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培养方案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研究生的层次和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生,是教师及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现有研究生培养方案要中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从适应性、多样化、系统性、先进性和特色性等方面来考虑,以便制定出符合最新质量标准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研究生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3.
笔者分析了在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特殊需求,同时指出传统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完善,开辟研究生招生的新途径,多招收社会在职研究生,并制订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招收方式和培养方案,以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工程型新一代高级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的特色、GIS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研究生教育特点,探讨了GIS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回顾原来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的总体思路.5年的实践,原方案突出了GIS边缘和交叉学科的特点并非常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仍不够完善,因此,论文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GIS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一步缩少地理相关课程、增加计算机课程份量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5.
叶宏 《科技信息》2009,(32):346-348
文章论述了过程管理在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就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的规范、导师队伍的优化、中期考核的完善及论文质量的提高等培养环节及相关要素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只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才能使培养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始终不偏离方向,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分段式培养的实践,开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新途径.实践证明,方案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提高了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制定个性化特点的培养方案、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临床知识更新能力、专业英语教学和开展临床科研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制定合理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当前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实施,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从实际出发,就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提高我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B/S结构下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系统分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eb和三层B/S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系统.该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学校管理、教师制订培养方案和研究生选择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了B/S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设计了系统功能图,其中包括系统控制模块、学生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和教室管理模块.该系统的应用保证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当前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即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主导权归属错位问题、招生的效益评估缺失问题、名额区域层次限制问题.得出的对策是:硕士乃至博士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主导权都应该归属于高校和相应的导师;应该建立卓有成效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效益评估机制,该评估机制必须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进步3个因子考虑进去;有必要放开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和区域限制,以多层次、广角度地培养我国高尖端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