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踏歌作为人类创作的一种古老的歌舞艺术形式,是一种以脚踏地为节、手与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踏歌这种自娱性集体歌舞的艺术形式,在社会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被记载着。  相似文献   

2.
建国60周年成为2009年中国各媒体聚焦的重大媒介事件。作为市级党报,《长沙晚报》紧扣身份定位,举办“60年来家国”老照片征集活动,力图以个人生活图像志来反映历史沧桑变幻,折射共和国走过的风雨历程。老照片的深层传播价值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隐匿于其后的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这是怀旧情结、视觉文化和主流意识的袁征。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到一本题为《水乡北京》的书,看到书中大量的写实古画与老照片,才知道历史上的北京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水城。  相似文献   

4.
《老照片》丛书的出版,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进入"读图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伴随这一进程,图与文的结合也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文本样式和表征方式。在符号学的视域,《老照片》的图文样式形成了独特的"图文互释"的图文关系,这种关系在文本解读中演变成"联合解码"的阅读策略;进而,通过"联合解码",这种文本样式和表征方式在怀旧心理、历史体认和个体叙事等方面显露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献是知识内容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体,研究献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将献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本立足于中国献发展的历史,从献的内容和形成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献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以大量的事实依据阐明了中国献演变的沿革进一步揭示了未来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多年来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收集的气象历史资料为基础,综合采用Ajax、Jquery、Oracle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福建省气象历史资料可视化产品的共享和显示平台。该平台有效补充了历史资料在可视化显示方面的不足,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献的内容、文献的形式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文献的形成过程,并且探讨和揭示了文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刘蓉 《科技资讯》2024,(3):211-213
地方文献是承载和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和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依据。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保护和储备机构,其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为地方文献的收集、保护、传承和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持,对保存地方记忆和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文献研究和学术发展、增强地方历史文化和社区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地方文献研究中,图书馆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信息储备中心、研究指导机构,又是知识传播平台,对推动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合作网络,共享资源信息,促进合作与联动,引入数字化技术和创新应用,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设立专门的研究咨询服务部门,提供针对地方文献研究的专业指导与培训,是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价值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廷式的生平,论证了构建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的现实意义,从建立文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实践经验、资源基础、技术力量、保障经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文廷式资料数字化开发的可行性,并就采集信息资源、建立管理系统和检索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献的内容、文献的形式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文献的形成过程,并且探讨和揭示了文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央珍 《西藏大学学报》2010,(Z1):198-200
外文图书利用率低一直是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外文图书利用率有赖于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读者通过逐渐提高外语水平,激发阅读外文文献的兴趣。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通过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模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为加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研究,中国科协经过认真研究,提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他们的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求,以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科技事业负责的精神,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采集整理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弘扬我国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形成新中国的学术传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外语系资料室的服务工作是外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文献资源的建设、导读工作的开展、资料员素质的提高和资料室环境的营造等方面探讨了搞好外语系资料室读者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历史民俗文献是中国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民俗文献是记述华北地区民俗事象的文献,华北地区因为环境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亚区,各民俗亚区的民俗文献有着不同的记述特色。华北民俗文献按其类别可区分为三类:庙会文献、岁时文献和地方风土文献等。华北民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为丰富与发展中国历史民俗学提供重要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校历史院系资料室的藏书必须以原始资料为主的重要性,概述了高校历史院系资料室的藏书重点,提出了高校历史院系资料室的藏书原则。  相似文献   

16.
档案文献编纂实质上就是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敬修堂为例,简述基于刀刻、笔写、印刷、复制、摄像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资料,从创业、契约、改制、发展、祖训、品牌等方面对敬修堂档案文献进行编纂,以挖掘企业文化,借鉴前辈的经验和教训,使企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气象历史资料数字化是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应对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气象历史资料数字化主要内容是完成珍贵纸质气象资料中字符和迹线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建立历史长序列气象资料数据集。气象自记纸记录的迹线信息是气象历史资料的重要内容,气象资料迹线信息的准确跟踪和提取是实现气象历史资料数字化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纸质气象资料存放时间长,气象迹线识别面临迹线记录模糊或迹线晕染等问题。传统的图像分割和迹线提取算法依赖局部或单一的图像特征,无法有效识别复杂背景中的气象迹线信息,特别是变化的、模糊的、晕染的迹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气象资料迹线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传统算法和U-network (U-net)语义分割网络自动提取不同尺度的光谱和空间特征,实现气象迹线的高精度识别。本文以达因型风自记纸为例,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为依据,对不同台站、不同年份的3200多张达因风自记纸进行迹线识别验证,风向迹线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5%,风速迹线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5.5%。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迹线,高度还原了气象迹线信息。该方法适用于风、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资料迹线自动识别业务化处理,能够大大减少工作量和降低人工成本,为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乡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地方文献当中。本文以萍乡的乡土教育为题,就利用地方文献进行乡土爱国教育、乡土历史教育、乡土地理教育、乡土艺术教育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地方民族古籍文献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它以该名城为旅游服务的基础.由于地方民族古籍文献蕴含着极其珍贵和丰富的史料,因而,可从中发掘出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旅游信息资源,并将其加工改造成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或旅游环境,使之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促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代游记的历史地理文献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游记是一种独特的古代历史地理文献。本文主要论述古代游记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文献价值和地位 ,分别从游记所记述的资料来源、记述的地理内容、对古代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及研究利用现状等方面与以《汉书·地理志》为代表的其他历史地理文献进行比较研究 ,揭示出古代游记地理记录资料的富集性、实践性、科学性等价值特征和地理实践意义 ,指出中国古代地理学并非完全地归结为沿革地理。游记所表明的地理记录资料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说明了中国古典地理学的发展有自己较为完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