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的8只性成熟雄性猕猴(Macaca mulatta)分成4组,每组二只猴子,分组处理如下:(1)一个个体的二个睾丸分别经二次外科手术阉取,前后手术相隔10天,用作对照材料并验证先阉割一个睾丸对剩留体腔的另一个睾丸的染色体畸变有无影响;(2)左睾阉割10天后,全身照射200仑;(3)左睾阉割10天后,在右睾用6毫米厚的铅室屏蔽的条件下全身照射200仑;(4)在右睾用6毫米厚铅室屏蔽,而左睾直接接受射线的条件下全身照射200仑.照射后第10天取出睾丸,以细胞学方法观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并进行变量分析和t测验,将这些数据连同我们过去局部地直接照射睾丸所得的资料一并考察,旨在探讨直接与间接照射的辐射细胞遗传学效应.根据分析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1)全身照射与局部照射睾丸对于增高染色体畸变率的效应是相同的,而全身照射时保护睾丸则与对照组没有差别,所以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是射线直接作用于染色体的结果,与间接作用是无关的.(2)证明铅室遮盖睾丸对诱发染色体畸变有保护作用.(3)同一个体的二个睾丸先取出一个,对留于体内的另一个睾丸的染色体畸变并无影响.所以一个睾丸作对照,另一个睾丸作处理,或二个睾丸分别作不同处理,这种同体对照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在供试个体不多的情况下既满足实验设计要求又减少了个体差异所可能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雄性猕猴8只分成对照一直接照射,对照-间接照射,直接照射-间接照射,先阉割-后阉割四个组。每组2只猴子,分别给以200仑X射线直接照射或间接照射——睾丸用6毫米厚的铅板保护后照射躯体其余部分。实验结果指出直接照射引起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减少。间接照射后,A型精原细胞减少,精原细胞总数有减少趋势,B型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数量均有变动但似无一定的规律,畸变细胞数目没有增多。这些表明间接照射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影响了细田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可是还无法定量地反映这种间接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100仑X射线对猕猴(M.mulatta)进行全身照射,在照射后不同时期(6 小时到20天)取出睾丸,观察A型和B型精原细胞以及畸变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猕猴的B型精原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大于A型精原细胞,但这差别不是十分显著。(2)猕猴精原细胞在100仑X射线照射后数量减少情况来看,可以认为是辐射直接杀死细胞和抑制细胞分裂的综合效应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不同剂量(1万仑、1.5万仑、2万仑、2.5万仑和3万仑)~(60)C_oγ—射线照射小麦干种子后,对发茅势、发芽率、初生根长度和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 电离辐射损伤引起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并借助细胞学的方法观察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由于电离辐射所引起的染色体畸变,如小核(微核)、断片、桥、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染色质团缩、染色体环等细胞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用0-10Gy的^60Coγ射线对小鼠作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诱发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按笔者改进后的方法制备骨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统计各种畸类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作出剂量一效应曲线。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可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且畸变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单次和两次X射线辐照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GM5758的存活和分化影响。结果表明:两次照射的细胞存活率比单次照射的细胞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单次照射引起的细胞分化百分比比两次照射的细胞分化百分比要高。提示分次照射有利于放射治疗中正常皮肤组织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放射敏感性与染色体诱导易位的线形关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研究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照射后染色体易位畸变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3个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鼻咽鳞癌(CNE)、肺腺癌(SPC-A1)和乳腺腺癌(MCF-7)。用常规集落形成方法,测定不同照射剂量下、不同敏感性肿瘤细胞的存活率。经秋水仙素阻断细胞分裂周期,低渗、固定等常规染色体制片过程和采用2,8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及FISH方法,测定照射后24h肿瘤细胞2,8号染色体内在的和辐射诱导的易位畸变量。结果发现,未照射的对照细胞内,2,8号染色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易位畸变。经分别照射2,4,6Gy后24h,CNE,SPC-A1和MCF-7细胞诱导生成的残存染色体易位畸变与照射剂量相关性强,能够反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此外,所有细胞株中诱导生成的2,8号染色体易位畸变与细胞存活率也存在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8。该结果同时表明照射诱导易位畸变存在染色体簇性,与染色体大小无关。由此可见,诱导的残存染色体易位畸变与照射剂量呈线形关系。采用FISH方法计数照射诱导的残存染色体易位畸变,在预测不同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差异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具有辐射诱导表达特性的重组质粒p Egr-1-TRAIL转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诱导肿瘤杀伤基因TRAIL的表达,实现辐射和基因对MCF-7细胞的双重杀伤效应.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TRAIL表达的量效关系及2 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TRAIL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MCF-7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转染p Egr-1-TRAIL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MCF-7,TRAIL表达量明显高于假照组(P0.001~0.05),其中5 Gy X射线照后表达量最高,TRAIL表达量为假照组的5.1倍.2 Gy X射线照射后4 h,TRAIL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照射后32 h达峰值,表达量为照射前的4.6倍.MCF-7-p Egr-1-TRAIL/0 Gy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较MCF-7/0 Gy和MCF-7-p3.1Egr/0 Gy组明显增加(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MCF-7-p Egr-1-TRAIL/5 Gy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与其他处理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0.05),MCF-7/0 Gy组细胞生长最快,而MCF-7-p Egr-1-TRAIL/8 Gy组细胞生长最慢.结论乳腺癌细胞转染p Egr-1-TRAIL重组表达质粒联合X射线照射能够增加MCF-7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60)CO—γ射线同一剂量(1850伦)和剂量率(90伦/分)昼夜每隔2小时照射萌动的蚕豆种子.以一天为一周期,共观察了两个周期的细胞变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异,DNA合成期(S期)对辐射较敏感.畸变频率与畸变类型成正相关,但不同时期辐照所产生的畸变类型也有一定的特异性,在早S期照射则染色体畸变较多,占总畸变率的48.4%,在染色体畸变中,又以断片出现较多,占染色体畸变的50%;而在S期后受照则出现核畸变较多,占总畸变率89.2%,在核畸变中,又以微核出现最多,占整个核畸变的82.8%.所以,进行辐射育种工作时,如照射萌动种子,注意从细胞周期的动态上去考虑,选取适当的时期进行照射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的AGE混悬液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防护作用,研究该药物治疗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最佳治疗方案。小鼠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设照射剂量8.0 Gy组,照射后皮下或腹腔注射50 mg/(kg·d-1)、100 mg/(kg·d-1)、200 mg/(kg·d-1)的AGE混悬液;均连续注射3 d,观察小鼠活动状况,30 d活存率、平均活存时间及保护系数。设照射剂量6.5 Gy组,照射后皮下注射50 mg/(kg·d-1)、100 mg/(kg·d-1)、200 mg/(kg·d-1)的AGE混悬液,观察照射后小鼠外周血血象变化。结果是AGE混悬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50~200 mg/(kg·d-1)]可显著提高辐照小鼠30 d活存率、平均活存天数及保护系数,皮下注射与腹腔注射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与照射对照组相比,AGE给药组能明显促进急性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血象恢复。说明AGE混悬液对小鼠急性放射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最佳给药方案为照射后皮下注射50 mg/(kg·d-1)的AGE混悬液。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一台GTY—200—20型工业X射线机,建立了6—80keV的K荧光X射线源和40—160keV连续过滤X射线源。为了能实施对所形成的X射线辐射场进行照射量率的绝对测量,我们建立了适用于能区在30—130kV的自由空气电离室和它的电测装置。  相似文献   

12.
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和Ames 试验观察了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结果表明, 松杉灵芝多糖对TA98, TA100两株试验菌株, 加与不加S-9均对阳性物致突变作用有抑制作用; 口服不同剂量的药液30 d, 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 但对于丝裂霉素C诱发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00kev、200kev及20mev离子注入机,产生不同剂量的C~(1 )、N~(1 )、Fe~(1 )对春小麦品种“81529”及N~(7 )对“82579”进入注入实验,研究对小麦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离子同一剂量对小麦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不同;②同一离子随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呈上升趋势;③小麦剥皮后提高了离子注入的敏感性;④中能离子注入对小麦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更为明显;⑤Fe~(1 )离子注入可使小麦种子呼吸强度增强;⑥重离子N~(7 )注入对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效果随剂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电离辐射是再障的发病原因之一,而染色体的畸变是衡量早期干细胞损伤的灵敏剂量仪,我们对兰州地区从事X线工作人员进行了随访观察,并对其中61例10年以上工龄的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的检查,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染色体检查均取静脉血,对照组50例均为健康干部、工人等,在近期内未进行过射线照射。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16年,Runner发现烟草甲经X射线处理后,后代产生不育现象。以后的几十年,只有少数学者在此领域断断续续做了一些工作,直到50年代,此项工作才有了进展。一定剂量射线辐照可以引起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破坏新陈代谢,抑制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代谢,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易位等变化,使昆虫当代不育,此剂量为不育剂量。利用不育剂量照射人工饲养雄虫,释放到田间里,照射与未照射雄虫与自然界雌虫竞争交配,经照射的雄虫交配后产生的卵不能孵化,经过连续几次向田间释放照射的雄虫即可使此害虫灭绝,这就是辐射不育技术。19…  相似文献   

16.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小鼠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考察受试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否具有遗传毒性.通过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进行检测.在给予甲苯二异氰酸酯1/16LC50和1/8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无显著性影响(P>0 05),而1/4LC50以及1/2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 01),结果显示,甲苯二异氰酸酯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醋酸铅染毒对细胞内染色体完整性和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本试验用0.5%,1%,2%的醋酸铅对小鼠经腹腔注射进行染毒,用生理盐水作对照,每天1次,每次0.1ml,连续7天,第8天处死染毒小鼠.取小鼠骨髓细胞制片,对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醋酸铅浓度增高而升高,最低致畸剂量为醋酸铅0.5%.该结果表明,醋酸铅对小鼠的骨髓细胞有很强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用氟化钠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生殖细胞精子畸形,同时用氯化钙进行抗诱变的观察。结果一、用氟化钠进行诱发,当剂量为1/2 LD50mg kg 时,染色体畸变率为26.0%;1/5时为19.6%;1/10时为20.0%;1/20时为12.4(?):环磷酰胺阳性组畸变率为33.5%;阴性对照组畸变率为0.01%。精子畸形发生率1/5时为4.63%;1/10时为5.03%;1/20时为3.72%;阴性对照组为2.38%,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氟化钠在高剂量下可诱发中度或低度的染色体畸变和精子畸形。二、用氯化钙抗诱变时,当剂量为1/5 NaF+2mg/g CaCl_2时,染色体畸变率有所下降,但效果尚不显著,有待寻找更有效的抗诱变剂(Antimmtagen)  相似文献   

19.
复硝酚钠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复硝酚钠有无致突变作用,为其安全生产和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加与不加S9,剂量设为:0,250,500,1 000,2 000 μg/皿;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剂量设为雄、雌性小鼠给药剂量均为:15.8,31.6,63.2 mg/kg;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剂量设为:15.8,31.6,63.2 mg/kg检测有无致突变作用.结果为Ames试验中各测试浓度的诱发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的微核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未见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各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复硝酚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诱变物具有一定致突变性。本研究设计中突变的最低剂量组1/50LD50=4.48mg/kg体重,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中,与对照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无作用剂量组应低于4.5mg/kg体重。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在1/5LD50与阴性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染色体畸变的无作用剂量在8.95~44.76mg/kg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