38个化学成分,发现香榧外种皮超临界CO2提取物中大多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佛手叶精油的潜在作用,提高佛手叶资源的利用价值,研究采用一种新兴绿色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_2-expanded ethanol, CXE)从佛手叶中提取精油,并在精油的化学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等方面与传统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 HD)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CXE提取精油的得率高达3.01%,显著高于HD提取油的0.90%;CXE提取油中主要成分D-柠檬烯(65.01%)和橙花醇(27.01%)与HD提取油相当;由于CXE提取过程隔氧、低温,提高了佛手叶精油中抗氧化成分的含量,其中CXE提取油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0.69 mg/mL)及Fe~(3+)还原能力显著高于HD提取油;虽然CXE提取油对细菌抑菌活性稍弱于HD提取油,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高于HD提取油.综上所述,CXE工艺提取条件温和、精油得率高,且生物活性较好,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传统提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对乙醇浸泡鸡冠并提取其中透明质酸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相应曲面实验考查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透明质酸得率的影响,确定了乙醇处理鸡冠中透明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5.70 h、乙醇体积分数90.00%、料液比100∶177(g/mL),在此条件下制备透明质酸的得率为27.31%.通过对该物质进行紫外光谱检测,显示该提取物质与标准品出峰位置一致,确定该提取物质是透明质酸.  相似文献   

11.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2.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3.
吉安杉木碎屑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吉安县杉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精油,该精油具有典型的木香香气,其中得油率为1.0%~1.5%.用GC-MS法对该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分出的65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2.8%,其中含有柏木醇(39.98%)、α-柏木烯(10.17%)、雪松烯(5.59%)、乙酸柏木酯(3.35%)、5-(7a-异丙烯基-4,5-二甲基八氢化茚-4-基)-3-甲基-2-戊烯-1-醇(3.22%)、[s-(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2.97%)、杜松醇等.  相似文献   

14.
对我区不同产地玫瑰花为原料制成的4种玫瑰花糖膏样品采用溶剂提取法进行挥发油提取,并利用GC/MS仪器分析法,对4种玫瑰花糖膏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用GC/MS共检测到75个化合物,其中鉴定出62个化合物,4种样品中共有的物质有10个。4种玫瑰花糖膏挥发油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较多,其含量为33.8%-71.19%,其次是苯衍生物14.86%-47.42%,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很少。4种玫瑰花糖膏因原料产地和制备糖膏厂家的不同,在成分和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的挥发油,考察了蒸馏时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得油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提取的较佳时间为85 min,浸泡较佳时间为8 h。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56%。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芫荽芳香成分及GC/MS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对新鲜芫荽(Coriandrum sativumL.)茎叶进行萃取,得油率0.27%,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了解析.共检测出60种成分,其中30种化合物被确定,占挥发油成分的82.772%.其中酯类35.046%,脂肪醛类22.792%,醇类15.641%,有机酸类5.357%,烃类3.936%.  相似文献   

17.
高璇  屈恋  赖芳  马丽 《广西科学》2017,24(4):396-400
【目的】利用GC-MS对窿缘桉叶、果实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窿缘桉叶、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水溶性挥发组分。【结果】窿缘桉叶得油率为0.95%(以鲜质量计),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素(38.82%)、α-蒎烯(13.52%)和对伞花烃(12.04%);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物质为(1R,2R,3S,5R)-(-)-2,3-蒎烷二醇(14.75%)。果实得油率小于叶,为0.52%(以鲜质量计)。果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3.07%),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为α-松油醇(25.33%)。【结论】窿缘桉果实挥发油的油相成分中含有大量石竹烯,作为药物原料具有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光强对药用植物天竺葵叶片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索氏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会影响天竺葵叶片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天竺葵叶片化学成分的种类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处理一、二均为30种,而对照只有8种.随光强减弱叶片组分数目增加,同一组分的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流体萃取佛手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新鲜佛手和干佛手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新鲜佛手挥发油的得率为16.2 mL/kg,鉴定出34个组分,主成分为丁二醇,占16.28%;干佛手挥发油的得率为9.6 mL/kg,分2个不同时段用不同的条件萃取,第1个时段鉴定出51个组分,第2个时段鉴定出40个组分,干佛手挥发油的主成分为5,7-二甲氧基香豆素,占19.49%.而且,干佛手第2个时段的挥发油中含有较多的中长链脂肪酸,总量达26.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