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电磁式作动器主动振动控制的理论原理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磁式作动器主动振动控制的理论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实验模型,用传递函数分析法导出了系统振动传递率和稳定工作时各种反馈变量增益值的限定范围,并用计算机仿真法详细讨论了系统在各种反馈变量条件下,以及不同增益条件下的主动振动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频和宽频激振条件下,采用绝对位移、绝对速度、相对位移组合反馈时,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
振动控制系统中致动器配置方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致动器配置受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支配,而不受系统初始条件和控制规律的支配的观战利用模态分析法和动态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基于模态控制的致动器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3.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高阶自然不稳定系统,是学习控制理论课程和进行各种控制实验的典型实验平台,是研究各种控制理论的理想受控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针对倒立摆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H∞状态反馈控制器对倒立摆平衡系统进行控制.对系统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H∞控制方法比模糊控制方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
压电陶瓷作动器静、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压电陶瓷作动器的静,动态特性及其测量方法和实际测量系统,对逆压电效应型作动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静态特性线性度好,重复精度高,在50Hz以下的低频段,幅频特性平直,相频特性呈线性。因此,逆压电效应型作动器适用于对线性度要求较高的精密控制场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框架结构作动器最优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模态可控度及最小费用函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因使用组合优化来布置作动器所带来的困难,采用遗传算法来确定振动主动控制中作动器的最优配置.为适于框架结构的具体计算,对常规遗传算法约束条件的引入进行了改进,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算例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主动隔振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主动隔振理论以及主动隔振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微幅隔振和车辆半主隔振,主动隔振亦作为介绍。最后,对主动隔振未来的研究动向作了简短评述和展望,指出主动隔振技术的发展秘然要依赖各相关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型复杂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会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形成非线性滞变系统。提出将复杂的大型结构分解成若干个子结构,基于子结构模型,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用滑移模态控制(变结构控制)理论,分析在外界干扰以及系统摄动不可测的情况下的振动控制算法。对集中控制在作动器失效和反馈信息丢失情况下进行分析,并在第3阶段9层Benchmark模型上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其控制效果。为了改进集中控制鲁棒性能较差的缺点,设计了滑模分散主动控制算法,并在模型上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了集中滑模控制和分散滑模控制的控制效果,得到了一些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类线性时滞系统的输出反馈无源控制问题.通过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使闭环系统二次稳定且严格无源的静态或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这两种控制律的设计问题最终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粘弹性对介电薄膜作动器力电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由介电薄膜、轻质弹簧和2个刚性圆盘组成的管状介电薄膜作动器的力学模型。在施加力电载荷后,作动器发生非均匀大变形。采用非平衡热力学推导得到了描述该模型大变形的控制方程,并利用弹簧-阻尼流变模型给出了动力学方程。采用打靶法和改进欧拉法对控制方程及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中分别考虑了不同的力电载荷对管状介电薄膜作动器粘弹性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管状介电薄膜作动器的力电性能与时间相关,不同的力电载荷对其力电性能有显著影响。当对介电薄膜施加小的轴力或者电压时,薄膜在经历一段松弛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但如果施加的轴力或者电压超过其阈值,介电薄膜将不会达到平衡,最终介电薄膜将处于失稳状态。所得结果可为理解此类管状介电薄膜作动器的粘弹性行为及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悬架系统能使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作安全性同时得到改善,是当前汽车业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也是主动隔振研究中的一个典型对象.介绍和比较了当前国外两种不向类型的液压主动悬架系统,介绍和评价了天棚阻尼器控制、最优控制、H∞控制、预见控制、模糊控制,等主动悬架系统上常用和有发展前途的控制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带实时预测误差修正的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对高速弹性连杆机构的振动响应进行主动控制研究.根据机构的动态特性,选取系统变形响应的参考轨迹、基函数、优化指标和电压约束条件,通过优化基函数的加权系数,得到结构化的控制电压,对机构进行控制.仿真结果与最优极点配置控制结果比较,表明采用简单的被控机构模型设计预测函数控制器对高速弹性连杆机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弹性机构的振动,所需控制电压小,且能够满足控制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提出了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振动的运动方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振动反应,并讨论了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的偏心及质量偏心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自适应滤波方法,针对柔性悬臂梁,设计了相应的前馈振动控制器,解决一类参考信号与外扰呈非线性函数关系的前馈主动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器对于改善振动快速控制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教育控制论的观点出发,阐明教育实习控制目标,介绍教育实习控制系统模型,并运用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的理论论述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空间非对称结构框架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分析了非对称结构采用摩擦摆隔震系统对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非对称框架结构设置三组不同阻尼值的摩擦摆隔震层,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经过合理设置隔震层阻尼值,可以对隔震层和上部结构位移进行调整,有效控制隔震层的水平位移和扭转振动,控制平-扭耦联作用,同时使底层柱受力单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效应,将形状记忆合金和滑移支座复合成一种新型的隔震支座:SMA-滑移支座.并应用在一隔震结构上.推导了地震激励下该支座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对滑移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可有效的应用在隔震结构的振动控制上.  相似文献   

17.
以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采用矢量控制方案,研究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前馈补偿和线性比例反馈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控制算法,在ESO加比例反馈方案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非光滑比例反馈替代线性比例反馈环节的改进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和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振动给料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振动给料机数学模型的缓慢时变性,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对输出振幅的误差进行补偿。给出了给料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给料机振幅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