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世界上,有两个激荡不安的中心,一个是远东的太平洋,一个是西方的欧洲。关於太平洋上的不安的形势与推动着战争危机的国际背景,我在前面的两期中已讲过了一个大概;现在我们可以掉头到西方,望一望欧洲的危险景象了。我们单从表象上看,在过去的一年中,欧洲所受战神的威胁,似乎比太平洋上都要露骨和严  相似文献   

2.
在墨索里尼正在用最新式的飞机大炮向所谓黑色人种的阿比西尼亚宣扬文化——军事的侵略——的时候,希特拉便借口法苏协定派了大军开入了莱茵非武装区了.这据说是为大日耳曼民族争光荣!我们知道,这次希氏的破坏世界和平的冒险举动,它是有内在和外在原因的:(一)为蒙蔽国内千百万在饥寒与高压下的大众的耳目,而积极向外发展势力.(二)利用远东紧张的形势,和取得英帝国主义的欢心——利用欧洲列强间相互的矛盾——而竖起反苏联的旗帜.在大多数国民高喊「饥饿」和在暴力政治统治下的  相似文献   

3.
查士丁尼的法典编纂与日耳曼民族的“蛮族法典”编纂是欧洲中世纪早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两大运动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在时代、法律性质、编纂目的及方式方面是相同的;在立法性质、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方面又是不同的。两大法典编纂运动与近代的两大资本主义法系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三百多年前,有一位对西方天文、数学知识造诣很深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清朝康熙皇帝很赏识他,并破格封他为钦天监正,主持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观测工作。如今古观象台上仍保存着他当年监制的七件天文仪。此人是谁呢?就是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南怀仁,他来自遥远的比利时。比利时王国是西欧的一个小国,面积仅有30,519平方公里,人口985.8万;但由于它自古以来就是西欧交通和商业枢纽,又是欧洲日耳曼和拉丁两大民族繁衍生息的交界处。因此它在欧洲和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从英美协定到德义日同盟三个月郁闷的夏季过去了,欧洲大陆上的暴风雨,开始推移到太平洋,我们正处在一个暴风雨的前夜。三个月前,法国对德的屈服,造成了欧洲战局一面倒的形势,同时也使太平洋上原有的均势,失去了平衡,这样才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协越南与荷印,要求封闭滇越路与滇缅路。太平洋上由此掀起了一片新的波涛。在本刊第八期‘远东外交战的新阶段’一文中,我曾经指出,对于这一新阶段中日阀的加紧南进,英国所采取的对策,是‘战略的撤退’,美国所采取的是‘战略的攻势’。这两种战略确然不同,而其目  相似文献   

6.
《贝奥武甫》和《阔布兰德》分别是日耳曼系民族和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典型代表,不论是平行比较研究的视角,还是关注女性形象的视角,都是—个比较新的话题.经过对比,不论是在坚毅赛过须眉主题下,还是在温情消解暴戾主题下关照,女性都是英雄史诗暴力嗜血语境中一股清新的力量.虽然这些女性生存于差异很大的古日耳曼海洋文化和古哈萨克草原文化背景之下,但作为英雄史诗男性主导话语权时代英雄们雄伟身躯旁的柔弱女子,她们都摆脱不了第二性、被奴役、被损害、被忽视的地位.两性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等的平等只有等到女性经济自主能力与男性对等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这一过程也许还在路上.  相似文献   

7.
略谈西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位于欧洲中部,面积二十四万七千九百七十五平方公里,首都波恩,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不包括西柏林一百九十万),绝大多数为德意志人。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德意志民族原是日耳曼族的一些部落。公元十世纪初,德意志国家开始形成。但国内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一八七一年德国统一为德意志帝国。随后,德国迅速发展成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先后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首都柏林也被分区管制。一九四九年九月,在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神判”即“神明裁判”,又叫“神断”、“神裁”、“天罚”、“巫术裁判”等等。“神判”是一种世界性的法律文化现象,是初民社会原始宗教意识的表现形式,它“几乎是所有古老民族在诉讼审判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方法。”[1]在古代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的古老法典和民族习俗中;和西方早期口承法律文化时代的日耳曼民族习俗以及他们的成文法典中,我们都能看到神判以及神判的痕迹。本文拟就中西神判问题作一对比探讨。一、神判的性质及其阶段性1、神判是先验性与经验性结合的“适应性行为”。神判是一种信仰的制度化模式,马克·布洛克在论及神判…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太平洋之所以不「太平,」主要的原因就在某帝国主义无限止的扩张和牠兽性的对中国和其它弱小民族的侵略.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清楚,要使太平洋的惊风骇浪平静下来,要使太平洋得到真正的安全与和平,只有联合起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弱小民族联合起一切跟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像一个个和平的堡垒一样结成坚强的阵线,共同制止某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共同反对由于牠的侵略而引起的帝国主义大战.  相似文献   

10.
苏联政府今年二月十日在柏林会议上提出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为欧洲和平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正在与美国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计划——“欧洲防务集团”——作激烈斗争的欧洲各国人民,以及具有民族自尊感的一切爱好和平的欧洲人士,都可以从苏联的建议中找到自己的斗争的方向. “欧洲防务集团”的策划者美帝国主义假“统一欧洲”之名来分裂欧洲,使它成为相互对立的国家集团,并藉此扶植西德复仇主义分子,来蹂躏西欧各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以准备新的世界战争为目的的这种活动,威脋着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柏林会议没有能够在德国问题上达成任何协议,正是说明这种活动还是很嚣张.  相似文献   

11.
在太平洋问题研究第一讲里,章乃器先生已经说过帝国主义如何企图分割半殖民地和再分割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如何企图反抗帝国主义的分割,这成为太平洋问题的主要内容.但是太平洋问题毕竟和世界其他部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不同.因此在太平洋上帝国主义应用特殊的政治原则,分割半殖民地和再分割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也应用特殊的政治原则,反抗帝国主义的分割,这些政治原则又逐渐发展成为各个特殊的阶段.研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法制史上,法律法规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法律就出现过日耳曼法和罗马法的融合,两种法律制度的融合产生了封建的普通法的原则还出现了法兰克帝国的法律统一运动。融合的过程,仍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欧洲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南方涛动指数(SOI)等数据,分析了1984—2014年北太平洋涛动指数(NPOI)、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各指数与东亚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涛动指数近31a呈现下降趋势,北太平洋涛动对东亚地区臭氧总量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2南方涛动则主要是通过2个事件,即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来影响副高的强度,进而使得东亚地区臭氧总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作自我意识理解的基础上逻辑地推导出世界历史是一个社会阶段——近代日耳曼世界阶段,并且世界历史就是近代日耳曼白人精神的历史。世界历史不是人们常识所理解的整个人类文明史或者黑格尔的自古代东方世界至近代日耳曼世界的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生的战士”。①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他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不但强调民族形成和民族问题的地位及作用,而且还善于总结民族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形成了革命的资产阶级民族观.今天,我们总结和研究这份遗产,是大有益的.自然形成的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化学研究若干问题赵元芳,陈密峰(化学系)(河南师大,新乡453002)我们民族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磁针、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曾大大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虽然,近代化学诞生在欧洲,但溯其源流,我们先民在化学工艺、炼丹术等...  相似文献   

17.
在定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影响边界及其交汇区的基础上,应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判识出北半球夏季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交汇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及交汇区中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6,7和8月份太平洋水汽影响边界基本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分界线,即100°E附近.印度洋水汽影响边界都在太平洋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东扩的趋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交汇区位于西至97.5°E、东至142.5°E的东亚地区.夏季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交汇区中,太平洋净水汽贡献率向西向北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印度洋净水汽贡献率的空间分异规律较太平洋的复杂,但大致向东向北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纵向岭谷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相似文献   

18.
一、欧洲决定世界二、欧洲政治的新形式——旧的反动势力的没落——苏联积极参与了战后欧洲的政治——英法政治的演进——欧洲解放国家的政治潮流三、欧洲的疆界与民族问题——东欧方面的——战後德国的疆界问题——中歐和巴尔干  相似文献   

19.
(一) 英国的语言怎么会列入日耳曼语族?英语的外来词为什么这么多?英语的同义词为什么特别丰富?要解开这些疑点,探索一下英语的形成和发展是有益的。而英语的形成和发展却和英吉利民族的历史休戚相关,也即是在外族入侵和反入侵的长期斗争中展开的。一千五百多年有文字可循的英语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古英语(公元450—1150);二、中古英语(1150—1500);三、现代英语(1500以后)。这就是说古英语时期是从原先居住在西北欧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三个日耳曼部族入侵大不列颠岛为开始的;中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后,美苏的战略重点在欧洲,许多年来少有异议.但是,近年来,随着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的加剧,特别是该地区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美苏战略重点是否会相应转向亚洲的问题成了当前世界舆论的“热门”题目之一.今年4月上旬,法国国际地缘政治学研究所发起、由来自许多国家的3百多位著名学者,企业家和政界领导人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总统里根今年4月下旬来华访问,途经檀香山发表讲话称,美国未来的关键是太平洋而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