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健康青少年肠道酵母菌的带菌率.方法:对268份健康青少年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并鉴定酵母菌株.结果:在268份标本中有94份分离出酵母菌(占35.07%),其中女性145人的粪便标本中,有62份分离出酵母菌(占42.75%),男性123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酵母菌32份(占26.02%),酵母菌带菌率女性较男性高(P<0.01).讨论:健康青少年肠道有较高的酵母菌带菌率,女性带菌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臭氧液冲洗阴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妇科门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335例,分为臭氧治疗组153例和克霉唑治疗对照组182例,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臭氧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99.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臭氧液冲洗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传统药物治疗的疗效相仿,但臭氧有杀灭假丝酵母菌的作用,且释放活性氧有利于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和重建阴道微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酵母菌分子分类方法和药物敏感性特征.方法临床收集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93株酵母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酵母菌药敏试剂盒ATBTMFUNGUS3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核糖体基因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为依据研究其菌种的分子分类方法.结果 93株酵母菌分为光滑假丝酵母菌(38/93)、白色假丝酵母菌(23/9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93)、似平滑假丝酵母菌(9/93)等9个种11个基因型.其中有18株为敏感株,3株完全耐药.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是5FC 83.87%,AMB 93.55%,FCA 27.96%,ITR 21.51%,VRC 43.01%.结论基于核糖体基因的分子分类法可以准确鉴定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呈现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5.27%的分布特征.93株酵母菌对AMB,5FC的敏感性高于三唑类药物,三唑类药物中ITR耐药率高于VRC,FCA.药物敏感性与菌种有关.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曾被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常见病.目前临床有多种口服及局部用药方法,治疗效果一般较好,但易复发。现综合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于妇科门诊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采用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联合口服氟康唑治疗病例100倒,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足部真菌的带菌状况,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病原学研究及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2名自愿受检大学生用棉签对其足部进行涂擦,然后将标本直接镜检,同进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62份标本中,共分离出397株真菌,阳性率为74.04%,其中男生为71.8%,女生为77.4%,男、女生真菌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分到的菌株中,皮肤癣菌113株,占28.4%(113/397);酵母属114株,占28.7%(114/397);其他未能分类多细胞真菌23株,占5.8%(23/397)。多细胞真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酵母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分别为35.2%、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 904,P<0.01)。大学生群体中,足部真菌病的发病率为11.1%。结论:大学生足部真菌的携带率较高,男、女生差异不明显,但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多细胞真菌、酵母菌的携带率在人群中的整体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酵母菌在女生中的携带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海南医学院内出生本岛和出生内地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为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分子生物学的特点及其他方面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经过菌落特征、革兰染色和显色培养基培养试验等,进行初步鉴定,了解医学生中不同地区人群口腔内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海南与出生内地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总分离率为19.63%(53/270),白假丝酵母菌占24.53%、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1.32%、光滑假丝酵母菌占41.51%、克柔假丝酵母菌占18.87%、其他假丝酵母菌占3.77%。海南本地与内陆地区人群口腔念珠菌分离率分别为17.54%和21.15%。结论健康人口腔中有多种条件致病酵母菌的寄生。出生于海南本地与内陆地区的健康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近似相等,分离出的口腔假丝酵母菌类型相等。  相似文献   

7.
大理市食品包装用纸的微生物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理市熟食食品包装用纸的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学校食堂、菜市场、超市三种场所,随机采集不同材质食品包装纸,通过细菌培养、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带菌情况。结果:200份样本中有155份带菌,总带菌率为77.5%。学校食堂、菜市场、超市三种不同场所来源样本的带菌率分别为65.7%、82.9%、85.0%。普通白纸、牛皮纸、防油纸带菌率为68.2%、91.9%、70.0%。结论:大理市熟食包装用纸细菌污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国外现多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念珠菌外阴炎和阴道炎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有过1次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她们中经治疗后5%~10%复发,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是指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连续3个周期均为阴性后症状重现,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则称复发,1年中反复4次或4次以上。则称为Rvvc。部分Rvvc患者有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本文就近几年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妇科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出状况、菌群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取有自觉阴道症状到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92份标本中念珠菌阳性标本55例,检出率28.6%,汉族和少数民族妇科门诊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32.2%和25.7%,差异无显著性(P=0.324);56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32株、光滑念珠菌12株、克柔念珠菌5株、热带念珠菌4株、其它2株。56株念珠菌对KETO、FCZ、5-FC和Amb的耐药率最高的是KETO,达73.2%;最低的是Amb,无耐药株。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白色念珠菌仍是主要致病菌,光滑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本地区妇科患者阴道异常分泌物检出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存在普遍耐药现象,对两性霉素B基本无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分离自大理地区健康女性阴道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念珠菌对氟康唑(FCZ)、酮康唑(KCZ)、5-氟胞嘧啶(5-FC)和两性霉素B(AMB)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MIC值)。结果:45株健康人群阴道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FCZ、KCZ、5-FC、AMB的耐药率分别为:8.89%、6.67%、6.67%、2.22%,敏感率分别为:80%、84.44%、91.11%、97.78%,1株克柔念珠菌对FCZ、KCZ和5-FC同时耐药,另1株克柔念珠菌对KCZ和5-FC同时耐药。45株念珠菌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率除AMB的药物敏感性比FCZ好(P=0.008),AMB的药物敏感性比KCZ的好(P=0.027),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4种抗真菌药物均可选作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相比而言,更推荐使用AMB,但应注意某些菌株的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及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