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认为,研究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前人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研究中不够“充足有力”,没有突出“语文”的个性特征等不足,认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最优化的信息输入功能,富有艺术魅力,须具备六个特征:真,情,趣,活,疑,变。以区别于别科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突出“语文”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鉴于“对话”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2001年新课程标准中给予其重要位置,“对话”融入到了阅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对话”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给语文教师提供很好的教学理念,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进来,丰富其教学经验,帮助其更好地教学。  相似文献   

3.
杨冬云 《科技信息》2009,(8):232-23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语文成绩,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必须引“源头活水”进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语文“人文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运用被“击活”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无为"管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孔子和老子的“无为”管理思想使我们对班级管理有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通过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5.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展语文教学空间,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作相应的延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从引导兴趣、指导方法、创导环境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师主导作用的延拓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叶素萍 《科技信息》2009,(17):221-222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生命力感染力和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本文以龙湾区开展“我心中的好课”获奖的三位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为契机,就目前语文诵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期待中朗读”、“教师范读,读出神韵”、“创造性朗读,或补白想象,或揣摩言外之意”、“精彩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美读背诵”的拳措,使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它的实质是要统治者“无为而治”,重视发挥民众力量,以实现“无不为”;“辅万物之自然”,以达到“功成事遂”.老子的这种“无为”思想同“温州经济模式”有着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从老子的“无为”思想审视温州经济模式,对于深入认识和进一步推广温州经济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习语文,不仅是对文化的理解,还是对心智的开启,对情愫的放飞。学习语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才能展现语文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语文的本来面目。学语文,不能只靠课堂,还要走向生活实际。社会时时是语文课堂,处处有语文信息,只有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使语文活学活用,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还语文以本来的面貌,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走向智慧”,引领语文走向返璞归真之路。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使语文成为学生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愫。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感人的艺术性,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激疑性,应变性凝铸成语文教学艺术的独特风貌,语文教学艺术是建立在教师在教师广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只有注重教学技能的训练,才能增强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既是一座思想高峰,又是一座思想宝库,具有无穷的魅力。感受经典魅力,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而且可以使人们受到良好的知识营养、思维训练和道德熏陶。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展现经典魅力并为大学生所接受,就成为经典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魅力,如何以经典魅力引导学生前行,教学效果这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还原诗歌之美,品出诗歌之味。本文将从诗歌的韵味、意味、情味及未竟之余味四个方面来论述"诗之味",从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和结合意象分析,并对语言进行赏析,再结合想象来挖掘"诗之味",使诗歌教学更有诗味。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形态决定了中国市民大众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特征。当下出现的"文化时潮"是社会发展的因素,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这一现象,可以透视中国市民大众的艺术审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7个评价指标,对青海大学中外教师大学英语教学风格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外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教学主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教学方法和语言魅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P0.10),而在课堂组织、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方面差异不明显(P0.10)。文化异性是影响中外英语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发挥中外教师教学风格的互补性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言习惯冲击着传统语言。对网络语言一概拒斥,绝非明智态度。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用网络语言写成的作品的审美性并不强,无法使人达到更高层次的审关愉悦、审美享受,更是不能提升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16.
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在文学创作上,追求传统的古典美、永远的女性美、病态的官能美,形成其具有特色的"女性崇拜"思想。对这一思想形成的过程、根源以及特点进一步剖析,并结合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作品《春琴抄》中所折射出的女性美、官能美、病态美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魅力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话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以彰显独特的教学魅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反叛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是她们的精神内核。她们共同造就了丁玲小说的创作成就,并以自身的个性特征给丁玲小说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论《三国演义》的基本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存在于后人对它永无止境的解释之中,《三国演义》亦如此。就其本质而言,该作品乃一“政治”小说,通过作所刻画的正面主人公的毁灭来确立一种永恒的政治理想与道德准则,且在“尊刘抑曹”这一政治主题的背后,透露的是一个时期内汉民族的历史意识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是一部永具神奇魅力的文学瑰宝,本文试从叙事方式、双重结构和双重主题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的艺术结构,再次欣赏《呼啸山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