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为研究一侧关节腔内注射强力霉素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早期退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4、8、12周组;给药8、12周组。模型组与给药组均给予石膏固定左下肢。石膏固定4周后,给药组每日给予1.33%的强力霉素0.3mL左膝关节腔内注射。分别在8周、12周处死动物,观察右膝指标包括:软骨大体形态、软骨mankin评分、软骨细胞MMP-3表达及滑膜细胞IL-1β表达。血液检测MMP-3及IL-1β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软骨面光滑,mankin评分较低,IL-1β、MMP-3活性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血液中IL-1、MMP-3含量较低(P0.05)。由此可知,强力霉素一侧关节腔注射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有缓解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IL-1β、MMP-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兔膝关节腔注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uPA0.4μg/0.2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在4周、8周、12周分批取兔滑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取软骨行组织学观察及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兔膝关节滑膜均存在不同程度增生、肥厚、水肿,光镜及电镜下见实验组关节软骨呈明显退行性变.Mankin's评分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膝关节注射uPA可使滑膜发生炎症、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而且随着时间退变的程度逐渐加重,这一模型可为研究膝关节OA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预防性使用透明质酸是否对兔膝关节固定后软骨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①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组给予左膝关节内注射0.3 mLHA,每周1次,共行5次;②生理盐水(nature saline,NS)组给予左膝关节注射同等剂量NS,每周1次,共行5次.各组均于初次注射后将左下肢给予石膏管型固定,膝部预留窗口以备下次注射.于末次注射1周后处死动物,采集左膝关节股骨髁关节软骨制成石蜡切片.用免疫荧光方法标记各组软骨中的iNOS,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计数分析.结果HA组软骨iNOS表达的数量(22.617±3.263 5)明显低于NS组软骨(39.667±5.948 5).差别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预防性使用HA对兔膝关节固定后软骨中iNOS的表达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关节软骨蛋白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对关节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影响.实验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uPA 0.4μg/0.2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在4周、8周、12周分批处死取兔软骨提取测定葡糖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结果显示,在不同时期,GAG的总含量均减少,这些改变随时间的延长而渐不明显.由此可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能降解关节软骨蛋白多糖,进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对关节软骨的影响.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uPA 0.4μg/0.2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在注射后4周、8周、12周分批取兔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缺损及结构破坏,软骨细胞数目减少、纤维增生及异染性降低,潮线的完整性破坏.结果表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可能是导致关节软骨破坏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武汉体育学院校医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疗程结束时,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就诊时,WOMAC评分均低于就诊时(P <0. 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疗程结束时,两组疼痛评分均较就诊时降低(P <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制作骨关节炎( OA) 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20 只,于右后肢膝关节切断前交叉韧带和切除内外侧半月板,左后肢仅打开关节 囊,不对关节内部进行操作,观察术后兔子活动情况; 于第 2、6、10 周处死,观察其左、右两侧后肢膝关节软骨病理 改变。实验动物 2、6、10 周后取右后肢膝关节软骨为实验组,左侧肢体膝关节软骨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病 变情况。结果 2、6、10 周后,从实验动物活动表现和大体标本观察,兔右后肢膝关节均呈典型的 OA 特征。结论 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切除是一个制作 OA 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Hulth法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及鉴定方法。方法改良Hulth法将兔膝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切断,内侧半月板切除,造模8周后拍片,将兔处死对关节腔软骨及滑膜大体观察;HE染色以及ELISA检查血清及关节液中IL-1、TNF-α的表达。结果 X线显示有明显的关节腔狭窄及骨刺形成。大体观察软骨有缺损,滑膜炎症形成。HE染色软骨缺损,软骨细胞分散、减少,形态不稳定。ELISA检查血清及关节液中IL-1、TNF-α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改良Hulth法制备的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通过影像及生化指标检查,能准确反映骨关节炎特征性表现,为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白介素18(IL-18)髓核内注射对兔椎间盘蛋白多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大白兔72只,体重2.5~3 kg。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阴性对照组16只,空白对照组8只。实验组(IL-18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选择L4~L5椎间盘,分别注射浓度为10 ng/μL2、0 ng/μL、40 ng/μL的IL-18各1μL。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椎间盘内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第3、6周取相应椎间盘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的表达及蛋白多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①HE染色显示,随着IL-18浓度加大,髓核中细胞数量减少,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越严重,空泡状结构减少,细胞核的形态由椭圆形变为多种形态。②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明显(15.72%~43.78%,P0.001)。6周时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程度与IL-18注射剂量呈正相关(P0.05))。③实验组均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且阳性率与IL-18注射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P0.05)。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很少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而6周时阴性对照组MMP-3的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IL-18能够导致椎间盘内蛋白多聚糖含量降低,促进腰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可能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并且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采用Lequesne制定的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诊断为中度的569例患者(749膝),根据患者的病情行不同疗程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1周1次,5周为一疗...  相似文献   

11.
观察陇中骨刺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8年6月15日至2018年12月15日因膝骨关节炎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门诊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应用陇中骨刺膏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双氯芬酸钠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WOMAC评分及Hass评分的变化。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及Ha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等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陇中骨刺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所有患者入组后,行常规膝关节专科检查,陇中骨刺膏组治疗方案:每2日/贴,隔日一贴,4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1疗程。口服药物组治疗方案:双氯芬酸钠胶囊(100mg),1粒/次,1次/日、盐酸氨基葡萄糖片(240mg/片),1片/次,3次/日;4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1疗程。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进行膝关节视觉疼痛评分法(VAS)、Womac评分法、Hass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碘乙酸(M IA)对于小鼠软骨和骨组织的损害,找出适合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小鼠模型的浓度。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左右腿互为对照注射不同剂量的碘乙酸和对照用PBS,1,2,4周后测量膝关节宽度,进行相关评分,分析病变情况。结果 注射后出现不同程度病L变化。实验组关节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表现出较大剂量组(≥0.1 mg)与较小剂量组(<0.1 mg)两对组间差异。结论 推荐0.1 mg为较大剂量组代表剂量,产生明显软骨组织破坏和炎症反应,0.05 mg为较小剂量组代表剂量,产生轻度软骨组织的破坏和可逆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观察骨髓间克质干细胞(MSC)移植对脊髓中度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20只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均采用改良的A11en’s打击法遣成脊髓中度损伤(致伤冲量10g×4cm)。伤后1周,移植组于伤处移植大鼠MSC,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分别于移植后1天,1周,2周,3周、4周用BBB评分观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并于移植后4周进行损伤脊髓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移植后1周两组动物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周、3周、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显著提高运动功能。移植后4周,移植组损伤脊髓的结构修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大鼠经MSC移植后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神经形态,MSC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特点。将26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密集型银质针治疗组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各13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每周治疗一次,2组连续治疗5周后评价治疗前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动态结果和患者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病例进行不同影像学分级及疗效比较。治疗5周后进行两组治疗前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患者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1),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1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WHOQOL-BREF评分:在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P0.01)。对生存质量主观感觉、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影响,两种疗法无差异(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7%,对照组为77.69%(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不同影像学分级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对影像学分级较高的病例疗效更好。结论: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止痛效应与改善症状等作用,是治疗KOA值得推广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独活寄生汤搭配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甘肃省武山县中医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搭配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平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膝骨关节炎采用独活寄生汤搭配玻璃酸钠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大鼠脊髓注射不同质量分数罗哌卡因后大鼠脊髓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罗哌卡因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脊髓内未注射任何药物),对照组(B组,脊髓内注射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4μL),质量分数0.5...  相似文献   

17.
PLGA-Ⅱ型胶原复合rhBMP-2/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的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Ⅱ型胶原涂层改性后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材料(PLGA-Ⅱ型胶原)用作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载体来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之间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E 5组,每组9只,用在兔右侧膝关节内侧髁钻孔的方式建立软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bFGF复合物,B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复合物,C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bFGF复合物,D组植入单纯PLGA-Ⅱ型胶原支架材料,E组未植入任何材料.将A、B、C组统称为实验组,D、E组统称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复合材料对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A组的效果最佳,对照组的软骨缺损的修复不明显,实验组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带生长因子的复合体材料对兔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LGA-Ⅱ型胶原复合物可用作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的载体材料.生长因子rhBMP-2、bFGF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剂量比为0.5 mg:50 ng时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氟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40只,每日每只进食150 g高脂饲料,4周后随机等分为2组,实验组:高脂饮食 氟伐他汀(每天每kg 10 mg);对照组:高脂饮食。分别于实验前(4周时)及第6、8、10、12周时每组随机抽取4只,兔耳中动脉抽血测血脂水平,气栓法处死测定主动脉内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以及主动脉壁内脂质的含量。结果:两组实验前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主动脉壁内脂质的含量均无差异。但从第6周以后实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主动脉壁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口服身痛逐淤汤配合腓骨沉降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38例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中药配合腓骨沉降术组)19例和对照组(单纯腓骨沉降术组)19例,比较两组在治疗1周、2周、3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变化(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实验组在治疗1周、2周、3周后的VAS评分和RO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身痛逐淤汤配合腓骨沉降术组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行腓骨沉降术组,具有较广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吗啡镇痛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选择子宫切除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 mg+地塞米松10mg+0.9%生理盐水6 m L.对照组吗啡2 mg+0.9%生理盐水至6 mL.记录24 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和PONV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术后24 h内PONV总发生率:观察组9.2%,对照组为42%.(P<0.01).可见,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手术后吗啡镇痛引起的PON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