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Cr-Si-Al电阻薄膜,以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薄膜在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利用四探针法测量薄膜的电阻值.结果表明:薄膜在低于250℃热处理时均为非晶态;退火温度大于300℃时.薄膜中开始析出尺寸约l0~l5nm的Cr(Si,Al)2晶粒.其后,在退火温度为350~450℃时.析出的晶粒大小没有明显变化.当退火温度为600℃时,析出的晶粒大小及数量急剧增大,平均尺寸接近15nm.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薄膜电阻率先上升、后下降;薄膜电性能变化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可以用活化隧道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分析C(膜)/Si(Si02)(纳米微粒)/C(膜)样品发现:把400℃退火后的祥品继续加热到650℃并退火1h后,样品中除原有的Si晶体外,生成了SiC晶体,同时还出现了Si02晶体,这表明一部分Si与C反应生成SiC的同时,氧气的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把大部分Si氧化成了Si02.对比分析在650℃和750℃退火后祥品的Raman谱发现: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SiC与Si含量增加而SiO2含量减少.这表明:在750℃时,C原于的还原作用继400℃后再次占主导地位,又把一部分Si02还原成Si.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流对向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具有(001)择优取向的V2O5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四探针测试方法对退火前后薄膜的表面形貌、物相组分和电阻温度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200℃衬底温度下溅射得到的薄膜为多晶V2O5,膜表面颗粒呈细长针状,经700℃、1h退火后,薄膜中VO2相成分增多,颗粒变为长方形柱状;退火后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达到-3.2%/K,与薄膜的微结构和物相组分有很大关系:3h退火后.得到高纯度的V2O5薄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73.5Cu1Nb1.5Mo1.5V1Si13.5B9非晶合金电阻率和磁阻的影响,发现当退火温度>400℃时,约化电阻率开始明显变小,在555℃时达到最小值.随着退火温度再进一步提高,约化电阻率起初也随之提高,然后变化不大,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非晶合金样品的横向磁阻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作用下没有明显变化,为进一步了解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导电机制以及建立新的理论提供准确和重要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46500黄铜显微组织及其抗脱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46500黄铜挤压坯为α+β两相组织,经高温退火处理后,组织中β相向α相转变,在480℃时,固溶度达到极值,且β相由网状结构向等轴状转变;C46500黄铜经480℃+6 h退火处理后,具有良好的抗脱锌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60—640℃等温退火0.5h后纳米晶(Fe0.5Co0.5)73.5Nb2V1Si13.5B9Cu1合金高温软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60℃退火可获得较低的矫顽力.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软磁相α-FeCo(Si)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及硬磁相Fe2B的析出,导致矫顽力逐渐增大.实验发现,460℃退火后虽可获得较高的初始磁导率胁,但在高于200℃时,胁随温度的升高明显衰减;适当提高退火温度可延缓胁在高温下的衰减.例如580℃退火后,胁在600℃以下衰减很少.实验结果对寻求新型高温纳米晶软磁合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待处理工件的成分影响光亮退火工艺的选择,主要探讨有很高表面光洁度要求的黄铜材质工件在去应力退火时光亮退火工艺的使用,对黄铜光亮退火的保护气氛、退火温度等作了分析,实验表明退火后的原料表面光亮度好,机械性能和晶粒度均匀。  相似文献   

8.
研究去应力退火温度、热强压及喷丸处理对黄铜(H68)和锡磷青铜(QSn615-0.1)片材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较高应力松弛稳定性的最佳去应力退火温度:H68为250℃、1h;QSn6.5-0.1为220℃,1h。铜合金应力松弛动力学曲线可用σ~*=[K'ln(t+a_0)+C]~(-n)方程描述,它比Li方程更具代表性和适用性。两种铜合金经120℃、1h热强压处理后,材料内部组织和性能进一步均匀化,因而具有较好的应力松弛稳定性,此时,应力松弛曲线用对数方程:σ=alnt+b描述则更简单。喷丸处理亦能改善铜合金的应力松弛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真空电弧炉熔炼了(Sm0.88Dy0.12)Fe2母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真空退火,退火温度分别为860℃和700℃,退火时间为72h,艰现当经过860℃72h退火后,得到较理想的磁致伸缩系数。对此样品进行了物相,结构以及机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黄铜渗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渗镀法,研究了黄铜渗铝工艺。获得有效渗铝的工艺条件是:渗镀温度600℃,渗镀时间3h,渗剂组成是Al粉40%、NH4Cl2%和Al2O3粉58%。渗铝后的黄铜耐蚀性提高1.8倍,硬度增加25.6%,渗层厚度为50μm。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等得出,黄铜渗铝层的结构由表面至基体是Cu0.6108Al→γ2-Cu9Al4→α-CuZn(含Al)→α-CuZn。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20.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