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主课之首,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爱学的“小四门”——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  相似文献   

2.
王桂生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162-163
语文教学屡受责难,原因是其负担重.费时多,效率低。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认真实践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呢?途径很多.本文只述三点:1、锤炼教学语言.借教师准确、清晰、风趣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突出语文特色.借语文课的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陶治学生情操;3、调整教学关系,在新颖、务实、开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的乐学之情。  相似文献   

3.
一日一老师提问学生:“假如在你的一生中只剩一天的光阴,你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答日:“带上足够的钱周游世上的名胜古迹。”另一生答日:“到豪华宾馆大吃一顿,美美地享受一下。”第三个学生答日:“上一天语文课。”老师听了很欣然,又问:“为什么?”“因为上语文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哈——他的话引起了学生的大笑,那位老师也尴尬地笑了。这仅仅是一则笑话吗?不是!它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映射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不考的便是不学的吼隆圈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一面忙于教改,一面又疲于应试,无异于带着枷锁的舞蹈。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也难以实现。所以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有效的语文训练”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实践性。而这些,都决定着语文课必须上成有效的语言训练课;因为,工具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熟练。教学过程决不是简单的教师发送信息,而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整理、提取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范文不断内化的过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吸收,  相似文献   

5.
满口余香的诵读美感,感人情境的塑造,语文课外那个海阔天空的文学世界等语文教学的水土的流失,最终戕害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天性,丧失了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借鉴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追求“无为”的语文教学境界,有助于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产品”,这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有没有健康的情感、高尚的情操。一个人情操高尚,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的。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是培养人高尚情操的主渠道之一,而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色,决定了它在这一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阅读教学为手段,采用恰当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因此,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不能不归咎于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不力,没有把语文课当作“例子”而授之以“渔”,没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为抛砖引玉,本人不忌庸陋,浅谈一下在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对学习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热爱学习,才能搞好学习,才能学有所得.目前重理重外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尤其严重,很多学生早读只读英语不读语文,晚自习只做数理化题,不做语文题,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考试又不考语文课本.他们忘记了最根本的东西:语文是“国语”,是“母语”,是“百科之母”,我们连自己的“母语”都不爱都不学,我们何以做一个中国人?!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快步伐,加大力度,落到实处,以便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0.
陈雅茹 《科技信息》2010,(21):I0300-I0300
语文是国语,在传承文明、弘扬文化、陶冶性情、发展学生个性、铸造主体人格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首要目标。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尤为必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做到寓德于教,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陈媛媛 《科技信息》2010,(11):238-238
在职业学校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意义重大,而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一名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充分挖掘语文中的人文性内容。同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宏伟 《科技信息》2009,(22):223-223
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语文学科广大教师常常研究的课题。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生不愿学语文,对浯文课不是“心驰神住”,而是“恹恹欲睡”。关键是他们对语文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的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的字词,说教式的讲解课文的教学方法。所以从各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浯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粗浅认识和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屡受责难,原因是其负担重,费时多,效率低。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认真实践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呢?途径很多,本文只述三点:1、锤炼教学语言,借教师准确、清晰、风趣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突出语文特色,借语文课的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陶治学生情操;3、调整教学关系,在新颖、务实、开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的乐学之情。  相似文献   

15.
赵娟 《世界博览》2015,(1):27-2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运用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表达运用。课堂上的表达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文章是表达的基础,儿童是表达的主体。因此,有效表达首先要让儿童真正在场。一、让儿童的情感在场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学生就无法准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当然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主体。怎样使学生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呢 ?一言以蔽之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语文实践 ,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学生直接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 ,反复进行操作、历练 ,由此而形成语文技能和语文水平的语文学习活动。就文言文而言 ,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要点 :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文言知识 ;诵读文言课文。与此相应 ,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 ,就要求教师教学生做好“梳理”、“积累”、“朗读”、“背诵”这四件事情。教师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进入课程标准之后,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但是,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但课堂上却冷冷清清,学生甚至提不起精神。我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稀里糊涂。那么,教师在综合性活动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师生互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来被称作是“百科之母”,但是在很多理科生的心目中语文课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如数理化课,他们认为听与不听差不多,脱几节无所谓。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叶圣陶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而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而会影响民族的素质。为此,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由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既需时间又费精力,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到枯燥、乏味,但当他们对语文发生兴趣时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王金霞 《科技信息》2006,(12):464-464
曾经读过一位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的文章。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同时,语文的希望、语文的出路还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读罢,很是感慨,可以说与我心有戚戚言!实际上此言也道出了为什么一些教师的语文课总是让学生昏昏欲睡,而有的语文课学生认为更像是一堂政治课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语文教师并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语文这一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他们课上那照本宣科式的介绍,极其条理和客观的分析,严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