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根据汽车冷却液储液罐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要求,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测控系统.采用具有CAN总线接口的输入/输出模块实现了现场测控,监控室的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CAN适配卡与各模块进行通信,详细介绍了测控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频雷达探测海洋表面流与常规海流计测量海流是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本文根据2种观测方法所获取资料的不同特点,对引起2种测量方法流速测量差异的主要误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这些主要误差进行了量化估计。研究发现,2种测量方法取样的空间差异、时间差异以及仪器的观测误差等是构成高频雷达与常规海流计测量结果差异的主要因素。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流速测量的影响能较大的提高高频雷达流速对比验证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智能节点的设计。系统由上位管理机、CAN总线接口适配卡和多个智能节点组成,节点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节点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同时,通过上位机对多个节点上的测控模块设定各控制点的控制参数,实现了对各测控节点的实时控制。结果表明,CAN总线在通信能力、可靠性和实时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程丽宁 《科技信息》2012,(29):69+102-69,102
现场总线是在发展综合自动化的需要下产生的,它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方向,CAN总线现已经形成国际标准,并已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本文设计开发了电网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通信节点硬件模块,它具有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及CAN总线通信的功能,可以通过CAN总线通信与其它CAN智能测控节点传送状态和各种参数,接收来自监控节点的命令和数据来调整和改变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宁晓希 《甘肃科技》2011,27(20):36-37,66
以单片机AT89C51和SJA1000控制器为核心组成CAN总线接口模块,给出硬件原理图和SJA1000的初始化、发送和接收模块程序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车辆工况测控系统.实际证明,该系统能简化车辆工况传输线束,提高智能化程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CAN总线的计算机测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AN总线技术,成功地研制了CAN总线计算机测控网络系统,该系统由主计算机节点和多个监测节点组成,很好地实现了CAN总线工业测控网络的数据通信和现场监测,主节点监督和管理所有监测节点,监测节点测量现场生产过程参数,并详细阐述了主节点与监测节点之间的通信原理和部分通信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CAN总线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系统由CAN通信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组成。CAN通信模块采用新型CAN总线收发器TJA1040和独立CAN控制器,并采用各种抗干扰措施以保证CAN通信的稳定性;控制模块利用模糊矢量控制方案——直接速度控制(direct speed control,DSC)策略,实现电驱动系统高鲁棒性控制。系统兼容性强,可以作为单独模块连接到电动汽车的主干网络上,还可以通过CAN总线对其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8.
长江河口横沙小港泥沙浓度的观测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OBS-3浊度计在1998年2月12日至21日期间在长江河口横沙小港对悬浮泥沙浓度作了观测,同时也用ENDCO海流计测量了流速、流向、水温和盐度。观测数据表明不论潮还是小潮期间,在落潮过程中泥沙浓度的扰动比涨潮过程中更加频繁和强烈,存在着高频振荡。动力分析表明这是由潮扩散的不对称性造成的,即落潮期间垂向湍流扩散比涨得垂向切变不稳定增强。观测还指出泥沙浓度的变化与流速密切相关,存在着泥沙峰值滞后于流速峰值的现象。这是首次用先进的OBS浊度仪在长江口横沙小港观测在落潮期间泥沙浓度的高频扰动,并从动力成因上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粮仓内温湿度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今国内外粮仓内温湿度测控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以现在国内现存较普遍的房式粮仓为例,针对其规模适中,地域分散的特点,设计了1套温湿度测控系统,该系统利用CAN总线技术传输信息,实现了对粮仓内部温湿度的测量及控制.  相似文献   

10.
CAN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它具有传输速度快、自动解决总线竞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总线标准。由CAN总线组成的局域网可以将很多底层测控设备连接起来,用工控机加接口卡已经实现了对底层设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控制,但存在着价格和接口卡带来的瓶颈等问题。本文以单片机、CAN器件和网络芯片为核心模块,实现CAN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之间数据交换,完成对底层设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监控。这种方案降低了成本,避免了瓶颈。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2.0B和J1939协议,设计了柴油机混合动力客车的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的硬件以及软件,分析了提高通信实时性的CAN通信程序设计方法:CAN通信帧分时收发、缓冲器分时共享以及通信收发优先级调度.通过USBCAN接口卡电子控制模块通信自测,硬件在环监测和各电子控制模块台架联调通信试验,可以得到本系统设计的CAN总线最大负载率为28%,通信质量可靠,符合混合动力客车通信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纯电动客车的控制功能和运行状态,设计出一款基于STM32的纯电动客车控制器,并分析了控制器各模块的功能,设计了电源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控制器通过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宽调制调节直流电机的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实时传递到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分析采集的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发送命令,从而安全、准确、实时地控制客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J1939协议的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网络的开发一直是硬件在环通信平台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通信特点,应用NI VeriStand软件和NI PXI平台的CAN通信模块,构建了一套CAN总线通信网络。平台依据CAN2.0B规范并结合J1939高层协议构建硬件在环通信网络,实现ECU与上位机和组合仪表的CAN数据交互。试验台构建一套完整发动机CAN总线通信网络,完成发动机ECU硬件在环CAN总线信息收发解析、数据记录及组合仪表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4.
某CAN总线隔离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设计的CAN总线隔离器是某型号弹上遥测设备,能够与弹上CAN总线节点以600Kps的传输速度进行数据交互,同时能够以60Kps的传输速度接受地面CAN总线节点发送的指令并按相同速率向地面反馈状态。本总线隔离器实现了地面到弹上,弹上到地面的数据传输速度隔离。本设计选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逻辑控制芯片,以两片C8051F040单片机作为CAN接口通信芯片。文章从硬件电路、FPGA构造内部缓冲器及C8051F040波特率设置三个方面介绍了此设计,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TMS32lf2407 DSP控制器中CAN模块的通信原理,介绍了一个利用DSP的CAN模块开发的CAN总线通信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多路、多现场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采用光纤CAN(Fiber-CAN)总线网络,有效提高CAN总线网络抗干扰能力,保证CAN总线网络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CAN总线及其在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数据帧格式,数据交换原理,数据传输速度及其与总线长度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几种高层协议,讲述了CAN总线在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CAN总线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在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LIN总线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针对总线式车身系统设计,对CAN/LIN混合网络进行深入研究,给出车身混合网络结构及主控节点的设计与实现。在车身控制系统中,将CAN总线连入高速驱动系统,LIN总线连入低速车身系统中,通过主控节点将二者构建成混合控制网络,使其控制系统兼具可靠性、高性能和低成本优点。在器件选型上采用FREESCALE典型汽车电子芯片和智能触点检测模块,既实现了可靠网络控制功能,同时也可降低车辆电子系统的开发、生产成本,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CAN总线系统节点模块的一种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CAN总线作为一种可靠性极高、价格低廉、技术成熟的现场总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 ,CAN总线更是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汽车局域网的发展趋势。文中以汽车电控喷油泵ECU中CAN节点模块为例 ,介绍CAN节点模块的一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廖晓华 《科技信息》2010,(23):J0175-J0175,J0205
介绍了CAN总线在发电厂厂用电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利用现有的电气保护装置RS-485接口,给出一种基于独立的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和微控制器构建的系统总体结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方法,适用于发电厂厂用电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