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选取三次典型霜冻天气和金昌市1991年至2014年早霜冻和晚霜冻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对金昌农业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造成霜冻的天气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农业霜冻灾害防御的对策和建议,为本地区霜冻的预报,预防和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借鉴和参考,减轻霜冻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天山北坡沿线霜冻出现的成因,以及在霜冻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预防霜冻灾害,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花果期霜冻是天水蜜桃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关山温凉-高寒山区霜冻发生频率高达60%以上,灾害年份果树平均减产率35%以上,产量及经济损失极大.用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以县(区)为单元,对天水各县(区)蜜桃花果期不同等级霜冻发生频率及由此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风险度评估模型计算了各县(区)蜜桃花果期霜冻灾害风险度,并以风险度和灾害年份的平均减产率为主要区划指标,花果期最低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为辅助指标,进行天水蜜桃花果期霜冻灾害风险区划,这对当地蜜桃产业布局发展和气象灾害防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时间序列的谐波分析方法,对石河子未来年份的春季晚霜冻进行预测,并建立了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预报1995年晚霜冻出现在4月21日,与实况4月22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商丘市2013年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河南科学》2014,(4):524-526
利用2013年商丘市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和同期自动气象站光、温、水气象要素,分析了2013年气象条件对商丘市冬小麦生长的利弊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冬小麦全生育期间出现了干旱、低温冷害、晚霜冻、雨后青枯等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2013年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同时分析得出合理灌溉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晚霜冻等气象灾害对冬小麦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2日到5日”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大部发生5-8度的强降温、霜冻天气,本文通过利用MICAPS下发的资料对其产生对物理过程从天气形势及物理量作了成因分析,对晚霜冻发生的气候背景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强冷空气南压产生强降温和降雪天气,降雪使地面温度下降农作物受害,进一步发生晚霜冻。  相似文献   

7.
晚霜冻对我区果树发展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张掖地区林果业研究所冯军仁蔡建英张掖地处中纬度地带,远离海洋,受青藏高原的影响,形成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冬季长而寒冷。晚霜冻使处于萌动阶段的果树各器官抗寒性大幅度减弱,特别使得生殖器官的抗寒力更弱,加上粗放的经营方...  相似文献   

8.
对互助县近50年气象灾害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气象灾害为冰雹、洪灾、连阴雨、干旱和霜冻等,发生机率依次为43%、26%、15.2%、13%和2.8%;80年代以后灾害发生趋势明显上升,干旱、冰雹、霜冻、洪灾及连阴雨发生次数分别是70年代以前的2.9、2.4、2.2和1.8倍,成灾率由80年代的76.3%上升至90年代的83.4%。  相似文献   

9.
晚霜冻对陇南茶树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生华 《甘肃科技》2005,21(10):203-204
晚霜冻是陇南茶叶生产的主要危害,本文对茶树霜冻的成因冻害程度分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折和表述,并提出了防御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晚霜冻对武都花椒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惠 《甘肃科技》2008,24(3):148-149
晚霜冻是武都花椒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文章对花椒树霜冻的成因、冻害程度分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折和表述,并提出了防御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面最低温度≤0.0℃(以下用T_D≤0.0℃表示)作为霜冻指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德州地区近40年霜冻日期变化规律分析得出:该地区初霜冻推迟,气候变化率为0.467d/10a;终霜冻提前,气候变化率为2.06d/10a;霜冻期缩短,气候变化率为3.567d/10a.从年代际变化情况来看:20世纪70-90年代变化不太显著,2000年后变化更为明显,初霜冻推迟2天,终霜冻提前7天,霜冻期缩短11天;研究得出:上年度终霜冻推迟且造成灾害的年份,当年初冬遭受低温冻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討論了确定晚霜冻时总輻射和有效輻射的方法,計算出淮北地区晚雾冻时总輻射、有效輻射和輻射平衡日总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许昌地区2000年来的历史灾害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的自然灾害以水旱灾为主,存在有多灾期和少灾期的特点,引起灾害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是引起灾害频率增加及灾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于山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资源的优势在于光能和热量丰富,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气候资源的缺点为气象灾害如旱涝、干热风、冰雹、霜冻等出现机率较高,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宝鸡渭北旱原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30年资料,对宝鸡渭北旱原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论是:光能资源丰富,光合生产潜力较大,热量资源充足,有利于玉米等喜温作物的种植。光照充足,温差大,对作物和瓜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变率大。干旱、冰雹、连阴雨、暴雨、大风、干热风和霜冻是该区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特别是春夏连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所以,要充分利用光能资源优势,发展灌溉和科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张明俊  李治业 《科技资讯》2006,(22):138-139
作者从青少年余暇时间的利用、体育观念、体育活动项目、体育动机等方面着手,采用量表测试法,对许昌地区青少年的体育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许昌青少年体育意识的现状,为许昌青少年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学明 《临沧科技》2002,(1):15-16,18
普查临沧地区1962年-1999年间冬季12-2月发生低温霜冻的情况,分析了9次强低温霜冻的天气成因,建立起短期预报强低温霜冻的预报模式,对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地形地势导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湖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地形地势导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用灰色马尔柯夫予测方法,对石河子初霜冻出现时间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996年预测初霜冻出现在10月7日,与实况10月5日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